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为研究范式,通过对集体决策规则即一致同意规则和过半数同意规则的分析,认为多数规则在实践中可能造成集体决策的非民主性.集体决策民主理论有待用新的视角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政策模拟是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手段之一,对探讨当代公共治理问题,尤其是政策动态机制和发展预测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20年来国内外政策模拟研究的重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以期揭示公共治理领域政策模拟应用态势和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公共政策模拟研究主要聚焦工具理性、治理范式、决策支持,其关联主题及应用领域广泛,具体使用方法趋于多元,同时,国内外研究在工具选择倾向、认知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政策模拟为国内公共决策支持及研究范式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与社会科学模拟实验室建设,使公共政策模拟工具的现实应用发挥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试论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政治文化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公共决策民主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公共决策民主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决策主体和社会公众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政治文化障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共决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今世界,环境日趋多变,经济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各国公共管理面临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仅凭传统的决策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时代挑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智慧公共决策范式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智慧公共决策以大数据为基础,利用新一代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在复杂的环境和海量的数据中,解释数据之间及数据与环境之间的广泛联系,准确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实时连续地为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从本质上讲,智慧公共决策是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全面感知、客观透明、实时连续、自主预置和多元共治等特征的一种全新的公共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5.
宪政主义公共管理论纲--公共管理发展方向之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于效率取向的管理主义范式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范式转型的迹象日益明显,寻求管理主义的替代范式即宪政主义公共管理范式在当下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理论可行性.支撑宪政主义公共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新公共服务理论、公民参与理论、多中心理论.宪政主义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代表公民权精神、公正与社会平等、法治与效率;其管理体制可设计为多中心的治理结构、交叠管辖的管理权限及程序性正当的规则体系;其政府运行样态则具体表现为被动主义的行政立法、民主主义的行政决策、规则主义的行政执行以及人本主义的行政沟通.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范式已发生了三次转换,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重构必须考虑范式的融合与综合运用,在规范官僚制行政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行政。  相似文献   

7.
公共决策既是社会公共权威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政治过程,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分配过程.公共决策的正义性主要包括决策动机正义、决策程序正义和决策结果正义.依据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完善公共决策的制度基础,提高公共决策的科技含量,强化公共决策的监督机制,是实现公共决策正义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治理内嵌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国家治理范式的演进,农村贫困治理将实现政府主导范式经由市场主导范式向公共治理范式转型。当前,主流的政府主导范式和市场主导范式在理论上遭遇到解释力不足问题,在实践中产生了精准扶贫不精准、久扶不脱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形式上表现为过度依赖市场主导范式所产生的“开发”与“扶贫”之间的张力,在实质上表现为贫困治理过程中基于市场逻辑的效率、基于扶贫逻辑的公平、基于公共治理的参与等多元价值冲突。因此,推动农村贫困治理范式转型和产业精准扶贫目标实现,有效整合多元逻辑和多元价值是关键。具体路径应以公共价值为目标,实现对多元价值的整合;以平台构建为支持,促进多元主体协同;以公共能力建设为条件,支撑多元行为逻辑整合。  相似文献   

9.
范式变迁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基本理论的重建,二是方法与应用的改变,其中,前者更为主要。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观点分歧较大,既是因为他们对范式及范式变迁标准的理解不同,也源于公共行政学本身的复杂性。根据范式变迁的标准,公共行政学研究有三种基本的范式,即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对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公共行政学的历史发展乃至政府管理实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范式"是基于共同的学科信仰、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而形成的科学共同体。通过对"范式"探源与变迁标准的梳理,可以得出"范式"变迁标准有两个:一是基本理论内核的重建,二是方法论与应用模式的创新。这些评判标准为科学划分公共行政学范式提供了基本依据。依据基本理论重建和实践应用作为综合评析维度,公共行政学范式主要有: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服务范式和公共治理范式。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脉络甚至是政府管理实践应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对公共决策及其目标设定进行了制度伦理、伦理评价、伦理选择模式等探索。以此为启发,设定公共决策目标应坚持伦理关怀、兼顾效益与公正的伦理原则,其伦理模式应包括以下六大环节:设定决策目标的综合公共利益;对决策主体的伦理要求和制度约束;进行公共决策环境的伦理评估;发动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对公共决策过程进行控制与矫正;注重公共决策目标的道德满足度。  相似文献   

12.
公共投资效应的制约因素及提高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公共投资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投资效应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分别从公共投资的范围、规模、结构及投资方式、管理体制及决策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提高我国公共投资效应的途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理论上看,新公共管理有七大原则;而从实践上看,它有五大模式。从公共行政价值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追求效率和目标的西格玛型价值;从公共行政传统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一种威尔逊传统和杰佛逊传统的综合;而从公共行政范式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最新的范式变迁。新公共管理对于公共行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政府责任体制。因此,公共行政的发展应当整合新公共管理的这些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方式和途径,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价值取向、社会资本范式与公共管理范式的结构性关联、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对社会关系网络的路径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应选择的社会资本路径主要包括:采取城乡分治、区别对待的思路推进公共管理的改革创新;在法制基础上建立新型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积极培育第三部门和公民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5.
英国公共管理的教育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国公共管理的教育和研究都发端于公共行政范式.伴随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英国公共行政范式面临严重危机,到90年代逐渐被公共管理范式所取代.英国公共管理教育具有明显的技能和实践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与一般管理教育日益趋同;而英国公共管理研究则立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之上,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治理问题成为目前英国公共管理领域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共决策贯穿政府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公民参与决策的程度关系着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近年来我国公共决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缺失,导致公共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足,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引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厂冲突事件,分析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政治学理论对于公务员的从政动机有过不同的解释 ,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范式。但西方学术界也在反思该范式 ,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比如 :人们为什么要从政 ,从政动机与性格、素质的关系 ,公务员从政动机对公共利益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三峡坝区突发公共事件的扩散特征,分析了三峡坝区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模式构建的原则,构建了由应急决策模式和协同决策模式组成的三峡坝区总体决策模式,得到应急决策模式的运行流程、决策的目标、决策主体的转换等基本原理,提出了区域应急决策模式构建可操作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内,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寻租行为时有发生,导致公共决策偏离公共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基础,对个人、政府以及社会都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权力导向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利益驱动因素的分析,找出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寻租行为的成因,并提出抑制寻租行为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三峡坝区突发公共事件的扩散特征,分析了三峡坝区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模式构建的原则,构建了由应急决策模式和协同决策模式组成的三峡坝区总体决策模式,得到应急决策模式的运行流程、决策的目标、决策主体的转换等基本原理,提出了区域应急决策模式构建可操作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