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文中的意识流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特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文中通过时空跳跃、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将一个临终前老人混沌模糊、飘忽不定的意识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写作技巧。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他的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描述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一天的心理活动 ,展现了奶奶一生 80年的坎坷经历 ,塑造了一位善良、宽容、吃苦耐劳、倔强的老妇人。波特通过意识流手法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奶奶纷乱繁杂的意识活动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奶奶的性格 ,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流艺术家”的卓越才能。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摈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娴熟地运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生活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其代表作《黛洛维夫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广泛流行于欧美的现代派文学中,意识流小说是主要派别之一。其现代性的形式表现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蒙太奇技巧、人物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表现技法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现代特质。  相似文献   

5.
意识流是最先走进中国新时期文坛的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它的主要艺术特征有心理结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感觉印象等要素。内心独白的价值指向是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意识和潜意识,是传达人们积聚于内心又不能言表的无声语言。中国新时期作家在运用内心独白时,吸纳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各种独白技巧,同时根据中国传统的接受方式使之本土化。因此新时期小说中的内心独白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同时,新时期作家还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将对社会、集体、个体和生命的认识逐渐融入到作品中,体现了对西方文学艺术形式借鉴和接受的自觉。"有意味的形式"可以概括内心独白作为意识流小说技巧步入中国新时期文坛的行进轨迹。  相似文献   

6.
法国新小说作家和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的“对话与潜对话”,是在意识流小说理论、心理分析学说和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的新小说理论。其内涵主要包括:反对传统的对话方式,充满先锋色彩的内心独白,强调内心独白的前奏,发掘潜对话的多维功能。这一理论对丰富和发展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重新认识西方现代入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识流标志着西方的小说技巧、文学观念、哲学思维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乔伊斯最大的成就是为意识流小说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早期创作过程中,他运用精神顿悟不带成见、不加评论地描写生活,使读者在《都柏林人》中感受到他与书中描写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感官印象、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技巧得到更广泛地运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好像被一个无形的、冷漠超然的创造者创造出来。文章重点探究的是意识流艺术形式与文本主题之间的联系,阐释艺术形式对主题的演绎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创作别具一格,风格典雅优美,艺术表现高超精湛。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运用了蕴涵丰富的象征通过描述韦瑟罗尔奶奶临终时刻的内心活动,向读者展现了奶奶六十年来所经历的辛酸历程。  相似文献   

9.
意识流标志着西方的小说技巧、文学观念、哲学思维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乔伊斯最大的成就是为意识流小说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早期创作过程中,他运用精神顿悟不带成见、不加评论地描写生活,使读者在《都柏林人》中感受到他与书中描写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感官印象、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技巧得到更广泛地运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好像被一个无形的、冷漠超然的创造者创造出来。文章重点探究的是意识流艺术形式与文本主题之间的联系,阐释艺术形式对主题的演绎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自觉吸收借鉴并运用了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比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象征、暗示、隐喻、变形、梦幻,意识流的内心独白,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现代主义的荒诞手法来为其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服务。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小说形式的创新大师,伍尔夫倡导反映"内心真实"的美学主张,并创造一系列叙述策略来构筑其小说世界.从叙述时间、聚焦方式和意识叙述方式三个层面阐述了<到灯塔去>独特的叙述艺术及其表现的崭新的现代主题.  相似文献   

12.
意识流小说艺术创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主要形式,意识流小说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创作模式上,它主要以隐喻式的话语表现个体的人的全部意识领域,以及隐藏在种种个体意识之后的原始意象;它的叙述视角可以是单一的或多重的,多重叙述视角可以互相转换,其叙述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内心独白和自由间接手法;在结构上,它模仿诗歌结构的空间化和整一性,音乐结构的循环性和对位法,尤其是音乐的表情性,使小说表达出语言本身所无法言传的情感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内心独白是演绎意识流程的一种特殊语体。乔伊斯最先发现了现代意识流内心独白语体的最初样式,并在《尤利西斯》中进行深度开发。深度发掘潜意识流程的非理性成分,将传统独白的哲理化开发成生活口语化与谜语化,将传统独白的单向思维改建为双向或多向思维定势,将类比联想开发成通感联想独白等,均是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深度开发意识流内心独白语体的主要艺术手段,这标志着意识流语体技法的全方位实验和高度成熟。  相似文献   

14.
意识流文体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真实,展示人物的主观感受、印象和各种意识流动过程,尤其注重显示人物的潜意识。意识流小说家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序颠倒、幻觉梦境、象征暗示等意识蔓延手法,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在一起,表现西方现代社会异化人性、变态心理和扭曲性格,使意识流成为现代文学创作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离骚》与意识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意识流",人们总是把它与小说创作联系在一起.其实"意识流"与诗歌有着更密切的渊源关系.我国最早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诗歌.<离骚>中的意识流手法表现为意识过程的全知叙述或者内心独白;意识流的婉转起伏和瞬息万变;波澜壮阔的心理激流展示了诗人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潜入到<离骚>意识流世界的深层,我们会发现另一番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乔伊斯与伍尔夫作品中内心独白使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心独白是最基本、使用最多、作用最大的意识流技巧。通过对乔伊斯与伍尔夫三部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中的主要内心独白使用方法的分析比较,我们了解到乔伊斯更多地采用直接的人物内心独白,语言上不拘语法、传统的限制;伍尔夫则采用间接的方式记叙人物的感受,语言风格上较为清丽、典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解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写作手法,认为作者在小说中运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之意识流动造成故事叙述的无序性并加之以重要细节的精心设置渲染,制造出神秘的文字迷宫和诡异迭起的悬念,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作者退出小说的程度、诗学和语言学、人物性格和文化修养,剖析了《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指出小说中存在三种形式的内心独白:直接的、间接的内心独白,隐喻的、转喻的内心独白,条理型的、自由型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19.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影响极大,她的小说以新的内心话语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宣告了崭新的小说美学原则的确立.在小说技法上,她纯熟地运用绘画的"构图艺术"、宏观的透视方法、主导的象征意象来丰富小说艺术的表现功能;她通过"内心独白"和"诗化小说"来展现人物心灵,刻画人物形象,构筑小说的独特意境,赋予小说美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