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德里达运用三种解构策略对三位一体的在场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进行解构读解,旨在批判从柏拉图、卢梭和黑格尔直至海德格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在场形而上学本质特征及其真理观和意义理论.虽然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在其所界定的文本的文本性内是有效的,但由于这种文本的文本性脱离了社会历史性就难免有其方法论缺陷.  相似文献   

2.
“结构”谜思:从列维-斯特劳斯、梅洛-庞蒂到布尔迪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结构"概念为中心,剖析了列维-斯特劳斯对结构的经典解释和梅洛-庞蒂、布尔迪厄的批评,认为作为结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凸现出来的不同图景,列维-斯特劳斯的宏大叙事模式与后结构主义的微观分析策略反映了结构概念不同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类似于古人对图腾的顶礼膜拜,人类学家对于图腾的研究似乎从未间断过.在<图腾制度>这部薄薄的酷似宣传册的袖珍经典中,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学界几位大家的理论特点,并在对这些观点进行先陈后驳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立场呈现出来,因此,也可以说,他的结构主义人类学视角是建立在对形式主义、功能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等理论取向进行"破"的基础上的.在这"破"与"立"的过程中,列维-斯特劳斯缓缓地为我们揭开了"图腾幻象"的面纱.  相似文献   

4.
结构主义-符号学主要是基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等人的基础理论贡献.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分析走出了作者个人意图的狭小天地,而从复杂的文化网络中去把握文本的意义,并与其他理论有着极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30日,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哲学家,结构主义思潮的主要创始人克洛德&#183;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啨vi-Strauss)逝世。作为战后法国“民族思想英雄”杰出代表及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将结构主义方法带入传统人类学中,其研究范畴涉及社会结构、亲属关系、神话、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列维—斯特劳斯作为结构主义的第一代表,被各大学专业在课堂上讲他的结构主义理论和神话研究,但中国学人中能够掌握结构主义的精髓并且有效运用到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人实属凤毛麟角。文章小议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期给文学研究带来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神话学注重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推崇实证性分析和逻辑推演的研究范式,不但在探索"心智"哲学中获取了深刻洞见,而且对打通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壁垒的深化性跨学科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从符号哲学体系的认知论、本体论与方法论三个层面解读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神话学分析,能够从体系上透视列结构主义神话批评范式理论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基于结构主义人类神话学的符号哲学批评为学界从符号表意之维认知人类自身和人类处境,以及从人本符号哲学视域的文化结构层面把握人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文学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的分析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经典之作。对其基本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及评析,认为他把神话研究引入科学的轨道,是把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尝试。它在打破传统学术研究的历时性思维、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法国著名的结构主义大师和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对人类的思维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他以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原始人类的思维,断言原始人类的思维是一种与现代人类思维并行的、互相渗透的"野性的思维";并指出了"野性的思维"的实质和特征;他对"野性的思维"的阐述既有合理因素,也不乏极端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符号学主要是基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等人的基础理论贡献。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分析走出了作者个人意图的狭小天地,而从复杂的文化网络中去把握文本的意义,并与其他理论有着极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0月30日,法国人类学家、结构主义哲学家——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加上音乐家、文学批评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等头衔——离开了这个“不是我爱的世界”,这也意味着风靡20世纪下半叶的结构主义传统的奠基人之一和最后的结构主义大师的离去。和列维-斯特劳斯齐名并在20世纪60年代与其激烈争论的结构主义大师萨特1980年就去世了,同年巴黎结构主义四个火枪手之一巴特去世,另一个火枪手拉康也随后于1981年去世。  相似文献   

12.
列维-斯特劳斯在1962年同时出版了《野性的思维》和《图腾制度》两本书。他用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原始人的思维和人类学家们所研究的图腾制度。如果说《野性的思维》直接地阐明了原始人的二元心智结构,那么《图腾制度》一书则是通过对各个人类学家对图腾制度的理论和方法的批判和借鉴来阐述二元心智结构。它打碎了图腾制度这一幻象。列维-斯特劳斯以一个精妙的类比揭开了打碎图腾制度幻象的序幕。在书的开篇,列维-斯特劳斯就指出:图腾制度就像歇斯底里一样。我们总是在强调歇斯底里是种病症,歇斯底里的人与我们是如此的不同。而弗洛伊德的…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中期法国兴起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企图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同发达工业社会的消极本质协调起来,这个发达的工业社会显然是经过装饰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其中都已经丧失了对自己使命的自信心。一般说来,结构主义起源于索诸尔和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研究,他们研究通常作为语言基础的结构,而不是研究它的具体发展。列维-斯特劳斯使用结构这个概念来阐明原始社会,而拉康和富柯则把这个概念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论述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进化论之后围绕结构和功能产生的三大理论流派即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概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解释不同社会的异同。这要通过对不同经验社会的比较才能实现。笔者认为,马林诺夫斯基的强调“文化统一体”的文化概念在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时在方法论上很难操作。列维-斯特劳斯的观念领域内建构的结构,追求的是人类的共同性与普遍性,缺乏可比性。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从经验观察中归纳出来的“社会结构”,使不同经验社会的比较,在方法论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结构主义过度追求科学化的倾向,德里达力主以某种游戏性方式把结构主义的逻辑推向极限,从而瓦解结构,否定意义的确定性,这种采取从内部进行拆解、替补、颠覆的非中心化解构策略直接促发了后结构主义思潮的产生,并使之成为结构主义的激进版。德里达对结构主义的解构是对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彻底批判,这种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激进批判打破了文本“单一”的解读模式,暴露出文本内部的矛盾和歧义,从而释放出文本差异化和多重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对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理论的反思和颠覆中建立起来的。而源于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翻译观,也闪烁着反叛甚至否定传统的犀利锋芒。它的思想实质是反对二元对立,否定终极、超验的意义,挑战原作者与原作的权威地位,重塑译者的身份和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平等性。而在国内翻译理论界,对于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以及解构翻译观的解读,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了诸多的误解和分歧。不可否认,解构主义理论本身虽然有诸多的局限性,但其所蕴涵、倡导的解构精神,对于开拓研究视野、深入认识翻译的本质、建构更加科学理性的翻译理论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尽管德里达推崇中国文化,但是,他的解构主义却与中国文化的述而不作的肯定性与连续性不同,而是将西方文化的否定性、批判性等恶魔精神推向了巅峰。德里达继承了西方哲学的批判传统,尤其是基督教的上帝观念衰落之时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精神遗产,从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的内部找到了颠覆结构主义乃至整个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钥匙。但是,德里达批判和颠覆的支点也难以逃脱西方文化的传统方式,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德里达也可以说是西方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哲学家。  相似文献   

18.
德里达在他的作品中很少提到柏格森,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在《书写与差异》的首篇文章"力量与意义"之中,德里达借助柏格森的绵延概念,指出结构主义关注形式而忽视了力量,忽视了绵延。通过对延异和绵延两个概念的比较,可以发现德里达和柏格森有着十分接近的理论立场。德里达通过对柏格森哲学的解读和批判,尤其是对虚存概念的发展,体现了延异概念对于绵延概念的批判性推进。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争论最多、关注最广的文学和哲学理论之一。解构思想的诞生撼动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在场"中心论。解构主义的出发点是西方的经典文本,德里达引用西方哲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本,将它们作为他思想的源头和研究的对象。从柏拉图的《斐德若篇》(Phaedrus)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德里达一步步地构造了一套由不同的新概念相互交叉、相互说明的解构思想。这种蜘蛛网型的解构思想,制造了一个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及其代表性经典无法逃出的陷阱。德里达通过他本人创造的新概念如原始书写、延异、踪迹等攻击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语音中心主义思想,为几千年受敌视的"书写"(文字)重新定位。由此可知,"书写"概念在德里达解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那么,这种以"书写"(文字)问题作为基础的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是如何被解读的?本文试图通过这个概念在非西方世界的解读,探索德里达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和接受。  相似文献   

20.
德里达关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被认为晦涩难解,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里达历史哲学中存在着先验维度.这一维度最早以目的论的形式参与了德里达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成为解构理论的隐性要素;随着对海德格尔事件的反省,藉"精神"之名的先验之维进入了匿名状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德里达对"幽灵"、"友谊"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和政治主题的思考中,先验之维由隐而显,展示出与后现代理论、"历史终结论"和普世主义伦理学迥然不同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