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童学会 《经营管理者》2013,(27):228-228
房地产项目开发具有过程复杂、开发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经营风险大等特点。房地产行业是税负最重的行业之一,本文以案例对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三个税种计算,分析某公司不同开发方式下税收筹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税收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上必不可少的一项支出,在税务目标中,降低税收负担、涉税风险为零、减少办税费用实现财富最大化成为必然的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企业从土地使用权出让到开发、转让、保有等诸环节,涉及税种多、缴纳税额高,其中企业所得税在房地产企业税负中占有重要比重。房地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纳税筹划,达到企业节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税负增加,将使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财务压力,这会使产品的刚性成本增加,并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产品,使价格上涨。目前,房地产企业是税负最重的行业之一,如何有效降低税务成本,规避税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永恒的主题。税务处理和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节税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方案才是成功的。本文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处理为研究对象,结合房地产自身的特点和企业前期准备、开发、销售、持有各经营阶段的不同特征,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各阶段所涉及的税收进行节税和税务风险分析。通过上述节税和税务风险研究,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业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加就业与当地GDP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等税款,对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保证政府开展行政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方税务部门通过对各个房地产企业在户籍管理、网上申报、加强税务稽查等方面进行税收风险管理,旨在通过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税收管理,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类型、产生原因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税收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税收环境的不断完善,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整体税负在逐年下降,税负下降给企业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导致企业的税务稽查风险越来越高,这种外部环境对企业税务内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内控的同时,提高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把税务内控体系融入到企业的整体内控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税制存在税制结构不合理和税负过重的问题.本文在阐述煤炭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意义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税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结合某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涉及的各税种的基本规定及优惠政策,提出了对煤炭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整体纳税筹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越来越成为纳税人理财和整个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务筹划也因此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随着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税务筹划怎样更好的适应并推进企业的发展成为企业家首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讲述了税收、税法及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知识,接着提出了税务筹划的原则和意义等,进一步探讨了税法改革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税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房地产行业主要的税收筹划方法,并结合房地产业的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三个主要税种,具体分析了房地产公司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9.
当前,税务筹划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进行税负筹划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则尤显重要。本文分析了铁路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及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从管理、会计处理方法及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税务筹划建议,以合理合法的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0.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创举,这种税制改革是一种结构性减税措施,其主要目的就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负,给应纳税单位或者个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其实施以来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施工企业一般负责的项目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涉及资金量大,应纳税额也比较大,这样以来税制改革下税务筹划的空间也比较大。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本文也对税改下施工企业怎么进行税收筹划、提高企业利润率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冯延超 《管理评论》2012,(6):167-176
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及高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身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税收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企业综合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并没有给企业获得税负降低的利益;与之相反,政治关联企业的税收负担显著高于非关联企业,并且政治关联程度越强,企业税负越高,从而支持了政治关联对税负影响的"政治成本假设"。  相似文献   

12.
分析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水平对推动银行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尤为重要。考虑到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将信用风险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银行产品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根据创新收入与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同步关系,分别对非期望产出采用弱可处置性和强可处置性设置,构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的固定相关模型(FCM)和变动相关模型(VCM),用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评价。此外,通过构建目标函数的产出优化模型,对FCM和VCM模型下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目标收入进行估计。通过对两种模型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目标收入增加值进行分解,对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讨论。最后,将提出的改进的DEA分析框架应用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构建的可行性,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及相关问题提供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金融机构的"大而不能倒"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备受关注。本文基于多元EVT和Copula函数,建立了系统重要性的多角度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公开上市的26家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做了一个综合评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且银行业同质性较高,易诱发系统性风险;(2)规模不是系统重要性的唯一考量因素,其他因素也会对系统重要性产生显著影响,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也应被列为金融监管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Copula模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市场风险整合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措施之一, 碳金融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创新领域, 而风险控制问题始终是影响金融创新成败的关键。目前中国的碳金融市场以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商业银行参与的间接金融为主导,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面临国际碳价波动、碳交易结算货币汇率波动等诸多风险, 且多源风险因子之间具有业务共生性和复杂相关性。论文选取2009-2012年美国洲际交易所(ICE)的核证减排量CERs期货价格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价格作为金融时间序列的样本数据, 探究运用ARMA-GARCH模型分别刻画碳价风险和汇率风险特性的方法, 研究处理风险因子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的Copula函数方法, 构建Copula-ARMA-GARCH模型并利用Monte Carlo模拟计算碳市场多源风险的整合VaR。实证发现:碳金融市场收益率具有波动聚集性和异方差特性;潜在的碳价风险要高于汇率风险;若忽视不同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会高估碳市场风险;政府汇率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市场的风险。研究贡献在于探究符合碳金融资产风险特征的多源风险整合度量技术, 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碳市场风险、促进碳金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本文基于贸易信用融资模式,引入税盾效应,建立了由单一核心供应商和单一经销商组成的含税盾的贸易信用模型,探讨有融资需求的经销商进行订货、核心供应商定价的决定策略,探究不同计息方式的价值实现和融资模式优选。通过stackbelberg博弈、比较分析和算例验证,研究发现以订货量确定为基准,融资需求出现的时点对供应链企业计息方式的选择均有影响。税法关于利息抵扣上限、贸易信用贷款利率、订货量等均影响经销商计息方式的选择,融资额度影响其订货策略;生产成本的差额、定价策略影响供应商的计息方式。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roup control, financial reporting strategies and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in the pursuit of domestic tax planning. A very large number of papers deals with international tax planning in multidivisional enterprises, but very few are devoted to exploring significant incentives for national business groups to engage in tax planning strategi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one-period model relating to the tax incentives of income shifting in Italian business groups. We show that, given the total amount of expected earnings before taxes and the dividends received by the firms belonging to a business group, an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minimizing the group tax burden exists. The optimal solution involves a gain in value for the group as a whole; nevertheless, since in business groups ownership is often differentiated among shareholders (often because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come shifting may determine wealth transfers, often in favor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We therefore analyze the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of such income shifting, for both shareholders and stakeholders (i.e. manager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受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及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对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热点。考虑到当前基于"银行-资产-银行"间接传播渠道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银行-资产双边网络模型来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首先,使用中国47家上市银行2018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了中国银行系统的双边网络模型,研究分析各类资产遭受冲击时外部冲击、降价出售效应及银行所持有的各类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然后,引入系统性冲击方式,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属性的两大类资产并生成四种冲击事件来构建银行的投资策略模型,从资产视角探讨银行最优的投资策略。研究发现,外部冲击与降价出售效应这两个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在一定区间值时会产生叠加效应,使银行系统性风险急剧增加;五种资产类中,贷款类资产对外部冲击最敏感;分析发现在各类资产冲击下都未倒闭的所有银行的资产组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系统中存在着最优的资产组合,使得银行在稳定的同时能获取最大收益,并且资产负债比越大的银行其风险承受能力越强,从而可以选择更激进的投资策略来追求高收益。  相似文献   

18.
陆静 《管理工程学报》2012,26(3):136-145
尽管高级计量法由于具有计算精确和节约监管资本等优点而被多数商业银行所青睐,但对于采用哪一种方法来刻画低频高危的操作风险尾部数据却没有一致认识。本文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计量的原则,采用分块极大值方法和概率加权矩参数估计法,对中国商业银行1990—2009年间的操作风险数据进行了实证。从图形检验和数值检验结果来看,该模型估计的参数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能够较好地拟合操作风险极端值的尾部分布,为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资本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将中国金融板块细分为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6个金融子板块,并以2015年中国股市异动和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背景,分析在两个场景下的不同时期内,6个金融板块间的风险相依关系及其动态演化。通过计算各板块间波动指数的互信息,构建金融板块风险相依关系网络,并使用最大生成树刻画该相依关系的核心结构。研究发现,在市场处于相对平静时期,银行类金融板块与非银行类金融板块二者彼此之间的风险关联较弱,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在市场走势波动较大时,银行类金融板块与非银行类金融板块之间的风险关联程度增强,且保险板块成为重要的中间节点;在两个场景下的异动期和疫情期,国有大型银行板块和城商行板块分别成为最大的风险节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银行经营业务的扩展,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本文以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0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探讨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非利息收入的大小与银行的规模、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和员工人数与存款的比例显著正相关,与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无关;手续费收入仍是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有商业银行与非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非利息收入的总量还是构成,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