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Web2.0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网络上发布对产品、服务、品牌或企业的评价,这些在线口碑极大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声誉、利润,如何识别出在线口碑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对企业有着重要价值。本文结合RFM模型和情感词自动判别方法,考虑情感(S)这一个新的指标,提出了RFMS模型来测量在线口碑发布者的影响力,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出意见领袖,以程度中心性来评估识别结果的有效性。本文采用网络上获取的大众点评网的美食评论语料,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数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识别出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2.
了解消费者网络口碑传播的动机与行为规律是企业制定针对性网络口碑营销策略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了消费者口碑传播的九种动机,并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动机与口碑传播行为的关系,发现社区兴盛、信息回报、情感分享、支持/惩罚商家、改进服务、提升形象和获得奖励这七种动机对口碑传播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企业怎样将虚拟社区口碑营销纳入自己的营销战略范围,将其作为新一轮竞争的法宝研究其与虚拟社区如何进行有效的契合。在对口碑营销中客户网络及网络枢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产品分析、辨别网络枢纽、信息传递机制作为主要分析维度。通过分析虚拟社区口碑传播概况、传播内容以及虚拟社区内成员的互动情况,提出影响虚拟社区口碑传播的关键因素,研究企业最后提出实施高效的虚拟社区口碑营销的策略与建议,试图帮助企业更好的运用虚拟社区口碑营销作出发展决策。  相似文献   

4.
周钟  熊焰  仲勇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1):176-185
特色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依赖优质的顾客体验和高效的口碑传播,有限的海外市场资源条件下,如何选择品牌介入的渠道和目标顾客尤为关键。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口碑传播理论,本文通过构建具有小世界特征的海外特定区域消费者网络,探讨了考虑渠道顾客体验的特色品牌购买意愿,分析了消费者个体间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因素与过程机制。使用Matlab建模与仿真方法,多情景设计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消费群体间口碑影响的差异程度越明显,特色品牌的口碑传播速度显著变缓、潜在消费者数量大幅减少,不同类别销售渠道在推动品牌口碑传播和吸引目标消费群体两个方面的作用呈分化趋势,此时应围绕具有影响力、联结紧密的消费者群体开展针对性营销。在消费者群体间差异显著的海外市场,设立实体直营渠道能迅速提升购买意愿,但在消费者规模较大且居住分散区域,尤其是规模少数群体占主导影响力时,适时借助网络渠道在消费者覆盖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发展更多具有较高购买意愿的潜在消费者。该研究对指导特色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特别是面对海外多元消费群体的复杂社会背景,在初始消费群体选择和销售渠道设计方面具有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网络口碑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旅游博客的数量以及图片数量等与景区接待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评论评分和评论的质量等与景区接待量的正向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晓兵  丛竹  董大海 《管理学报》2011,8(4):559-566
针对网络口碑区别于传统口碑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网络口碑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理,并以网络电影评论社区为研究背景,利用实验法对这一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口碑的论据质量和网络社区可靠性都会对消费者的产品态度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卷入度与网络口碑论据质量、网络社区可靠性分别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在社会网络中通过互动产生和传递网络口碑,如何促进消费者发布更具参考价值的网络口碑从而激发购买意愿是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构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并以蘑菇街和美丽说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化电子商务中的虚拟社会资本对网络口碑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着影响;网络口碑的质量和数量影响购买意愿,而社会资本通过网络口碑的中介作用影响着购买意愿。基于研究发现与结论,对如何运营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针对性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口碑传播研究综述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敏学  王峰  谢亭亭 《管理学报》2010,7(1):138-146
随着平民传播时代的到来,口碑传播研究再次兴起,尤其是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引起了实践界和理论界极大的关注。为此,从口碑传播的内涵、理论、主体、客体、效果、过程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经典口碑传播和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性理论框架解释电子口碑传播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9.
网络口碑传播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先归纳了网络的作用与网络口碑定义及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网络口碑动机和传播方式两方面对网络口碑传播机制文献作了分析总结,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口碑传播者动机一般包括正面动机、负面动机与中性动机三类;网络口碑接收者动机一般是出于获取购买信息、降低购买成本、避免购买风险和追求时髦;网络口碑的传播方式可分为拉动式与推动式,但其适用网络情境不一。  相似文献   

10.
李巍  王志章 《管理学报》2011,(9):1345-1352
随着互联网快速对消费者生活的渗透,消费者行为越来越多地镶嵌于虚拟网络环境,网络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在不断加强。从归因理论的视角、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探索网络口碑发布平台对消费者因果推断和产品判断的影响,并将网络口碑的性质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发布平台与性质的交互效应;最后探讨了营销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持续性动态采用过程可以看作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状态转移(待购状态、在购状态、休眠状态).在综合大众传播、口碑效应、首次购买、重复购买、顾客流失、以及季节性扰动等因素的情况下,运用有限状态自动机构建出符合动态采用模式的市场成长模型.此模型更具综合性和精确性,不但可以涵盖经典的Bass模型和后续发展的服务增长模型与尝试—重购模型,还可以推断出以往难以估计的重购系数和流失系数.实证检验快消品、耐用品和服务等品类数据,结论表明新模型比现有三种模型具有更好拟合性,对未来销售的预测力也更高.该模型有利于深入了解新产品在社会系统中一般性的扩散和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电信行业中挽留激励效应、自然流失效应和口碑传播效应对客户保持率的动力学机理的基础上,得到客户保持率在客户挽留周期中的演进路径;接着提出了使用挽留激励系数、自然衰减系数和口碑影响系数来具体描述这3种效应的作用力。然后基于客户保持率的演进路径推导出了客户挽留周期模型和客户挽留价值模型。最后建立了2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挽留模型:基于挽留激励效应建立了单个客户挽留费用模型,并推导出了单个客户挽留费用的有效范围、挽留激励的高效率区域和低效率区域;基于定义的挽留收益函数和挽留边际收益函数建立了一对一客户挽留策略模型,并推导出了在挽留预算限制条件下的客户挽留顺序选择原则。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信客户挽留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董大海  刘琰 《管理学报》2012,(3):428-436
在深入洞察互联网沟通特征的基础上,对传统口碑与网络口碑的一些代表性概念进行解构分析,分别提炼出口碑与网络口碑的要素特征,并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基于互联网的沟通并非都是新形式的口碑,有的可以称之为"网络口碑",有的则需要用新的词语如"鼠碑"而名之。网络口碑与鼠碑是基于互联网沟通多种方式所构成的连续统一体的2个极端,两者之间还包含丰富多样的基于互联网的沟通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某地移动客户的通话数据构建电信社群网络,并对其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电信社群网络并不满足小世界特征,而且该网络的演化是以边生长为主导。基于该结构特征,构建电信社群网的演化模型,发现网络非均匀性与节点的朋友圈数目、连接概率和新增节点边数有关。其研究结论对新运营商通过营销策略的制定,推动电信社群网络快速向小世界网络演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顾客授权与新企业合法性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互动导向与合法性视角,基于中国转型情景下的大样本数据验证了政治网络对于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说明转型背景下的新企业可以借助政治网络行为获得一定的成长资源并缓冲制度压力,其依赖顾客授权式互动获取合法性的市场动机与行为下降,从而表现出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强度上的减弱。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new approximation methods for the network revenue management problem with customer choice behavior. Our methods are sampling‐based and so can handle fairly general customer choice model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our methods is a dynamic program that allows randomization. An attractive feature of this dynamic program is that the size of its action space is linear in the number of itineraries, as opposed to exponential. It turns out that this dynamic program has a structure that is similar to the dynamic program for the network revenue management problem under the so called independent demand setting. Our approximation methods exploit this similarity and build on ideas developed for the independent demand setting. We present two approximation methods. The first one is based on relaxing the flight leg capacity constraints using Lagrange multipliers, whereas the second method involves solving a perfect hindsight relaxation problem. We show that both methods yield upper bounds on the optimal expected total revenue.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tractability of our methods and indicate that they can generate tighter upper bounds and higher expected revenu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deterministic linear program that appear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7.
现有专家识别大多建立在专家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然而在负面口碑处理的专家识别中,仅考虑知识能力并不能满足各主体的价值需求。本文从资源角度理解专家识别,建立了专家识别资源映射框架,并依据此框架分析了专家识别的显性资源映射和隐性资源映射过程。除了考虑直接体现用户专业水平的知识能力,还考虑了专家参与的情感抚慰能力和互动程度能力,以此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Retail networks are striving to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increasing value through loyalty and efficiency with a focus on service operations. As sales promotions have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retail supply chain planning, customer behavioural aspects based on loyalty and service operations have been challenged greatly. Subsequentl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such as planning and timely replenishment, have become complicated tasks for many retail store managers. This study develops a model integrating retail network value and efficiencies with customer behaviour and performance. We validate the model using survey data from prominent U.K. retail store customers. Our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both loyalty and service operation attributes have positi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customer behaviour, while the service operation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yalty and customer behaviour. This result gives a new outlook to build managerial capability based on customer loyalty and service operations. Our results specifically show that the service operation attributes will indirectly influence the customers’ buying behaviour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loyalty attribute such as promotion schemes. This result sends a strong signal to retail supply chain managers to offer customised promotions considering local community rather than having uniform sales promotion nation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