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朱震宇 《兰州学刊》2023,(8):125-138
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在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文章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考察了老年人数字鸿沟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数字鸿沟损害了其心理健康,存在数字鸿沟的老年人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降低,具有抑郁倾向的概率提高9.5个百分点。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各类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对低教育水平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损害更大。机制的探讨发现,存在数字鸿沟的老年人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社交与信息获取受阻、线下社会参与受阻,从而损害了其心理健康,且不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社交与信息获取也阻碍了线下社会参与。结论表明,数字鸿沟导致了老年人信息获取的不平等,要通过缩小老年人技术接入与利用的差异,弥合老年人的知识鸿沟,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构建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2.
试论信息鸿沟及其消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鸿沟现象已不只是国家间或国家内部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的使用、电子化服务方面差别的问题,它牵扯到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牵扯到国家或地区科技参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增长方式等更深层次方面的社会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中国消除信息鸿沟的机制:(1)政府的领导作用;(2)实施数字化战略;(3)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4)自主研发创新能力:(5)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6)知识教育和人才培养;(7)制度政策应向落后地区倾斜;(8)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信息立法;(9)降低信息服务费用;(10)发展公共图书及事业.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信息化面临信息技术、数字鸿沟和人力资本短缺三大因素构成的障碍,又不能不使我国处于信息化的后发劣势。因此我国信息化必须选择跨越式的发展路径。为实现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应该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郭琰 《天府新论》2008,(6):22-25
互联网技术推进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但数字鸿沟与无序性网络参与的存在,也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努力实现、扩大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可以考虑: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扩大参与主体;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文明化;实现政府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序次Logistic回归,探讨老年人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及以数字反哺为表现的家庭支持对于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效果.数字反哺效果可分为习得效果和代理效果,研究发现:低龄(60-65岁)、居住在城市、社会经济地位高、认知和记忆能力强等因素正向激励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子女的数字反哺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影响不同;如果亲子见面联系频繁,将促进老年人接入和使用互联网,增加数字反哺的习得效应,缩小数字鸿沟;如果亲子存在照料关系或亲子同住,将增加数字反哺的代理效应,扩大数字鸿沟.因此,政策制定与执行应兼顾不同群体需要,提供"适老化"通道,为老年人选择数字与非数字生活方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背景下,研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事关健康中国建设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于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微观个体视角探究互联网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虽然提高了老年人健康水平,但显著扩大了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程度,形成老年人健康收益的数字鸿沟。这一效应还呈现性别、年龄、城乡、区域异质性,使用互联网显著扩大了男性、低龄、城镇和东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差异。机制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分别起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在数字包容理念下,应从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和适老化改造、老年教育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助力老年人跨越互联网“接入沟”和“技能沟”,使全民共享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男 《理论界》2000,(1):39-40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任何国家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时 ,其直接目的都是使全社会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使用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创造财富 ,实现经济增长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计算机、网络、光盘和因特网的普及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低成本获取全球范围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 ,也是提供实现本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电子化有利时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与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凡在这一领域投资的国家 ,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发展 ,必然获得丰硕的成果。信息资源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 ,信息的数字…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张琰 《东岳论丛》2023,(9):67-77+191
随着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多数社区治理组织开始与社区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以此延伸其治理能力。但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次生问题——信息空间“巴尔干化”,在社区场景中也悄然显现。反思这一现象,因社区的地缘分化,社区媒体组织架构的尚未统一,社区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重新部落化”特征,使得社区信息空间更易暴露在“巴尔干化”的风险之中。一方面,社区信息空间的“巴尔干化”极易造成社区公共空间的消逝,扩大社区“原子化”危机,导致社区内的数字化区隔;另一方面,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逐渐消解,加剧了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抗争矛盾。社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放大,造成邻里关系分化,甚至线上言论极化转向线下行为极化的连锁反应。有鉴于此,社区媒体首先需要优化信息配比,构建“人行道”传播模式,提高居民的信息偶遇行为;其次,应建立社区数字关怀机制,为老年群体融入社区信息空间提供便利,弥合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最终,社区媒体应当成为联通社区线上与线下的中介,使社区居民能够重拾“附近”,以在地化的真实交往,回归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推动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数字经济的热潮,工业社会逐渐向信息社会转型,不同经济主体在互联网接入和使用条件上的差异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以及数字治理体制不够完善,诱致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妨碍了共同富裕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将包容性发展与数字经济结合起来,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利,坚决防止社会两极分化,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最终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系统思维的着力点主要包括:统筹规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完善数字经济接入条件,促进弱势群体的数字平权;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虽然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少、资源贫乏的西亚小国,但却跻身于世界数字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列,该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黑龙江省学习和借鉴。通过梳理以色列数字经济的发展概况,总结以色列发展数字经济的经验做法,发起“数字以色列国家倡议”,并提出借鉴以色列经验推进黑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发展数字经济应把社会平等和社会公平放在首位,避免造成或拉大“数字鸿沟”;发展数字经济首先应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大幅提升政府运行协同效能;发展数字经济应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国际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数字经济应与加强军民融合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军用技术民用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人类的重要影响是通过信息网络化来实现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正迅速崛起。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如何根据国情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我国在国际互联网上的边界,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经济模式,是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根本上讲,加快信息网络化进程,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鸿沟主要指在数字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拥有和应用数字化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程度不同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隔离以及贫富差距等两极分化现象。数字鸿沟是数字霸权的必然结果,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中生成,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中蔓延。通过多维视域审视,有助于厘清数字鸿沟的分类、生成逻辑与治理困境。“数字丝绸之路”作为解决数字鸿沟的中国方案,旨在逐步缩小数字鸿沟差距,推动数字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由于贫富、科技、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在全球收入最高的国家中生活的人占全球总人口的20%,却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互联网用户占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和飞速发展以及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建立和广泛普及应用,在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热潮的直接带动下,“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全球图书馆”等概念纷纷问世。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在概念上逐步倾向于使用“数字图书馆”一词。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较晚,但随着近两年图书馆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与扩大,我国图书馆界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现将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及观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论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导致企业交易费用的大幅降低、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政策的转变、企业外包业务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潮流,这些都促进企业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国际分工出现新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90年代,部分设计、供应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分工按知识流量呈现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党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党建工作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对执政党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及鼓楼区如何开展“网络党建”的实证与建议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与论证 ,旨在以全新的视角论述“网络党建”这一具有时代与战略意义的党建新课题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国际互联网 ,其建立的最初始目的是为全美军事机构提供计算机通讯。 2 0世纪 80年代改称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 ,在全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度远大于过去的任何一种曾经使用过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高效性的特点使信息容量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17.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政府治理变革重塑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数字政府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体现在数字政府对“国家-社会”关系、权力组织结构和财富分配机制的改变上,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重要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壁垒”“数字鸿沟”“数字异化”等问题对共同富裕的挑战。只有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的整体协同,促进数字资源的公平分配,坚持发展与监管规范并重,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政府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乡数字鸿沟是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社会资本赋能或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借助制度嵌入机制,从社会环境层面对农村农民进行国家社会资本赋能,以“由下而上”的全新项目制运作思路,保障民众在数字乡村规划建设中的直接参与;第二,经由组织整合机制,于人际关系层面,通过多元主体联合网络为农村农民进行持续不断的组织社会资本赋能,提升农村农民的对外联通性和开放性,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三,发挥个人跃迁机制的效用,为个体提供兼顾认知和行为能力改造的个人社会资本赋能,帮助农村农民有意愿、有能力地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之中。社会资本赋能可以有效解决由“下不到乡”和“乡村不动”导致的“数字悬浮化”问题,弥合数字鸿沟,从而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高速公路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与利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等计算机信息网络使信息赋有了更多新的特点和含义,产生了网络信息等一组相关的概念和名词.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将变得日益重要和普及.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全面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新宝 《中州学刊》2013,(10):51-58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与国家及其公民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相伴随的黑客行为以及个别国家从单方国家利益出发从事危害其他国家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使得国际层面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需要思考如何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信息保护的问题。处于全球信息空间的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实现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需要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探索制定共同国际规则,以"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为范本探讨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