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两晋之交到东晋刘宋,泰离主题才算是进入到了一个本质的层面。由于黍离之痛的介入,怀古之慨变得深沉而易于同某种现实价值取向接通。黍离之痛与思乡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伦理义务观念与个体、家族的利益血肉相通,外力碰撞使之互相作用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中国文人极为重视匡济天下、扶助众生的社会使命,黍离之痛特定情感指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体现了人生的空间化,人生体现了社会的时间化,二者的连接点是主体内心的悲剧性情感。黍离之痛属社会悲剧,社会的陵谷遽变引发、加剧了个体的人生悲剧。黍离之痛正由于可以充当联结这两大悲剧的契机,有较广阔的现实含义和审美情感域。主题这一民族情感史、精神史流程表明,黍离之痛具有不单为“爱国主义”所包括的丰富思想意义与情感容量。  相似文献   

2.
(一)《诗经·王风·黍离》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相似文献   

3.
《诗经·王风·黍离》这一诗篇的诠解,自从汉代以来,齐、鲁、韩、毛四家即已各异其说.《诗序》云:“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采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而王应麟《诗考·韩诗·黍离》云:“伯封作也.离离,黍貌也.诗人求亡不得,忧懑不识于物,视彼黍离离然,忧甚之时,反以为稷之苗,乃自知忧之甚也.《太平御览》昔尹吉甫信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离之诗.”注引自陈思王、植《令禽恶鸟论》.又《诗考》引刘向《新序》:“卫宣公子寿闵其兄伋之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是也.楚元王受诗於浮丘伯,向乃元王之孙,所述盖鲁诗也.”《诗考·齐诗·黍离》亦以卫宣公子寿,闵其兄伋之见害而作  相似文献   

4.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诸侯渐强,周室衰微,处在昔兴今衰剧变中的王畿人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奈,《诗经·王风》中的“黍离”之痛,正是这一心绪的写照。四百余载后的屈原,面对楚国由盛转衰的现实,“黍离”之痛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并升华为哀婉绮艳的“离骚”之恨。然而,楚文化不仅接受了包括《王风》在内的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且早在屈骚之前,就随着楚国的不断地向北扩张而对中原文化渐次影响渗透。这种影响渗透在《王风》中亦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诗·王风·黍离》(小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力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因诗中未有“大夫行役”之言,未见“宗庙宫室”之语,故今人对《小序》之说颇有疑辞。笔者与萧泰芳师论及此事,他认为《小序》还是可信的,并引《史记·宋微子世家》为证:“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黍离文学主题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意象密码如麦秀、乔木、铜驼荆棘、铜人清泪等等,各自有着产生的背景和功能机制,其共同借助于视觉意象的表现功能,为主题的重自我中心的主观体认、主悲凉情调等,起到了同类意象家族汇聚的整体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王风》其实就是东周王城洛邑的民间歌谣。对《黍离》主旨的理解,我们应尊重其在历史上积淀的表达忧患之情和故国之思的特定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8.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 ,诸侯渐强 ,周室衰微 ,处在昔兴今衰剧变中的王畿人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奈 ,《诗经·王风》中的“黍离”之痛 ,正是这一心绪的写照。四百余载后的屈原 ,面对楚国由盛转衰的现实 ,“黍离”之痛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 ,并升华为哀婉绮艳的“离骚”之恨。然而 ,楚文化不仅接受了包括《王风》在内的中原文化的影响 ,而且早在屈骚之前 ,就随着楚国的不断地向北扩张而对中原文化渐次影响渗透。这种影响渗透在《王风》中亦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甲骨文的农作物"黍"的字形出发,对黍与稻之争、黍的两种形体、黍的播种等方面,进行了考证,并对黍的词义和词性做了探究。最后,由"黍"字窥探商代的祭祀和农业。  相似文献   

10.
自古繁华的扬州在杜牧的笔下经常呈现出歌舞升平、声色犬马的极乐气象,杜牧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一座享乐之城,更给后人尤其是姜夔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学记忆。处在时代动荡之际的姜夔再游扬州之时,此地已是萧瑟一片。姜夔尤为喜爱化用杜牧诗句,化用之处往往在原诗之外更增自身悲剧性感悟,其《扬州慢》实乃借杜牧诗句续发自身"黍离之悲"的产物,而且此词还包含了姜夔身世之悲与他对生存意义的拷问。而以"俊赏""怅然"为代表的古今对比更使得这种由黍离之音、身世之悲、生存之感三层情感交织上演的悲剧意蕴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 沈从文创作是有主题寓意的,他说得肯定实在,就是对家乡的黍离之思:“以本地历史变化为经,永玉父母个人及一家灾难情形为纬交织而成一个篇章.用的彩线不过三五种,由于反复错综连续,却形成土家方格锦纹的效果.整幅看来,不兔有点令人眼目迷乱,不易明确把握它的主题寓意何在.但是一个不为‘概念’‘公式’所限制的读者,把视界放宽些些,或许将依然可以看出一点个人对于家乡的‘黍离之思’!”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2400年前后,沿着亚洲内陆山脉廊道,通过早期人群的移动、迁徙和交流,黍被带到了中亚地区。公元前2000年前后,黍快速传入印度河流域,并经由海上传播至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东北部地区。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和后半叶,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处于早期城市文明发展的高峰,黄河流域也已步入早期文明阶段,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早期文明的扩张,推动了东西方人群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促进了黍的西传。  相似文献   

13.
姜夔生逢南宋偏安、时局动荡的时代,其词于时代政治并未忘怀。他的词一方面写外敌入侵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抒其黍离之悲;另方面也从自身天涯羁旅、漂泊无归的际遇中写政治昏暗造成的一代士人被弃之痛;而对抗金斗争的支持更是其词政治情怀中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14.
《诗经·黍离》是为人类千古之问——“我是谁”而作,其中诗人“心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谁”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而其中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之问,正是“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特殊形式,是诗人发现了自己的本体之我而对本体之我又无法彻底地加以理解,觉得自己很陌生,从而才把自己作为对象而发问的。  相似文献   

15.
耿立 《社区》2012,(8):52-53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被拆迁房子的瓦砾上跌坐,茫然吃着午饭,只是一个馒头和一棵大葱,那模样是我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的父兄,这是一副为“农村上楼”而配发的照片,看到这个片子,看到一片狼藉,像是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一点点坍塌一点点沦陷,真的有点出离愤怒。  相似文献   

16.
刘辰翁的诗在宋元之交的诗坛上极有特色,往往在清新优美的自然风景的吟咏的同时,抒发深沉的家国之恨和黍离之悲,其诗风超越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之外,在由宋诗向元诗过渡的诗史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灿在明末清初词坛上具有突出的地位,是继李清照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文章通过穷尽式研究发现,在徐灿词作中将"故国之思"作为创作主题之一,并将对家乡的思念自然渗透在词意之中,使人感受到痛彻骨髓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18.
以细读、另读方式,读出《氓》为弃夫之妇的控诉诗;以诗之谐隐及谜,另读出《蒹葭》蕴含人生在于追寻;《黍离》在人生求一知己难矣,以心理距离产生美,另读出《采葛》为人生的思念总是美。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四桥月”是宋诗意象之一,它既继承了唐诗“二十四桥明月夜”中对扬城繁华的感慨赞叹,也注入时代内容,尤其是南宋与金人对峙时,扬州是战争的前线;南宋被蒙古所灭时,扬州又是爱国志士浴血奋战的沙场,由此,“二十四桥月”蕴含了沧桑之叹、黍离之悲。此为宋诗中“二十四桥月”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初步考定了河汾诸老之一曹之谦的生卒年,考察了他在文学、理学方面与元好问、梁仲文等人的交游切磋情况,介绍了他在金末元初所作诗歌的主要内容—思乡之情、黍离之悲、身世之苦、隐逸之趣,指出其诗歌创作能突破理学思想局束,而具有真实的生活感受和鲜明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