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江话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市民所操方言,属江淮官话。 九江话里的“着”是一个后置的定位粘着语素,位于句末。它不是表示持续意义的动态助词。九江话里表持续意义的,一般是副词“在”或动态助词“倒”。如“小王在睏醒”;“钉儿高头挂倒一个书包”。九江话里“着”的意义,与北京话“吃了再说,管他挨批不挨批”中“再说”的意义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九江话中表少量的量词的分布、功能与意义及对应关系。九江话中表少量的量词及其重叠形式表示数量意义、方式意义、物态意义,三者构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这种变化与人们的视角、视点的变化有关,也与重叠形式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有关。  相似文献   

3.
九江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市区居民所操方言俗称九江话,隶属江淮次方言。九江话中“了的”往往附丽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之后。本文主要描写“了的”分布,并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它所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客居台岛的墨人先生,将自己内心浓郁的乡土情怀,投射于大长篇<红尘>的艺术空间.在艺术描写中,以其关于九江的乡土之恋、乡土之美、乡土之音的艺术表现,鲜活地呈现出浓郁的"九江情怀"和鲜明的"九江色彩".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仙游话、福州话和厦门话词语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仙游话有别于福州话和厦门话的三类特色词概况:一、反映仙游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词语;二、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形同义异"的特色词;三、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义同形异"的特色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认为古闽越语词语的遗留是未能考本字和来源特色词存在的可能原因,宋代以来自成一体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数特色词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九江特殊的位势,使其所扮演的角色带有双重性。近代开埠通商以前,九江不仅是江西的地方行政中心之一,同时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货物调剂中心;近代开埠通商之后,九江成为江西进出口贸易的中心,但随着上海与汉口等城市的崛起,九江在长江流域开始边缘化;因此,如何处理九江与江西以及九江与长江流域的关系就成为当今九江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庐山宗教文化在九江文化整体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九江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庐山宗教文化的卓越建树,提高了九江·庐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儒、释、道共处共荣,在九江·庐山的文化宝库中,留下了十分可贵的精神遗产--"和合"精神.教徒隐士亲和自然的生存方式、行为,启发和深化了九江·庐山文化中亲和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企业,文化的起源一定是从它的名字讲起。旭阳雷迪也一样。旭阳:"旭"含九江的"九",是九个太阳;"阳"字含九江"浔阳"的"阳"字,加一个太阳;"旭阳"就带了十个太阳,意为"阳光充足,事业兴旺,在九江干太阳能光伏一定成功"!"雷迪":是无线电"radio"的谐音。由于企业传统产业是无线电收音机制造业,是二十多年的看家本领,是二十多年传统制造的发源,很有意义。于是,"旭阳雷迪"就在2008年6月11日横空出世了。  相似文献   

9.
瑞昌,是行政上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县级市。东部、东南部与九江县接壤、南部与德安县接壤,西南部与武宁县接壤、西部与湖北省阳新县接壤,北部与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从其方言分布来看、赛湖(八里铺)以东;九江县新合乡、涌泉乡南部属九江方言;南部的南义镇、和平乡,西部的花园、肇陈、乐园、洪一等乡与湖北阳新同属赣方言;北部湖北广济北部属鄂方言。据此,所谓瑞昌话,当指瑞昌市的中部、北部(含武穴市一部分)、东部、东南部(含九江县新台乡、涌泉乡北部)所使用的方言。瑞昌话的声调系统“县城话”与“乡下话”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常德沧山话名词性"的"尾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沧山话名词性"的"尾与普通话名词性"子"尾有明显的对应性,同时又有其特色;沧山话名词性"的"尾和山西云中等地名词性"的"尾有不少相同的特征,这一现象或与历史移民有关.  相似文献   

11.
汕头市南澳县云澳镇和后宅镇语言差别明显,语音上后宅话与饶平话、汕头话相近;云澳话则与厦门话、漳州话相近。通过对云澳话、后宅话和厦门话2034个词汇的比较,从常用词汇、词法与句法标记"仔[a52]"的用法、词序等方面,归纳总结出云澳话在词汇上更接近于厦门话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分析了南通话程度副词"嫌"、"很"的基本用法,认为南通话"嫌"、"很"在语义上,相当于普通话程度副词"太",在句法上呈现出功能互补.在此基础上,指出南通话"嫌"的副词用法源于动词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一种表现;而南通话"很"的副词用法与普通话"很"完全不同,其特殊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表现在历时和共时平面都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3.
将新胜"长沙话"同湘语长益片长沙话和湘语娄邵片双峰话、新化话进行语音、词汇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与后二者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无论从历史来源还是从方言现状分析,新胜"长沙话"都应属于湘语而非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14.
1."不为五斗米折腰"并非事实/何仟年//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2.试论王士禛对陶渊明的接受/夏正亮;黄健荣//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3.陶渊明前期仕与隐矛盾心理解读/武宏璞//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4.2009年陶渊明国际学术研究会综述/吴国富//九江  相似文献   

15.
陆志韦先生在《汉语构词法》中提到,在吴方言里动词重叠后加助词“看”组成“××看”式,便有“尝试一下”的意思,这种重叠形式在上海话、苏州话里用得很普遍,如“汰汰看”、“拎拎看”。据笔者所知在属江淮方言的九江话,以及属赣方言的上饶话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带“看”尾的叠音动词在普通话口语中流行范围很广,出现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陈词忠可感     
九江在古代出了一位陶渊明,新时期出了一个《九江师专学报》,而这个《九江师专学报》以其独具特色的名牌专栏"陶渊明研究"享誉中外。在去年济南召开的高校文科学报研讨会期间,有幸结识了《九江师专学报》主编陈忠教授。从他那朴实无华的谈话,从他赠送的自印小册子《徐论陈词集》(赣出内浔壹学1997年第19号),我深深感到,无论在新时期的学报研究史上,还是在新时期陶渊明研究史上,都应在适当的章节中端正地写上"陈忠"这个名字。读一读陈忠主编撰写的《九江师专学报》"编者按语"和"卷首絮语"吧!立忠实地记录了一位学报主编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主观反应测试法对四川省成都市11所中学的1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二维评价量表记录教师在自信度和标准度两个维度上对学生的主观反应的评价,可了解教师对学生使用的"不受四川话影响的普通话"和"受四川话影响的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结果表明:教师整体上对"不受四川话影响的普通话"持积极、肯定态度,而对"受四川话影响的普通话"持消极、否定态度;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语言态度没有非常显著的关系,而教师的方言背景与教师的语言态度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8.
商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县境内方言状况十分复杂,主要有三种方言即本地人所谓的"蛮子话"、"奤子话"、"爪子话"。清初,伴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湖广填陕南运动",大量的安徽、江西、湖北等江南人移居于此,形成了商南人口的主体。这批移民及其后裔讲的是南方"蛮子话",与县城奤子话区别很明显。文章描写了商南蛮子话的语音系统,列出了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描写了宾阳话的述补结构和体标记的分布特点和语序特征,并通过与近代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成果相比较,指出宾阳话的述补结构仍使用"动词+宾语+补语"的"VOC"为基本语序是近代汉语语法特征在宾阳话中存留的结果。同时,进一步指出宾阳话体标记使用"动词+宾语+体标记"的"VOA"语序是宾阳话述补结构仍以"动词+宾语+补语"的"VOC"结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一个写话的"脚手架"?所谓"脚手架"即孩子写话时,教师的适度点拨、引导,以及对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的关注与运用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作文改为写话,强调要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