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新产品需求为随机需求,再制造产品需求受销售价格影响的混合需求条件下,以博弈论为主要工具,研究了受专利保护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协调问题,分析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下的新产品最优订购量、废旧产品最优回收价格、最优专利许可费用、再制造品最优零售价格以及供应链的最优利润,并通过收益分享一费用分担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了协调,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情形下再制造成本节约对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以及收益分享.费用分担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效果。研究表明再制造受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原制造商能通过专利许可费来影响第三方再制造商回收的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和回收量,进而去影响原制造商和第三方再制造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相比其他回收模式,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品的闭环供应链(简称MT-CLSC)在节约成本、提高系统利润方面更加有效。针对MT-CLSC渠道权力结构的差异,结合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造品的偏好及其影响,文章构建了四种不同的MT-CLSC模型,分别是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决策的集中式模型、制造商权力大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权力小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分散式决策模型,根据各个模型的不同特点,计算出各模型的最优定价策略、回收策略以及相应的利润、渠道效率。然后,借助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模型的定价策略、回收策略、利润、渠道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各模式中,渠道利润以及MT-CLSC各成员的利润均随着消费者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减少;(2)在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与双方的权力相关,权力越大,相应的利润越多;(3)分散决策模式中,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模式渠道效率最高,效率最低的是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权力结构;(4)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的集中式决策模式是最优的决策模式,此时新产品、再造品的定价最低,废旧品的“回收--需求率”最低,而渠道利润却最高,但是这种模式通过协调机制才能实现。为此,文章最后设计了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集中式模式得以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丰富完善闭环供应链理论和推广应用闭环供应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电商平台纳入E-供应链的决策中,考虑系统主导模式的差异和佣金在系统中的作用,文章对E-供应链主导模式和协调机制进行研究。文章首先构建了E-供应链的两种分散决策模型(制造商主导模型和电商平台主导模型)和集中决策模型;针对每种模型,求解相应的最优决策,并对不同模型之间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每种主导模型的佣金协调机制;最后,采用数值分析,对模型结论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在分散决策模式下,掌控E-供应链主导权的一方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当制造商主导系统时,产品销售价格、电商平台的服务水平、制造商的利润、以及E-供应链系统利润均高于电商平台主导系统时的水平。产品销售价格、电商平台的服务水平、电商平台的利润、以及E-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均随着佣金率的增大而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则随着佣金率的增大而减小。(2)在集中决策模式下,销售价格、电商平台的服务水平以及E-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均达到最大;而且销售价格、服务水平以及E-供应链系统利润不受佣金变化的影响。(3)佣金协调机制可以实现系统的协调。这些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E-供应链的理论基础,为电商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指南。  相似文献   

4.
渠道冲突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协调定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销售渠道和回收渠道均存在冲突的情形下建立了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首先,在分散化定价决策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为了取得各自最优利润,如何确定自己的批发价、零售价、废旧品的回收价和回收补贴价格,以及分析了销售渠道冲突和回收渠道冲突对节点企业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然后,以集中化定价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作为基准,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两部定价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以弥补分散化决策的效率损失.最后,运用算例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渠道冲突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收益比,以及闭环供应链渠道运作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考虑网络平台的公平关切影响,对不同主导模式下的E-闭环供应链的销售、回收进行研究。文章构建了无公平关切制造商主导、无公平关切网络平台主导、考虑公平关切制造商主导、考虑公平关切网络平台主导的E-闭环供应链四种决策模式。针对每种模型,分析了相应的销售价格、服务水平、回收价格和最优利润等决策变量。研究发现:(1)无论网络平台是否考虑公平关切,制造商主导情况下的销售价格、服务水平和制造商利润均高于网络平台主导的情况;(2)闭环供应链的回收价格只与加工成本、回收再造成本和网络平台收取的回收服务佣金有关;(3)公平关切都会使产品销售价格、服务水平和制造商的利润降低;(4)当网络平台主导系统时,公平关切程度较低,网络平台的利润大于制造商主导时的利润,但当公平关切程度较大时,网络平台的利润则小于制造商主导时的利润。(5)当制造商主导系统时,网络平台的利润随其公平关切的程度先增后减。(6)公平关切相当于让利于消费者,且公平关切程度越大,对消费者的让利幅度越大,对制造商越不利。但在实际中,当网络平台主导系统时,网络平台并不会主动进行公平关切,而在制造商主导系统的情况下,网络平台会考虑一定程度的公平关切,或者由于受消费者的信任压力、政府部门的管理要求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得不考虑公平关切问题。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完善了E-闭环供应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用博弈理论在混合回收的情形下建立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在分散化定价决策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为了取得各自最优利润,如何确定自己的批发价、零售价、废旧品的回收价和回收补贴价格,以及分析了混合回收所带来的竞争和冲突对节点企业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然后,以集中化定价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作为基准,指出分散化定价决策将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最后,为弥补效率损失,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两部定价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依赖价格的随机需求下的供应链定价延迟策略模型,运用博弈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销售商采取定价延迟策略时,其制定的销售价格不会导致过量需求,并论证了此时销售商最优订购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进一步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发现:销售商采取定价延迟策略能够降低其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同时销售商的订购量增加,并提高了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期望利润,尤其是当供应链系统渠道利润相对较小时,与无延迟相比定价延迟策略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两阶段供应链中三种定价方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考虑渠道一体化对品牌建设的作用,在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的两阶段供应链系统中,其中确定性的市场需求与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格有关,通过分析以下三种定价方式下的最优定价和库存策略下供应链成员和系统的收益,1)商品市场零售价格由零售商各自决定,两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存在着竞争活动;2)商品市场零售价格由制造商统一制定;3)市场零售价格、转让价格和系统库存水平按渠道协调的最优原则确定,确定了同一产品品牌内部的市场竞争、定价控制权及转让价格对渠道性能及品牌自身造成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分散决策系统中的一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由单个生产商和单个销售商组成的两级时滞变质品供应链中,销售商面临的市场需求受销售价格和物品变质时间影响。分别建立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的时滞变质品供应链定价与补货模型,得到两种决策模式下的销售价格与订货批量均衡解。通过比较两种决策模式发现,集中决策下的销售价格更低且订货批量和预期利润更高。引入数量折扣契约对时滞变质品供应链进行协调,并借助常相对风险规避型效用函数和纳什讨价还价理论来分配协调后的预期利润增量。通过数值算例演示了决策变量求解过程,敏感性分析给出了时滞变质品特性参数变动时对决策变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的供应链性能分析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定价策略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顾客具有了战略性,战略顾客会根据产品在销售期内的价格路径确定最优购买时机,零售商则根据顾客的购买行为确定订货数量和销售价格.研究了双方静态博弈时的理性预期均衡解和零售商进行数量承诺时的情形.研究表明:理性预期均衡时的最优销售价格、最优存货数量和最优期望利润分别小于标准报童模型的情形;数量承诺时的最优存货数量小于理性预期均衡时的最优存货数量;最优期望利润则大于理性预期均衡时的最优期望利润,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大于标准报童模型的最优期望利润,战略顾客行为的存在对零售商可能有利.最后分析了在分散式供应链中如何利用收入分享契约和数量折扣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突发事件下销售努力弹性系数、回收努力弹性系数、制造成本和再制造成本同时扰动,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制造(回收)策略、销售价格(回收价格)策略、销售努力(回收努力)策略与协调机制,给出了不同扰动条件下不同的制造(回收)调整策略、销售价格(回收价格)调整策略与销售努力(回收努力)调整策略,并设计了新的回馈与惩罚契约,使得闭环供应链能够在突发事件前后都能够实现协调应对,最后通过数值实例验证了文中结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闭环供应链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很大,但通过对回馈与惩罚契约的调整及其相对应的制造(回收)策略、销售价格(回收价格)策略和销售努力(回收努力)策略的调整,可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对闭环供应链利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基于废钢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及协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环境立法对废钢回收的奖惩力度,在不确定需求条件下建立了基于废钢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在集中决策系统下比较了传统供应链与闭环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了闭环供应链系统实现增值的条件;在分散决策系统下分析了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与销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批发价格,并讨论了批发价格合同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条件.最后结合某钢铁公司废钢回收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与一般废旧产品的回收产品再制造相比,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拆解后需要兼顾产品与零部件再制造,从而减少电子电器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推进资源的重复利用。为了探讨第三方回收商的回收与定价策略对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影响,本文构建由单一供应商、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两级再制造情形下和仅产品再制造情形下回收商的有效回收比例、回收定价和回收努力程度等决策,并对两种再制造情形下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回收商而言,回收数量、有效回收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回收商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如果在仅产品再制造情形下的有效回收比例较大,回收商的决策和收益主要取决于无效零部件的回收价。当无效零部件的回收价较低时,回收商在仅产品再制造情形下的决策和收益更优;反之,回收商在两级再制造情形下的决策和收益更优。对于其他供应链成员而言,两种再制造策略都能够降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定价,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具体而言,不同的再制造策略对批发价、零售价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与有效回收比例和无效零部件的回收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将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的差别定价策略中,构建了制造商考虑和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两种差别定价决策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种模型进行分析求解。研究表明闭环供应链成员的差别定价策略、收益以及废旧产品回收量均受到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的影响;制造商应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做出决策,这对制造商自身是有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量,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同时还发现公平关切行为倾向是零售商获取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分配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这种公平关切行为倾向会造成闭环供应链系统效率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建立了集中式决策,无奖惩机制的分散式决策以及奖惩机制下考虑制造商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对三种情况下决策变量的求解与比较,分别得到了闭环供应链的回购价、批发价、零售价及回收率。研究表明:与无奖惩机制下的分散式决策情形相比,政府奖惩机制能有效引导制造商降低新产品价格、提高回收率、增加闭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利润,同时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利益;奖惩机制下主动回收废旧产品的制造商利润增加,不回收的制造商利润降低,有效引导了制造商的回收积极性,同时回收商与零售商利润的增加也提高了她们参与闭环供应链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6.
回馈与惩罚契约下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在考虑随机性需求下,首先分析了回馈与惩罚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然后,探讨了回馈与惩罚契约对突发事件的协调作用,研究表明:基准的回馈与惩罚契约对突发事件将不再发挥协调作用,为此,给出了闭环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最优应对策略,并调整了原来的回馈与惩罚契约使其具有抗突发事件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联盟策略下风险规避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考虑到产品需求和废旧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特性,在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三种情形下,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与不联盟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获得了六个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下产品定价、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格和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的情形下,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能够缓解双重边际效应,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而在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的情形下,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负相关;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有利,而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不利;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结构不对等时最优价格决策之间的关系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有关;供应链期望收益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下最大,制造商期望收益在制造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零售商期望收益在零售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下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二维交易演化为资源-产品-碳排放权的三维交易模式,因此对三维交易模式下企业协同减排的研究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销售商驱动情景下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合作减排模型的运作规律,分析研究了低碳产品市场和废旧产品市场中低碳产品销售价、交易价格、低碳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等重要变量和节点企业期望效用及整个链条期望效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算例与灵敏度分析,分别对三种博弈关系下低碳产品的碳排放量、消费者的敏感系数、碳交易价格的变动带来的销售商和制造商的期望效用及销售价、批发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与非低碳化相比,低碳化下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期望效用均提高;风险规避程度、碳排放交易价格、碳排放量及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敏感系数的提高均降低了期望效用,同时市场占有率随之减少。研究验证了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彰显了模型的经济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四种渠道结构对第三方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四种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给出了这些模型的最优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回收比例以及各方的最优利润,并对这四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回收方制定回收策略时需考虑回收品价格和回收努力成本的大小,闭环供应链中任意两方的战略联盟有利于另外一方利润的增加,而且,闭环供应链中的任意两方都有战略联盟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