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天龙八部》一书中人物众多,其中身为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金庸虽然对他着墨不多,但他的存在依旧十分吸人眼球。此人命途多舛,集善恶于一身,既狠辣凶残又兼具君子气度,是一位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娱乐性是金庸在谈及文学及武侠小说时所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而且非常具体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中.金庸小说的娱乐性很强,这源于金庸自觉而大量地调动和运用了一些娱乐元素,主要在于以悬念和巧合展开叙事,极力挖掘并描绘人物的情爱世界,极富神奇性与想象力的武功描写,以及充满喜剧性元素,尤其是设置喜剧性人物和赋予人物性格以幽默、诙谐、狡黠、机智等特质,从而使金庸小说既扣人心弦,又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 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 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 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 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 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金庸小说中的情爱抒写大都借用中国古典小说及传统武侠小说常用的"一男数女,众星拱月"模式,主人公三妻四妾,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结局是此类小说的通例,从形式上看,金庸没有超越这种模式,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着强烈的现代心理意识,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翻新既赋予了旧形式新的意义,更重要的,这种写情也使他笔下的情爱故事更能契合现代人的心理,而且,金庸的爱情故事绝大多数以悲剧收场也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武侠类小说的情爱观.  相似文献   

6.
佚名 《社区》2010,(32):19-19
金庸有金庸式的幽默,他平时不动声色的谈吐往往会令人忍俊不禁。金庸喜欢驾车,更喜欢驾跑车。曾有人问他:“你驾跑车超不超车?”金庸答:“当然超车,逢电车,必超车。”闻者无不绝倒。  相似文献   

7.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这部武侠小说,以“康乾盛世”鼎盛期的乾隆中前期作为时代背景而展开故事情节。小说刻画了乾隆的矛盾性格,作者对乾隆的态度则受到了乾隆矛盾性格的影响,任何作家,他的个人情感与创作理性难免有不一致之处。小说在陈家洛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是虚虚实实,以虚为主,那么在帮会的描述上则虚虚实实,以实为主。  相似文献   

8.
金庸小说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批判安凌摘要金庸的新武侠小说,除了在语言、艺术上臻于较高境界外,更主要的是他对于中华民族心理的准确把握与批判。笔者试图分析金庸小说中的民族心理、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这种心理、文化的批判。关键词金庸小说,反传统我们在金庸小说...  相似文献   

9.
金庸在十八年间用十五部武侠小说为我们诠释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武侠嘉年华",《鹿鼎记》是金庸小说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主人公韦小宝的人物塑造可以说倾注了他的毕生心血,融入了他对"侠"的全新理解。与之前的陈家洛、郭靖、萧峰、袁承志、令狐冲、胡斐、杨过、张无忌等大侠的形象有所不同,韦小宝可谓一个另类,他凭借着一股无赖痞相混迹于江湖与皇宫,如鱼得水。韦小宝独特的处世之道使他从街头地痞到官拜"鹿鼎公",成为金庸笔下最精彩、最特立独行却也最平民化的"侠义之士"。  相似文献   

10.
金庸以其武侠小说著称于世 ,对金庸作品评论的文章也不胜枚举、褒贬不一。笔者认为金庸小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并从金庸小说的侠文化 ;金庸小说的琴棋书画 ;金庸小说的美食与美酒三个方面谈了金庸小说的审美意趣 ,同时指出在现代汉语小说作家中恐怕很少有名气能超过金庸的人 ,金庸已成为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其原因就在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说人物作为作家所创作的对象,一经生产出来就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他们甚至会反过来压迫作家.这种精神生产的异化现象,将激起作家对于人物的反抗.金庸的创作发生明显的转向,一反他以前的武侠小说而虚构出韦小宝这个"反武侠"的形象,就是这种反抗的结果.为了改变英雄式主人公造成的道德、能力、位势、命运压迫,金庸把武侠小说中需要仰视的人物变成了一个俯视的宵小形象,由此重新确立了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使自己摆脱了精神生产的异化状况.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是神魔怪异小说的代表作,虽然金庸认为它过于玄怪,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人物鲜明生动,情节离奇,环境奇异,语言幽默,而金庸对孙悟空印象深刻,因而金庸小说对《西游记》自然有所借鉴,这主要表现在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营造奇境、妙用趣语以及描写武功、门派、丹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金庸武侠作品一个重要的叙事策略就是很好地运用了有意无意的辩证法,让有意做某事的人不成功,而无意做某事的人却能获得意外的成功。这种叙事策略体现在其作品中人物的爱情、武功、功利和人生境界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金庸小说中情痴类人物爱情悲剧的描述,揭去了罩在无爱婚姻上的朦胧面纱,说明了这些人物的爱情是盲目的、非理性的,并喻示着作者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5.
金庸是一个难得的自觉追求个人语言风格的通俗小说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铸造了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物我一体”的优美意境。对电影艺术的借鉴,又使得金庸小说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画面感。金庸小说常常通过人物的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特点、语言的内容及说话的方式等等不同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一种幽默、风趣,又不乏讽刺、批评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6.
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中,乔峰无疑是一个最大的“英雄”,是“武侠小说里最硕大无朋的身影”。乔峰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相似,是命运悲剧。为复杀父之仇既毁灭了他又成全了他,英雄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金庸古龙武侠小说比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属是大师,古龙是才子。他们的武侠小说同是侠义与人性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但又有所不同。在精神内涵上,金庸寻求个群关系的统一,在历史加工中表达对世俗纷争的批判和无奈,古龙强调个体生命意识,靠激情建构理想中的社会;在人物形象上,金庸笔下的人物在磨砺中成长,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古龙笔下的人物一出场便是高手,他们寻求的是理解;在创作形式上,两者情节结构上的缜密架构与散文化取向、文体上的近视传统与聚焦西方、语言风格上的古雅典丽与飞扬灵动均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物塑造、文化修养、语言风格及创作心态四方面对金庸小说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求真、以现代的观点诠释历史、对传统的白话文加以发展及将自由写作的精神与严肃的态度相结合是金庸小说沟通雅俗、超越古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朔日前的一篇《我看金庸》又触犯了众怒。他把金庸说得一钱不值,把全中国入惹得直跳,恨不得把王朔拉到火刑架上烧掉。 王朔的话当然说得很不客气,他先说金庸和琼瑶电视连续剧、四大天王、成龙电影是“四大俗”,再说金庸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总之极尽诽谤之词。这下好了,一大帮中国人像气球一样炸了!他们立即口诛笔伐,其路线不外三条—— 一是替金庸辩护,说他的小说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怎么怎么远超琼瑶四大天王成龙之流; 二是拿王朔的作品开涮,说你的那  相似文献   

20.
在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的文学区分视野之下,金庸作为一名畅销书作者,他所提供的快速消费型文学并不能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金庸小说代表了中国极度向往的传统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性"的作家,他的创作不是应对当代汉语文学60多年来面临危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