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武同志是湖北省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年哲学研究者和理论工作者。多年来,他运用哲学的智慧,积极追寻着理论的力量,紧紧跟踪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一批有影响的哲学论文和理论文章。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哲学、理论文集《理论:现实的选择》一书中(该书1995年9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全书由总论篇、改革篇、党建篇、思想·文化篇、哲学随笔篇、社会科学管理篇、调查研究篇七部分构成,30万字。这部文集,内容丰富厚实,分析严谨,语言朴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章大多数是对我国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有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是中外著名的一篇哲学论文.但是《矛盾论》这个题名是何时有的呢?学术界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说是原来就有的,有的说是后来改加的.据查阅有关文献获知,《矛盾论》原先并不是一篇单独的文章,而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七年在给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上哲学课时写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第三章中的一节,当时的标题叫“矛盾统一法则”,即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 或  相似文献   

3.
译者注:一九八二年九月,著名的苏联哲学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功勋科学工作者、以列宁命名的国立莫斯科师范学院的哲学教研室主任弗拉基米尔·斯宾里达诺维奇·科特整整七十高龄了。科特教授主要从事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不仅在苏联,就是在国外,也是很知名的。多年以来,科特是与《哲学问题》杂志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合作的《哲学科学》杂志的主编。弗·斯·科特多方面的创造性的活动得到了高度评价,前不久,他获得了劳动红旗勋章。《哲学问题》编委会和编辑们决定发表弗拉基米尔·斯宾里达诺维奇·科特的这篇论文,表示对他七十诞辰和他从事科学教育、社会政治活动五十五周年的热烈祝贺,祝他获得更富有创造性的成就、健康长寿和幸福。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学人     
王永云,1942年生,山东梁山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已出版专著《未来家庭形态》、《爱的历程》、《文化论》三部,发表论文《论初始概念》、《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论直觉》、《道义别解》、《哲学论》、《未来哲学将是心灵哲学》等四十余篇。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学研究,其方向是哲学学、文化哲学、心灵学,目前正从事《心灵论》一书的写作。在本刊发表《黑龙江的经济态势与黑土文化》(1996.4)等4篇论文。郭蕴深,1942年生,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  相似文献   

5.
王永祥同志是“文革”前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先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科院的前身)读研究生,后来展转去了河北社科院。他一直从事辩证法史的研究,特别是有关矛盾理论的研究。在这个领域他已出版有《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和《西方同一思想史》两本专著。这本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矛盾问题新探》所收入的则是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研究此问题的系列论文和论著的有关章节,这可以说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矛盾问题的结晶。矛盾理论作为辩证法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无产阶级世界观及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矛盾理论,似乎早…  相似文献   

6.
由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本刊特约撰稿人韩民青副研究员撰写的《文化的历程》一书,最近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卷,共103万字,是国内学术界在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一部瞩目之作。韩民青同志一直专心于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研究,近几年已出版专著10部。《文化的历程》是他继《文化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文化哲学专著。文化哲学的研究一直是哲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几年国内也一度兴起了文化热。但从学术研究的观点看,真正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韩民青对文化的研究并非追赶时髦,他的理论探索独树一帜,其特点有二:其一,把文化研究与对人类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就文化论文  相似文献   

7.
<正> 哲学是经验的概括,认识的总结。我们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前,将近三十年中,主要的实践是战争。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是对战争实践经验的认识和总结,是全党智慧的集中,他把这些经验、认识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使它系统化、理论化了。所以,他的军事著作也是哲学著作;他的哲学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战争经验的哲学化。我们读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实践论》、《矛盾论》,便很容易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贯串在他的军事思想,同时也是他的哲学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高度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化思想探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邓小平文选》为文本,阐明邓小平文化思想的若干问题,论述邓小平文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指出的是,我们从文化角度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较为薄弱的,做得不够的。而这样一种探索,对于我们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深刻领会十五大精神实质是十分重要和十分必要的。一、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起源和实践基础邓小平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实践家,他的文化思想来自于他的革命实践。其历史的起点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既从事过军事方面的斗争,也曾经从事政治工作和文化战线的…  相似文献   

9.
读冯契同志《<智慧说三篇>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1994年)冯契同志80岁生日时,我曾给他写过一封信。在信中除了祝贺他的生日外,我特别提到他早年的那篇论文《智慧》(刊于《哲学评论》第10卷第5期,1947年6月),因为我认为他的那篇文章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并且希望能读到他有关这一哲学论题的新作。后来收到他的新作《智慧的探索》,由于各种杂事,而没有能早日读这本书。今年3月9日突然接到华东师大哲学系的电报,告知冯契同志于3月1日病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去年12月初,我到上海,还和冯契同志通了电话,但没有抽时间去看他。现在想来,非常后悔,当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严复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推动中国古代思想近代化进程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经济、道德、宗教、教育、文学、史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对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95年,是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著名论文的100周年,在此,拟将建国以来有关严复研究的状况,作一番梳理与总结。 一、对严复哲学的评价 (一)哲学形态。对严复哲学属于什么形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严复哲学是天演哲学(进化论哲学),理由是:1.严复自称是“天演宗”哲学家;2.严复介绍的所有思想中,进化论是其全部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与核心,进化思想贯穿了严复的宇宙论、历史观、知识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严复哲学属实证哲学,其根据是:1.严复的翻译集中介绍  相似文献   

11.
卡尔·雅斯培(1883—1969,又译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代表作有《哲学》(1932),《真理论》(1948)等。他的兴趣甚广,早年曾攻读医学,而后从事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且一生都对艺术问题有浓厚兴趣,曾写过《斯特林和梵高》、《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等艺术专论。他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文论界也颇有影响。本文拟就他的悲剧理论做一简评。  相似文献   

12.
《新华文摘》是全国唯一大型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月刊。它从全国数百种报刊撷英集萃,汇政法、哲学,经济、史学、文学等方面理论学术研究成果于一体。它选载最新的文学艺术作品,向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全国历年评选出来的得奖作品,从中、短篇小说到报告文学,有的全部、有的则大部在该刊登载过。《新华文摘》还设有从多角度观察社会学术文化全景的栏目:如“人物篇”,除介绍革命英烈、  相似文献   

13.
1932年,朱光潜同志《谈美》初版问世。这本书既反映了在《文艺心理学》中的观点,又“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的是那里面没有的”,这里有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见朱自清为《谈美》写的序)1980年朱光潜同志《谈美书简》初版问世。这本书既答复了一些求教者的询问,也答复了一些责问。他表示决心“清理一下过去发表过的美学言论,看看其中有哪些是放  相似文献   

14.
在主体、客体问题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的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了“主体性原则”的问题。先是说,认识论的研究必须遵循和贯彻主体性原则;尔后,又把它扩展为整个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到现在为止,主张这一原则中的大多数同志,并未给这一原则以明确的含义。陈志良同志的意见则比较明确。他在《哲学动态》上,先后发表了两篇这方面的文章。一篇是1988年第3期上的《释主体性原则》(下面引用时简称《释》文);另一篇是1991年第2期上的《再释主体性原则》(下面简称《再释》)。这两篇文章对主体性原则的含义、特点和重要性等,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对他的观点,我有些不同的看法,这里提出来商榷,并向哲学界同仁请教。  相似文献   

15.
<正> 梁漱溟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人心与人生》。这两本书代表了他的人生哲学在思想发展上的个两阶段。通观梁漱溟一生在人生哲学方面的著述可以看出,他在人生哲学上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以《人心与人生》为代表的后一阶段思想仅仅是对《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观点加以“修正”而已。研究他的人生哲学,实以反映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早期思想最为重要。在“五·四”时期推翻传统和倡导西化的浪潮中,《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以提出系统的文化比较理论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国家是崇尚百家争鸣的,在哲学、逻辑学界也是如此。例如,有的学者提倡逻辑学要脱离哲学,有的学者认为现代逻辑学与哲学无关;有的恰恰相反,认为逻辑学与哲学如血与肉,如鱼与水,生死与共,兴衰攸关;但血不是肉,鱼不是水,逻辑学不是哲学。逻辑学家不能不受他的世界观的制约,他的逻辑理论必然体现他的认识论观点。著名的现代蕴涵逻辑创立者罗素(1872—1970)以及蕴涵逻辑的先行者斯多噶派(例如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所说的四种蕴涵式),都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基础上的,没有关于事物间存在必然联系的认识,便不可能有蕴涵式的创立。所以,早在1914年,罗素就曾以《逻辑是哲学的本质》为讲题,说明:只要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都可归结为逻辑问题,逻辑是哲学的本质。尽管我并不赞赏罗素的的哲学,但他关于逻辑与哲学关系的观点,则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评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一期,对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一定的分析,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93年,季羡林同志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天人合一新解》,引述了钱穆先生遗作《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赞扬天人合一,于是引起广泛的讨论。许多学人写了关于天人合一的文章,赞扬天人合一者有之,批评天人合一者有之,其中确有许多佳作。这些文章,我未能完全见到。近来我又考虑天人合一的问题,又有一些感想,写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两篇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它们远远超出了军事科学的价值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意义,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专著,而是一部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有机统一的活的哲学珍品。毛泽东同志在研究战争问题的时候,在制定和实行战略策略决策的时候,他的决定性前提之一,就是他观察战争时所运用的系统性观念和原则。本文试图就毛泽东同志这两部军事论著所具有的系统方法论思想从五个方面做一初步分析。 (一)战争的全局性观念——系统方法的整体性观念。 整体性观念是系统方法基本原则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关于战争的全局性观念就是系统方法的整体性观念,它是系统观念在战争系统中的同义语。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价值理论的力量─—《在思想路线上》(1978-1991)读后王懿方,袁至茂邢贲思同志是人们熟悉的哲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他从事社会科学工作40多年来,努力探索着哲学的价值,积极追寻着理论的力量。他的哲学文章起着理论的作用,他的理论文章蕴含着哲学...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1984,(4)
<正> 山东大学已故校长、党委书记华岗同志是一位著名学者,也是党内一位卓越的理论宣传工作者。他担任过团中央宣传部长、党中央组织局宣传部长、《新华日报》总编辑等职务,由于长期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五十年代的《文史哲》在华岗同志的领导下,对繁荣新中国的学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