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普遍认为,“V着”和“V了”静态存在句可以互换使用,而通过对“V着”“V了”静态存在句语境的考察,认为“V着”和“V了”句是不同的句子,“V着”句侧重描述预设场景,“V了”句侧重描述变化场景,在动态的篇章中,“V着”“V了”句基本不能互换使用。运用广义结果体和狭义结果体理论,分析认为“V着”句属于典型的广义结果体,“V了”句和典型的狭义结果体具有高度相似性,可以大致将其归入狭义结果体。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表示事物存在的句子叫存在句(ExistentialSentence)。常用的句型是There+be+S+A(Adverbial),以下简称therebe句型。存在句型一般可用汉语的“有、在”来翻译。本文主要分析该句型的一些特点及其与其它句型相...  相似文献   

3.
七言近体诗的“一三五不论”和五言近体诗的“一三不论”在各自的基本句式中其情况有所不同。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中真正具有“一三五不论”全部内容的只有“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型。五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中真正具有“一三不论”全部内容的只有“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型。  相似文献   

4.
广泛使用被动句型是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中的被动句型远远多于汉语。由于被动句的感情色彩少于主动句型 ,凡是不需要或者不便于说出动作的执行者 ,或是无从说出动作的执行者 ,或是谈话的中心是动作的承受者 ,或是为了上下文的连贯以及使句子得到更好的安排时 ,往往都要采用被动句型。我们既可以把英语中的被动句型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也可以将其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译法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5.
论英汉翻译中视点转换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就是用接受语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要使译文自然、可读 ,在英汉互译中就须灵活运用“视点转换”这一翻译方法。视点转换包括正反转换、主体转换 (主要指英语被动句与汉语主动句的互换、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互换 )、句式转换 (如有些英语疑问句与汉语陈述句的互换 )、移位转换、形象转换、色彩转换及数词转换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は…が…”惯用句型在日语中用得非常普遍。如果不注意掌握其特点和用法 ,往往会出错误而不知所措。尤其是对把日语作为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 ,其用法实感头痛。为使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惯用句型的用法 ,本文分别就“…は…が…”惯用句型中的は与が的关系 ,が与谓语的关系 ,以及句子成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从多元句说到单句句型的划分(上)葛清林本文把句子的核心谓词这一质成分命名为句元,对所选取的句样进行句元追踪“扫描”,依据句元状况说明句型,划分句型类别。这样做的目的是尝试“句元论”的方法。一、多元句本文把下边的句子列为多元句:SD1那嗓门又高又亮SD...  相似文献   

8.
卡尔纳普用状态描述作为刻画世界可能情况的基本概念,通过语句的逻辑域之间的关系来刻画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但在无穷个体域中遇到了对状态描述计数的困难。他提出“共同恰当性条件”以解决非概括句在无穷个体域中的确证问题。用G函数和λ函数作为归纳方法的特征函数,但在他所选择的c~*函数中得出无限全称事实句确证度为零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不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唯S是(之)P”句型是指“唯命是听”(《左传》昭25)“燕婉之求”(《诗·邶风·新台》)这类所谓宾语前置句。其中S代表“唯”后“是(之)”前的成分,P代表“是(之)”后的成分。为方便起见,以下把这种句型称为A句型。 A句型可根据“唯”“是”“之”三个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强中外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大学生CET写作能力十分必要,可是CET写作一直是众多大学生的弱项。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及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句型单一、成份缺失与布局不合理等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火花式训练+十句训练法”,“名言警句+主题句”等一系列改进方法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指出「名词デイル句」是动词句,在句型中对主语和名词有严格的限制,主语一般必须是人,同时「名词デイル句」中的名词必须有可维持性或者可变化性,一般多为人称身份词。只是如果与表示“心情”、“愿望”等语句共现时,该句型对名词的限制性则有所降低,只要句子层面体现出变化性或者状态维持性,句子即可成立。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Itis…that(who,whose,which.……)强调句型中的it,通常叫作emphatic“it”。这样的强调句型也叫“分裂句”或“分离句”(cleftsentence)。例如;Itistheearlybirdthatcatches(orgets)theworm.早起的鸟儿提得到虫子(捷足者先登),这就是所谓用it引出该句,强调theearlybird,用that把theearlybird与句子的其他部分catchestheworm分开,于是就有了cleftsentence一说。这种句型可用于强调句子的不同成份,上例是强调主语。强调其他成分的例子有:ItwasthisdosthatⅠgavethewaterto.(我是给这只狗喂水喝的)强调宾语,I…  相似文献   

13.
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里对“孰与”句进行了今译,本文通过对“孰与”句常见句型的比较分析,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1、本文所谈的“无论p,都q”句式,指的是现代汉语中条件复句里的一种句式。用“无论……都”构成的单句,如“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2、对“无论p,都q”句式,有的语法著作是这样表述的:“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注)这一表述给我们带来了如下两个困难。 (1)这一表述的前面说“偏句排除一切条件”,后面又说“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这里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任何条件”是从哪里来的?是正句自身固有的呢,是外加的呢,还是由偏句提供的?是正句自身固有的,那是不可能的;是外加的,那是不存在的;它只能由偏句来提供。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偏句不排除一切条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与“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5.
施事宾语句即句中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发出者,这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型。笔者试图从语法平面分析直接施事宾语句,探讨其结构类型和特点。其中单向动词施事宾语句的特点是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与动词之间有施动关系;双向动词施事宾语句的特点是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与动作动词及句首的名词性成分之间有施动受关系。文章对施事宾语句中动词的特点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套用是汉语的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语法现象,它通过两个句式的杂糅使语言达到经济、简练的效果。本文尝试立足于汉日语言对比,侧重于翻译,从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层面对汉语"把""被"套用句这一特殊句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7.
句型的限度     
句型是句子划分出来的类型。但是 ,超出“语法”上划分出来的“句型” ,是空泛化“句型” ;一次划分而用多项标准划分出来的“句型” ,是混杂化“句型” ;只对某一成分着眼划分出来的“句型” ,是单目化的句型。句型划分应确指化 :句型是句子在语法上划分出来的类型。句型划分应层次化 :句型是依特定语法标准按层次划分出来的类型。句型划分应多目化 :句型是以句子中各成分的语法特征划分出来的类型。这些就是句型的限度。  相似文献   

18.
存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常见句型,也是一种特殊句式,有其独特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现从存在句的定义、分类、特点等方面探讨英汉存在句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对英语五种基本句型之一的SVo0句型从动词词义和宾语表达形式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其句型转换规律和转换限制以及转换时介词的选用,指出了“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结构与双直接宾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以东干现代作家创作搜集的故事传说为语言材料,分析了东干书面语"把N不V"句型的特点,找出了相似句型在西北汉语方言以及近代汉语中存在的情况,研究了在东干语中出现的限制条件,并结合少数民族语言的类似形式,探讨了影响这一句式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