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谈科学精神不能将“科学”和“科学精神”泛化。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之实质在于客观精神,这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追求真理与客观精神的关系、科学的主观性与客观精神的关系、科学规范与客观精神的关系、科学的价值中立与客观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孙玉忠 《北方论丛》2003,3(4):12-14
科学精神是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份,具有真、善、美三种精神价值。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科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极大地张扬了理性与真理的精神。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科学不断追求真理的根本保证。在科学精神与人类明的进步中,创新和求真是互动的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的交叉、整体化日益引起人们对科学本质及其意义的反思.本文在辨析跨学科与科学精神的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学科与跨学科统一和科学精神提升问题,并对21世纪科学精神建设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4.
当公共行政在祛除价值负担后,开始了技术化、科学化的追求,并沿着专业主义、技术主义与管理主义进一步发展。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过"合法性危机",但其中的科学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这种科学精神内在的包含理性精神、客观精神与专业精神。当代中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行政管理没有经历过理性化的自然演进,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对科学精神的偏离与误解,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公共行政科学精神的实质,重视培育公共行政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哲学精神是哲学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是哲学与其他学说在精神层面划定界限的重要标志。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原初、最根本、最精妙的表达,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是其基本内容。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作为人类精神境界的不同方面,哲学精神不仅与科学精神内在相通,而且在关怀人生命无限性追求、自觉人自己的生存态度、反思人自身的高贵品性等方面还是对科学精神的积极超越。  相似文献   

6.
科学精神具有诸多富有张力性的特点,例如隐含性与显在性、普适性与地域性、可变性与稳定性、习得性与难获性.科学精神对科学自身有重要意义,对文化和文明有促进作用,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可以滋养道德和陶铸人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人文精神或人文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几年,国内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日趋激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双方都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融合,但是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科学主义一方认为应该以科学精神改造和充实人文精神,提倡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反科学主义认为应该让科学回归人文.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建立以人文为基础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使科学与人文融合,而不至于流于口号和空谈.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精神     
吕前昌 《江汉论坛》2002,2(1):52-54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上一些伪科学之所以仍能蛊惑愚弄民众,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含义有许多方面:从本体上,就是坚持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以物质世界自身来解释物质世界;从方法论上,就是崇尚怀疑和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从内涵上,是科学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与人文意义、精神价值的统一;从方式上,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达到团结协作;从目的上,是科学的手段性和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适之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有 :独立精神———提倡评判的态度、独立的思想并对此负责 ;存疑精神———怀疑是思想和求真的起点 ,主张“无征不信” ;求是精神———把握事物本来面目的求真精神、运用逻辑和实验等理性手段求得验证的求证精神、尊重客观实际和从事实出发的求实精神 ;创新精神———勇于探索的态度和大胆创新的方法。其文化渊源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赫胥黎存疑主义、达尔文进化论和杜威实用主义的西方学理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宋学和汉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胡适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仍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新儒学相承传统儒学"即哲学即宗教"的特质,面对在儒学中安顿科学理性精神的时代课题,力图将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于心性之"一本",作为其基本的义理归趋.这代表了儒学在现代社会谋求新开展所必有的一次历史性转进.新儒学虽然没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但它从一个侧面对于宗教、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的解读方式,直接关涉到了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新儒家的有关理论取向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一起构成了两种正相反对的基本选择,将有可能为人类寻求更健康、合理的存在方式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的特点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具有诸多富有张力性的特点,例如隐含性与显在性、普适性与地域性、可变性与稳定性、习得性与难获性。科学精神对科学自身有重要意义,对文化和文明有促进作用,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可以滋养道德和陶铸人性。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 ,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作了界定 ;其次 ,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对立的原因 ;再次 ,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壁与融合之势 ;最后强调指出 ,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整合中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科学,虽然没有正式进入老子的视野,但老子对名分知解的认知行为的批判,作出"为学"与"为道"的区分,反对知识可能诱发的智巧诈伪等思想,足以引发学界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深度思考.从老子的思路看,科学的"知解"认知方式对生命的自然有造成"肢解"、"占有"的危险.老子的生存哲学正是反对人的占有冲动和主宰意志,教人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可加以干扰破坏.老子所作"为学"与"为道"的划分,有助干更清晰地理解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界限,明确科学的有限性.老子自然主义的哲学与现代真正的科学精神是最为接近的,其哲学基本概念所蕴涵的思想意旨与现代科学的精神方向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墨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处的地位来阐述墨子对我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并从大胆的创新精神、自由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坚定的实践精神等方面具体说明墨子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蓓 《船山学刊》2003,(4):154-156
潜藏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的科学精神,由于近代科技的落后和儒学中伦理之学的显性而被严重忽视。事实上,科学理性精神和道德实践精神一样,是朱熹理学之树结出的另一丰硕果实。“物物上穷其致理”与“主宾之辨”,表明朱熹肯定科学的价值观和客观理性主义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从广谱哲学看科学精神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广谱哲学与科学精神、科技创新等有关问题的关系:科学精神的实质,如何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科技创新的“怀疑”精神及其根据,科技创新的若干方法论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始终是人文学者和科学工作者关注的话题。科学精神的张力和总体水平,能反映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民的科学精神仍显不足,“法轮功”现象就是一个明证。因此,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当前科学精神缺失的种种表现,并提出,要重建当代科学精神就必须从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思想观念以及庸俗的功利观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技史教育不仅有百年传承历史,而且覆盖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其教育方式和理念紧密融合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定位于使学生理解科技知识、科学探索和科技事业的本质,为强化公民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技素养服务.这种教育成为美国科技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公民科技素养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我国学校教育中科技史教学内容的欠缺有较大的关系.因而,美国科技史教育的经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公民科学精神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科教兴川”战略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分地注重科学的物质成就,忽视科学的精神价值的倾向,割裂了战略的整体性,减弱了战略实施的后劲,导致了战略预期与战略实施结果之间的较大差距。充分认识科学的精神价值,弘扬科学精神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