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们许多教师同时也是家长。教师和家长同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者,作为教师,努力成为家长的模范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成长是儿童生命的最重要的主题,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帮助他们获得成长。为了孩子幸福的人生,教师应该努力从自己孩子的成长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与“差生”来往,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与“差生”来往就一定会变“差”吗?事实上,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对此.学习、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彼此更了解,感觉更到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的伙伴各种各样,。因此,建议家长们在这个问题上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武断干涉孩子们的交往。  相似文献   

3.
于丹 《社区》2012,(32):60-60
人们不愿意降低速度,是因为眼里只有终极目标。比如许多家长不断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名牌大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和家长吃多少苦都认了。为了上名校,未来找一份好工作,将童年、少年时代所有的成长乐趣都放弃了。  相似文献   

4.
人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能否真正成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如何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与成才,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成才,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三者职能不尽相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在这三个因素中,家庭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言行的影响是最大的。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很多家长能够比较科学地教育孩子,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城市社区独生子女家长的抽样调查,研究其对孩子的教育期望、教育行为和孩子的成长状况.结果发现:重庆市城市社区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呈正相关影响其教育行为.家长的教育期望对孩子造成一定压力,但压力没有超过孩子的承受力,并且孩子乐意与家长交流.但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成长存在一定担忧.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撰文提出,应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孙云晓认为“家长”的含义就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是个充满封建专制的称谓,与现代教育相修。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根深蒂固,许多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恶劣行为所致,有的教师也养成了恶劣的‘该长作风”。如何使孩子成长成才?孙云晓认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多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多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而如果…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是孩子起步的第一课堂。为了给孩子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孩子能茁壮成长,作为家长就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记得在孩提时代,我们总喜欢依偎在大人的怀抱里,倾听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这些故事代代相传,历经几百年而经久不衰,不能不说是它的魅力所在。现在的孩子,也同样喜欢听老师或家长讲童话故事,有许多孩子是在父母的故事中长大的。安徒生的《丑小鸭》、《红舞鞋》、《拇指姑娘》;格林的《青蛙王子》、《莴苣姑娘》……这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不知陪伴了多少孩子的成长,也让更多的孩子乐于去讲述。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让孩子们自编童话,发挥想象能力,让孩子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是培养创造才能,发展语言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11,(11):2-3
上海“12355家长学堂”日前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开讲。这个课堂以“公益讲座+小班教育”为基本模式,邀请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主讲,帮助家长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使得亲子关系更为融洽,让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幼儿成长档案是家园联系与沟通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多数家长不是专业的幼教工作者,记录幼儿成长过程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记录幼儿成长档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要对家长记录进行及时地反馈,提高家长的记录能力,丰富家长记录幼儿成长档案的内容,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最终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1.
郑燮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在郑燮看来,孩子的学习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老师,也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家长爱孩子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理智地对待孩子,特别要把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注意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解除对孩子的束缚,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孩子生理发展速度快,发展水平不均衡,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出现,给父母和孩子带来极大的冲击,造成亲子之间不少的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基于孩子生理描述的基础上,分析孩子心理困惑的特点和成因,进而提出种种适切性的家长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嘉欣 《社区》2012,(12):38-38
和一个学生的家长聊天。孩子的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磕磕绊绊,甚至摔倒。每次摔倒之后,做妈妈的都不动声色,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以此锻炼孩子的坚强和自立。  相似文献   

14.
家长往往不习惯逐渐长大的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不愿倾诉的心事。但实际上青春期正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刻,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是成长的开始。以下二篇日记对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也许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家长往往不习惯逐渐长大的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不愿倾诉的心事。但实际上青春期正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刻,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是成长的开始。以下二篇日记对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也许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一诺 《社区》2012,(3):34-35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近一段时间以来,上幼儿园难的问题让许多家长倍感焦心和苦恼。在这样的格局面前,往往考验的是家长的背景、身份、人脉。有些家长动用身边所有的关系就是为了孩子能上—所满意的幼儿园,即使要交涨得比房价还快的天价赞助竞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思考需要个性化培养,孩子的天地应该更宽广,而选择了不送孩子上幼儿园。无论与不上,相信家长都是为了孩子能有—个美好的未来。下面,我们就走近两个家庭,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家长教育权利是教育法研究中的主要范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承认政府不能随意剥夺家长的教育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公立学校质量问题的出现,家长表现出要为孩子寻求一个良好的读书与成长环境的强烈愿望,并且开始注意到自己应当具有的教育权利,比如现今我们熟知的择校权利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美国家长已经普遍意识到教育权利的行使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并且国家也有较完善的法律保障家长教育权利的行使。相对而言,我国家长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应享有的对子女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做家长的重新活了一遍,或者说是和孩子一同成长。——肖复兴肖家有男初长成,涂鸦画作出国门我的儿子肖铁出生在1979年。那一年,我32岁,他妈妈29岁。  相似文献   

19.
试论父母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充当了孩子的主宰、保姆、看守或旁观者角色,而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型家长。  相似文献   

20.
金思斯 《社区》2009,(27):11-11
心理学中的亲子关系,不单单是指家长与未成年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有一天孩子长大,变成大人,可他仍是父母的孩子,这种亲子关系是不变的。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孩子已从少不更事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父母也渐渐老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随之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