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子夜》之后,形成了一个创作方法、美学原则以及风格等与之相近的小说流派——“社会剖析小说”。作者从小说的内部要素及其联系出发,对这个流派作品的表层模拟、因果认识和价值判断三个层次,分别作了具体阐释和分析,然后从这个流派的整体总论它的文学意义,肯定它是中国现代文学诸流派中成就最高的一个,预言在呼唤表现社会历史的史诗性作品的今天,有理由期待“社会剖析小说”所确立的美学原则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对文学性质、创作主体修养、创作动机生成、创作构思,以及构思中的想象、灵感现象、审美表达、作品形态与作品风格等进行完整、系统地描述的专论,自然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文艺学美学理论的引进与方法论热的兴起,许多学者都试图借助西方现当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文论与美学的思想资源,重新思考和建立文学与美学基础理论,是以回顾并评说最近十年来对陆机《文赋》研究的状况,总结其成绩与不足,这对未来的《文赋》研究无疑是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普桑是17世纪最伟大的古典主义艺术家,被誉为"哲人一艺术家".如何认识普桑及其古典主义艺术?如何看待普桑与当代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必要将普桑置于西方文化、美学和艺术史的"伟大传统"之中,通过其经典作品来探索隐含其后的复杂美学意义.伟大传统创造了普桑,普桑又创造了伟大传统.他开创的"宏大"风格凸现了古典理性原则,在西方文化古典与浪漫的张力结构中呈现其独到的价值.尤其是普桑所独创的理想风景与英雄风景,拉开了西方风景画登上历史舞台的大幕.后来的伟大艺术家们,从大卫、柯罗、德拉克洛瓦,到塞尚、修拉、毕加索,都在不断向普桑致敬,继续"发明"普桑的伟大传统.  相似文献   

4.
公元四世纪前期,西方经历了“同希腊化”阶段,罗马统治下的很多地区的文化教育以及语言都是希腊的,所以罗马顺理接受了希腊的文艺,因此古典主义在罗马时代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公元三世纪的修辞学家朗吉努斯经典的美学论著《论崇高》就是一部古典主义理论专著,他在书中引导当时的文学家向古人学习,强调学习古人伟大作品中的“崇高”风格,他围绕着五个方面阐述了“崇高”的因素,并且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与自然的关系、古典主义创作方法技巧等方面阐述了古典主义的“崇高”品质.朗吉努斯使得“崇高”作为美学范畴,引发了后世哲学家的不断发展和探索,尤其对18世纪新古典主义以及新古典主义集大成者布瓦罗影响深远,为18世纪古典主义埋下了美学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镣铐下的美丽--论三一律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出现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一直被认为是文学服务于政治的一种体现,在创作上对作家是一种极大的束缚.事实上,三一律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固然有其外部的社会政治因素,但其自身也体现出内在的美学意义.这种美学意义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巨大的舞台张力美,更体现在形式上和谐统一的单纯美.  相似文献   

6.
丑在美学史上从遮蔽到解蔽,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同时,由于西方20世纪社会与哲学发生深刻变化,丑升华为文艺的审美对象。中国处于转型时期,从先锋文学开始,丑得到张扬,这对打破理性主义的二元对立思想有着深刻的意义,但在价值失范的当下语境中,过度渲染丑会影响我们对价值规范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早于西方接受美学 2 0年 ,创立了他的文艺接受论。毛泽东的文艺接受论与西方接受美学有三点不同 :一、基本构架不同 ,西方接受美学的构架是作家———作品———读者 ,毛泽东文艺接受论的构架是人民———作家———作品———人民 ;二、文艺的接受过程不同 ,两者虽然都经历三个过程 ,但内涵基本不同 ;三、两种接受论的创立者的状态不同 ,西方接受美学仅停留在理论上 ,而毛泽东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既创立了自己的文艺接受论 ,又亲自实践 ,成为最佳的文艺接受者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论,发现了读者的重要性,恢复了文学从。“作者——作品——读者”的完整过程·接受美学者认为:首先,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者——作品、作品——读者两个环节,即创作与接受两个阶段。其次,接受过程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动的推动文学创作的过程,读者也是创作主体。再次,文学接受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社会接受是个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文学的接受既受作品的制约,又受读者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老舍是幽默大师,但把老舍的作品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现象来解剖,并最终确定它的美学品味,就不难发现,老舍创作的喜剧化表现,沉淀着深刻的悲剧意味。笔者从老舍创作前后期的比较以及老舍作品与西方文学大师创作的比较出发,论述了审美活动中悲喜两个范畴相反相成的规律性表现,从而确定了老舍整体创作的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关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新闻学则是以实用为目的,往往借助文学的叙事手法诱导受众阅读,接受美学与新闻学在很多地方相契合。20世纪西方接受美学视界下的期待视界,视界融合,隐含的读者等观念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传播主体,媒介改革与新闻创作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