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城市商业街功能需求和购物环境的改变,有必要对商业街的绿地景观进行改造。城市商业街绿地景观改造重在对植物的色彩配置、植物的形态配置与植物的空间组合等。处理好植物配置与空间位置的关系,可为人们创造一种关的视觉空间。  相似文献   

2.
试论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书籍装帧在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和查阅设计等方面有着"简"的共同特点.体现书籍风格的简洁图形、简约明快的色彩配置、科学简捷的编排,这种简洁、简约、简捷而不简单的装帧设计方能展现出装帧设计所创造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评毛泽东诗词的色彩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诗词是具有“永久的魁力”的艺术精品。她的美不仅美在丰厚的内容、磅畴的气势、雄浑的意境、豪壮的语言等方面,而且还美在瑰丽的色彩。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毛泽东诗词中色彩的把握和表现、色彩的强烈表情性以及色彩的配置技巧等方面的审美特色,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分析和开掘,为毛泽东诗词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词语的形象色彩与词汇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象色彩的存在使词语表义生动、形象、透彻 ,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分析了形象色彩的表义特点 ,从形象的显映方式对形象色彩进行了分类 ,论述了形象色彩的细微差别对同义词教学的辅助意义 ,指出在词汇教学中 ,对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色彩描写在诗歌中的运用相当频繁,中唐著名诗人李贺诗歌在色彩的把握、色彩的配置技巧以及色彩运用上的独创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审美特色,从一个新的视角发掘了诗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根据VI设计原则进行多媒体课件色彩的VI设计,使课件色彩与内容紧密结合,色彩和谐统一、个性鲜明、传达有效、表现有力。如果把整门课程作为一个VI系统,课件的色彩系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分系统。课件色彩设计必须进行人性化设计,准确把握色彩心理,符合课件内容、应用环境、应用对象的特点。色彩应用的具体方案和方法的获得则须把握色彩的心理、色彩的属性和应用规律。因此,进行多媒体课件视觉色彩传达设计取决于课程内容特点、色彩属性和色彩心理及其所决定的色彩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亭的起源和发展 ,总结、归纳了亭的特点与常见形式 ,对亭的选址布局和植物配置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儿童画的色彩是理性和感性交织在一起的,本文主要在儿童的色彩认知上加以理论知识来解读儿童画的色彩知识。儿童对绘画的热爱其实就是一种对生活和理想的表达,他们可以运用相应的色彩知识来进行系统的训练。其中对儿童画色彩的认知包括四个方面:1.儿童画色彩的特点和感染力。2.儿童画色彩的搭配。3.儿童画色彩的感情。4.儿童画色彩里的黑、白、灰。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妇女服饰是苗族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服饰风格多样,色彩斑斓,色彩关系丰富而有序。服饰色彩与材料肌理交相辉映,色彩与声音互为烘托,使苗族妇女的服装动感十足,别具一格,是苗族妇女智慧的象征,其错落有致的色彩配置,既有古韵,又具有现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野兽派画家在画面上平涂出纯粹、炽热、尖锐、对比强烈的色彩,使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构成与装饰意味;将色彩与色彩的再现功能分离开来,强调色彩本身的价值与画家自身的主观感受。画面中色彩面积、比例、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的简约构成,以及由于作者在组织艺术形象时对现实物象的重新组合与配置所体现出的装饰特征,使野兽派作品借助色彩而呈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野兽派在色彩方面的探索大大超越了前人,实现了色彩的解放,并直接影响了西方画坛诸现代流派。  相似文献   

11.
在宫廷应制诗千篇一律、绮艳柔靡、雕琢藻饰诗风弥漫初唐诗坛之时 ,王绩以其描绘山水田园隐居生活 ,直抒个人性情的诗篇独树一帜 ,卓然独立。其上承陶渊明、阮籍 ,下开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与陈子昂、张九龄《感遇》诗之先河 ,且为五言律诗的形成、成熟与完善 ,更为唐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墨分五色"的认识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墨分五色"的认识原型,运用原认知结构理论,对中国画审美之贵"墨分五色"这一价值观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得出"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这一文人画笔墨价值观的核心,乃是与道相配的"本色"或"正色"文化心理在笔墨变化上的体现。换言之,古人不是感觉不到自然界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而是"道""德"意识左右着他们的文化心理,并使之主动放弃甚至蔑视五色之外的其他颜色。经过一千多年文人画的发展、五色观念无疑已经使中国画的用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21世纪是中国画变革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从理论上认识五色观念的文化本源,对于变革中的中国画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肇庆市居住区宅旁植物配置现状及特点的调查与分析,归纳出宅旁绿化配置常用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及配置模式,并提出以乡土植物、野生花卉、垂直绿化强化宅旁绿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处分原则是最能反映民事诉讼特色的基本原则。由于诉讼传统、理论以及观念的差异,各国关于处分原则的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模式:大陆法系的"处分权主义"、英美法系对抗制下的处分原则、苏联的"职权干预式"处分原则。其中,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为中国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处分原则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夜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白、黑、红三种颜色是其主色调,有着丰富的文学寓意和复杂的审美体验。用夜来作为象征可以说是作家集体的自觉选择,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清醒指涉。他们笔下五彩斑斓的夜意象,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内容,提高了它的审美表现力及社会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学习语言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其表达方式和文化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词语反映彩色世界的多彩;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异的语义。从颜色词的不同涵义我们可以看到英汉民族不同或相同的民族心理;由于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颜色词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因此,学习英语有必要了解并掌握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领带的文化     
领带同其他服饰一样,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特征。它标示着穿戴者的个性与气质、品位与能力,并以醒目的位置与独特的功能为人们所青睐。本文从领带的演变、种类、式样等方面阐述了领带的服饰文化,旨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与佩戴水准。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色彩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优秀的建筑作品,其色彩的处理对于建筑本身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着重从艺术的角度,对建筑色彩的作用、功能、特点和效果进行探讨,希望能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礼教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建筑色彩的发展面临着两难境地 :是依附于传统 ,还是趋同于潮流。文章基于此问题出发 ,剖析了中国建筑色彩依据社会礼教的用色规则及中国建筑色彩的发展渐变过程 ;提出了中国建筑色彩的美学框架 ;并对中国建筑色彩的未来发展作了深入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中英文基本颜色词的区别,重点总结了英文颜色词在政治经济术语中的应用,指出在翻译颜色词时,不能仅从语言表层意思入手推测含义,而是应该从语言背后所表达的独特文化内涵中去准确理解源语信息,并根据等效翻译的原则提出具体的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