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现象具有回应性、集群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特征,它的发展是以网络虚拟社区为基础,是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利益表达与社会控制的行动过程。面对这一社会现象,如何把握知识共享与保护隐私的界限,防止多数人参与的网络暴力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模式"也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问题。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学界存在"赞成论""否认论"和"慎用论"等争议。回答争论的前提是解析"模式"以及"社会发展模式"等中国模式研究的前提性概念。前提概念的澄清可以为"中国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3.
初级群体呈现出衰弱的变迁趋势.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初级群体的变迁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角色等的培养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以社区为平台,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在青少年从社区获得社会支持的同时,又可以促进其自身成为社会支持网络的志愿者,使青少年、家庭、社区成为一种"共生"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也有青少年心理的内部原因,而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两个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从家庭心理气氛、家庭角色、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观念角度透视,并对家庭怎样对待离家出走归来的青少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化:“学习”话语与意识形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史学家对1839到1900年间中国历史的解释,大多基于“西方j中击一中国回应”的分析模式,传统中国在冲击之下改变自身社会结构以回应西方世界。“中国国内的这些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推动的。它的庞大的传统结构被砸得粉碎……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柯文认为,这一分析模式的毛病不在于它是对与错,而在于它实在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在我们看来,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不是这一分析模式的毛病,而毋宁说它本来就没打算这样去做。  相似文献   

6.
"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日益凸现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本文总结了十五年来国内对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状况,探讨了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是这一时期他们的心智发育并不完全,在受到社会环境及网络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冲击下,加之部分家庭、学校缺乏关爱及监管,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犯罪的高危人群之一。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总体依然呈上升趋势,且犯罪模式向着低龄化、集团化、智能化发展,在国家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这必然会带来不小的社会问题,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显得尤为重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学校及社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断完善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正处于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即将完成基本社会化,并开始踏进青年时代,而且还将作为一名新成员进入到社会。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将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命运,然而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时下,蓬勃发展的社会资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能帮助我们了解社会资本在青少年社会化中所发挥的功效,以便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首届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论坛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进步,青少年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精神,探讨当代青少年养成教育的新途径,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等单位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论坛.整个论坛围绕"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主题展开了多学科的对话,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养成教育的人本内涵"及"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0.
穿刺和纹身行为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被认为是穿刺者和纹身者表达社会认同或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社会心理学者也正在积极地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以求对这一社会行为能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中国武汉、法国巴黎和加蓬利伯维尔三地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穿刺或纹身行为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动机;个人的信念对纹身或穿刺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认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保护作用:这些时尚行为构成了包容不同文化的最优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于青少年问题的解读是不同的。社会建构论关于“社会问题是一种界定的社会过程”的观点,福柯的权力论关于“权力一自我一知识”的关系框架,为偏差青少年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偏差青少年逐步发展形成的罪错行为和边缘性活动,是青少年“群体表达不满和要求尊重某些一致认定的条件的活动”。偏差青少年在其边缘化过程形成的“共认符号”和“协同行动”产生于其与社会环境互动的人生经验.构成为他们的生活日常知识,并完成了“身份形成”和“身份认同”,实现了青少年群体内的自我肯定。权力一自我一知识的互动关系不断推动着偏差青少年边缘性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是青少年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易出现心理及行为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已经成为良好社会发展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进一步增大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度,对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一个由多族裔移民组成的国家,在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方面,美国经历了"美国化""自由放任"和"选择性限制"三种政策范式的演变。"美国化"式的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政策促成了早期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归化,但它缺乏对其族群个性的尊重。"自由放任"式的社会融合政策赋予了青年移民及其子女个体、社区、民间组织等以自主地位,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选择性限制"式的融合政策避免以单一化原则来应对所有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但它并未真正实现其"反恐"和确保国土安全的政策初衷。这些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的新移民(青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学毕业生、外籍青年移民等)的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为对多元文化和青少年移民自主性的尊重、保障弱势青少年移民群体的合法权利、重视吸纳高层次的青年劳动力移民以及充分发挥社区和民间组织在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瘾问题是我国毒品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当前针对该群体成瘾原因的探讨存在静态呈现个人经历和理论演绎分析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完整把握青少年吸毒者使用毒品的经历,也难以为青少年毒品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毒品使用生涯"是西方学者审视个体吸毒经历的成熟研究范式,能够为动态理解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基于15名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开始吸食毒品且目前保持良好操守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将其毒品使用生涯划分为毒品消费阶段、毒品维持阶段和意义迷失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心理演变与吸毒行为的发展变化,更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互构的结果。应对青少年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协助他们重新建构起新的生命意义,不断追求和创造作为一名正常社会成员的主体立场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留守儿童到乡村“混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在现代化进程与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何去何从,又将往何处发展,是我们必须警醒的一个重要问题.来自湘北红镇的调查显示,相当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乡村社会的持续转型当中.有发展成为乡村"混混"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农村青少年为主形成的乡村"混混"的生态逻辑也在进一步为村庄的价值系统所接纳.后者的演变反映了乡土秩序的畸变,前者的演变则显现了乡土秩序在畸变的同时,还对农村留守儿童展现出一种不正常的负向吸纳.两者的相互关联已经突破了原有的青少年社会化的问题与解释范畴,相反,回归乡村社会的内部视角,或许能寻找到对这一现象的更好解释.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题探究模式其目的在于开展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实践研究,跟踪青少年公民实践活动过程及公民意识变化状况,通过实践引领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一选择主题一设计方案一躬身实践一整理成果一交流反思”的探究模式,其成效在于促进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全面发展,践行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各种教育合力的形成并促使学生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我国"90后"青少年生活中出现了火星文字这样一种特殊语言符号,且在青少年中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了这一文化新现象,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变迁、社会区分和社会整合,并对如何看待、规范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国家与地区以及中国不同阶段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艾滋病的污名化、对边缘化人群的否定性裁决(惩处)、采用传统公共卫生的强控制手段以及公民社会发育迟缓等因素,构成了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有效建构的根本障碍。在国际上,控制艾滋病由升到降的时间,澳大利亚用了5年,病势凶猛的美国用了14年,经历曲折的泰国用了12 年。而病例出现最迟,有大量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的中国已经20年了,艾滋病流行的上升势头却丝毫未减。中国要采用最有效的措施和最合理的社会经济成本控制住艾滋病的流行,必须改变策略,建构一个结构简单、功能健全、国家-公民社会-国际社会有效合作的模式。这一模式对传统的公共卫生控制理念是一种挑战,也是今天世界各国所普遍面临的一种治道变革。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建构经历了几个复杂的历史性转变。研究发现,这种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宠物伴现象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宠物当作现实的或是虚拟的同伴的现象。青少年宠物伴现象绝非偶然,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运用多种社会理论如同辈群体理论、孤独感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独生子女理论视角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看问题,同时帮助我们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社会、家庭和个体三者的张力关系中寻求互动与制衡。  相似文献   

20.
董金华 《城市》2009,(6):25-28
一、引言 城市化是源于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研究表明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之一。关于城市化的含义,说法不一,但能肯定的是.城市化的最终结果是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和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