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在科学创造活动中,人的智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科学发展中,从构思实验到建立模型;从提出假说到创造理论,只有在成功地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所建树。现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为了正确地认识世界进而有效地改造世界,需要不断地提高智慧,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看,聪明就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能力,首先是认识一般规律,发现并提出科学理论的能力。发现和提出科学理论,要求思维活动富有创造性,直觉就是一种使人富于创造性的重要思维形式和方法,它能助人聪明。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历史,一切科学发现和发明,都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结出的硕果。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开拓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包含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在当前改革与开放的时代,研究和探索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点,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与学术编辑活动王忠阁创造性思维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客体世界进行新的探索的认识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劳动,它反映了人类思维活动独有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它突破常规,大胆地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它以新奇、创新、开拓为标志,...  相似文献   

5.
一 一谈到“创造”,人们常常会把它与新的科学的发明,新的观念的形式,新的理论的创建,新的假说的提出,新的问题的解决,未知世界的探索联系起来;常常会想到瓦特是怎样从水蒸汽冲动壶盖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明了蒸汽机,牛顿是如何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又是如何极大地发展了牛顿力学,进而把它推进到相对论的崭新阶段的这一类故事。自然,人们把这种充满创新能力的理性认识活动称作是创造性思维。而对编辑工  相似文献   

6.
假说的定义和功能的认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说是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对已存在和发现的事物现象作出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 ,以及对尚未发现和存在的事物现象作出的推测。从认识论角度看 ,假说能够对已存在和发现的事物现象作出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 ,这是形成科学理论的基础 ;假说的预见功能 ,这是假说指导科学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前提 ,也是假说转化为理论的一个关键性标志。假说正是通过解释和预见这两个基本功能来解释世界和指导人类的实践 ,并以此来检验和证明自身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自身世界的活动,是以正确地反映现实及其运动规律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判断、假说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表现人类的认识程度,因而形成为理论体系性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和。科学就其实质而言,则可以表述为人类求真、征善、致美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1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文学批评家究竟有没有灵感?著名自然科学家钱学森根据自己创造性思维劳动的心理体验,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灵感思维是不同于形就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第三种思维方式,并且进—步指出:“文艺工作者有灵感,科学技术工作者也有灵感,它是创造过程所必须的。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0。英国学者奥斯本也指出灵感是“泛指那种在科学、哲学等领域中的创造性成就”①。这些都说明,灵感普遍存在于一切创造性思维领域。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认…  相似文献   

9.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和人的思维相联系,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也必须有创造性思维。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是客观存在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也必然客观的存在于人们科学研究活动之中。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在科研中提出的疑难问题面前,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无法解决,随之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创造思维一般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第一,突发性。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突然的,在出其不意的刹那,以飞跃的姿态出现,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例如,法国化学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易界定的概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仅就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作出以下分析.1、人们根据思维活动所依据的基本思维材料的不同,将思维分为两个基本类型或形式: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它不独立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又不单独存在于其中一种,而是融贯、交织在这两种基本的思维形式中。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只要是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新颖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创造性思维。比如,新现象的发现,新假说的提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三次物理学革命之一的量子力学在诸多方面对经典科学世界图景进行了变革。量子力学突破了经典科学的机械决定论,使之转化为非机械决定论;使得科学认识方法由还原论转化为整体论;使得科学思维方式由追求简单性到探索复杂性;确立了科学活动中主客体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对它进行科学界定和准确定位?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这些问题理论界和实践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的有启发性的观点和看法。但由于思想方法不同,故在某些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点,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对这些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才能予以正确的回答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一种对真实的向往,对真实的无限靠近;科学是纯粹的,对于真实的探索,对真相的渴望。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用来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自然科学是人类研究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总结科学知识、归纳自然法则,创造自然财富的活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必要的,不但能为开拓视野,锻炼思维,培养综合素质,而且对以后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上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思维方式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新的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从哲学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也强调了社会发展问题上的诸多思维方式。只有以系统思维、和谐思维、动态思维、人本思维来指导社会发展,才能真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假说的提出和检验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常见问题,无论是假说的提出还是检验都可以从逻辑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考察。由于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以及理论假设的或然性特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竞争性假说。在遵循科学研究基本规则和要求的前提下,不同假说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优胜劣汰,将有效地促进和推动科学的发展。培养理性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是我们从事国际关系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是人类有目的的探索活动,科学研究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因此发现和选定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开始组成了不同的派别,都想来拯救世界。各派争芳斗艳,都抱着相同的历史使命,对如何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各派都设计出一些理想的治国之策,对于儒学来说更是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国方略。儒家治国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经孟子发展,荀子集大成。孔子坚持"礼治",主张"宽猛并济";孟子倡导"仁政",主张"推恩于民";荀子"隆礼重法",礼法结合。他们的治国思想基本反映了先秦儒家治国的思想。儒家治国理念在中国封建社会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线性科学与非线性科学哲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线性科学的科学基础、科学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线性科学的科学基础、科学方法和哲学思想,其中较为详细地探讨了非线性科学的哲学范畴和哲学思想,认为要多角度观察事物,要从变化中认识主要矛盾,事物的发展是多元竞争与协同的统一,这一结果将对非线性科学的哲学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思维方式的变革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并从科学哲学对科学反思的角度提出对我国理工类大学生思维方式培养时应吸取的合理内容,以及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从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用辩证的方式思考问题。坚持紧迫性和有序性的统一;坚持人本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坚持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