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委婉语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英汉委婉语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扬升性、泛化性、间接性、幽默性、民族性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胡振东 《云梦学刊》2004,25(4):123-125
英汉民族的历史、政治和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委婉语所反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不一样,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可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学会正确使用英语委婉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汉委婉语差异的文化意蕴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 ,它们看似相似 ,究其根本 ,却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上。本文拟从委婉语的产生根源及其使用上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底蕴进行对比分析 ,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了解东西方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有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障碍。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英汉委婉语产生的文化渊源进行了初步探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带有文化烙印的英汉委婉语在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同,进而揭示了这种异同在文化层面的制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04,25(2):113-11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的产物,任何民族的委婉语都有其生成基础。避讳基础、审美基础、心理基础、合作基础、礼貌基础以及语域变异、时代变异、文学传统推崇基础等六个方面构成英汉委婉语的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的产生是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产物.英汉委婉语的构造总体上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其生成手段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就其异同点加以对比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委婉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英汉网络委婉语这一特殊的新生事物为研究对象,对它在构造法则、构成方式和语体特征三个层面上所展现的不同特质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对比研究。进而指出秉着宽容和甄选的态度研究网络委婉语,能润滑语言交际,有效减少文化冲突,促进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汉语-英语委婉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从委婉语的使用及其表现手段入手,进行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的比较,很有意义。委婉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不同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人们各不相同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英汉委婉语与中西语言文化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不同语言和文化所共有的语言现象。本文运用功能对比分析法,从表达形式、功能和使用情况三个方面对英汉委婉语的异同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同时探讨各自所蕴涵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内涵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曹海燕 《阴山学刊》2009,22(4):50-54,69
地方英语电视新闻报道使用的词语大多是积极向上的,尽量避免使用令观众感到不愉快或不雅的词语,对语言的形象易懂和简单明了有更高要求。长词、抽象的名词和过去分词等可以达到委婉的效果。电视新闻中应选择适合口头播报的小词或应用较普遍的词汇,采用增词、减词、音译、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社会变化、歧义、地域文化差异、文体风格等都会给委婉语的取舍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习语看英汉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民族的语言文化知识,从而实现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达到民族间互通、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对部分英汉习语的比较,分析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是英语情景喜剧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其幽默效果有助于话语生动活泼,从而产生语言谐趣。但发音或词义方面的对应空缺以及英汉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双关语的汉译成为情景喜剧字幕翻译的一个难点。为了让中国观众领略到双关语独特的语言魅力,译者应在认可双关语可译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双关语汉译的目的和指导原则,并总结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近年来流行的情景喜剧经典之作《老友记》为译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表现为语言差异。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等现象。本文从词语的概念意义、比喻联想意义及情感意义三方面的不对等,分析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从而说明深入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对外语教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詈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库中的特殊成分,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表达,而非具体信息的交流。詈语负载着很强的文化色彩,透视着独特的社会心理。詈语研究除了可以发现詈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一种语言的詈语去探索使用该语言的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本文以汉语和美式英语两种语言的詈语为研究对象,从詈语的类型、功能、文化内涵、演变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恭维语是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种语言中的恭维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从语言形式、应答方式和涉及的话题等三个方面,探讨和论述了英汉恭维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角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在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在新生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在表达抽象的情感中,隐喻无处不在。文章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爱"的隐喻,发现由于人类共同的生活经历,认知上和语言上的共同性,英语和汉语中有很多关于"爱"的共同的隐喻。然而,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