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马克思晚年设想是对他世界历史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其实质是为东方落后国家发展开辟一条有别于西方社会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此种意义上,马克思晚年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勾联,马克思晚年设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晚年设想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 ,是对他世界历史思想的科学拓展与理论延伸 ,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的理论意义 ,在于它揭示了通过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文明成就的途径来开创世界历史发展的可能性。这与现今我们所致力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某些方面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他长期致力于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结果。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提出了非西方社会的三个特点:(1)土地公有;(2)自给自足、闭关自守;(3)高度集权的中央专制政府。《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这一对非西方社会横向社会结构的解剖,为科学认识它的纵向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为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设想难以实现的历史环境下,列宁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此遥遥无期,他改变了马克思的革命套路。列宁在区分社会主义革命与实现社会主义这两个不同概念的思想前提下,倒转了马克思的先发展生产力然后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模式,先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用暴力夺取国家政权,然后利用政府力量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逐渐达成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一种在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跨越观,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孙宝林同志《马克思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一文所阐述的“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对人类的卓越贡献”表示非议,认为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不能视为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每个民族都是依据自己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发展道路的,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需要“跨越”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跨越”。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 ,既是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最大的思想成果 ,也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发展的总结。这一理论成果 ,从世界历史思想、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四个方面突破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某些传统观点 ,其中包括对《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超越和突破 ,从而使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世界历史和普遍交往、具体地分析历史环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多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时,非常重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研究,特别注重他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述。但在这种研究中,有的论者往往把《人类学笔记》称作马克思最后的“晚年笔记”,把跨越“卡夫丁峡谷”称为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特别是,又把这种看法说成是马克思晚年理论“困惑”的表现。这样,就把马克思毕生所注重研究唯物史观的统一性给肢解了。这不仅不能从理论上对这一历史观进行全面完整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上也不可能对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科学地说明。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两个历史学“笔记”及其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村社问题是俄国民粹派的理论核心。跨越好本主义阶段,以现有的农村公社为基础,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是“村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俄国民粹派“村社社会主义”的设想尽管有理论上的局限性.但单就对俄国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探索上来讲,是极富创见的。事实上,其“健全而宝贵的内核”对马克思晚年的思想.特别是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的形成也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中存有学术造假问题:例如,有的论者为了把"卡夫丁峡谷"设想说成是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硬是把第二次俄土战争说成是"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一种东方革命的背景;有的论者则说马克思在《资本论》跋里赞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俄国特殊发展观;有的论者甚至把考茨基的"跨越论"挂到了恩格斯的名下。应对上述造假问题一一澄清,以还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跨越理论是马克思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而从原著视角切入,全面梳理马克思跨越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基本内容,恩格斯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可以揭示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原貌,并以此为基础,澄清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是20世纪的一位富于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另一种路径上与列宁主义相辅相成而殊途同归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主要有:1、循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试图以社会历史辩证法为基础,将哲学的各个部分融为一个整体。2、与第二国际思想家们不同,他紧密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着重开掘和发挥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实践性和主体性原则。3、在揭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以及哲学与时代、与社会历史、与科学的关系上,创造性地提出方法论原则。他的从社会历史的作用上评价哲学派别的理论是非的思想,至今仍富于理论意义。4、继承马克思的美学观点,提出“主客观在历史中的同一”的论点,推动了现实主义美学研究。他晚年撰写的《宙美特征》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巨著。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资本论>关于物质变换理论的探讨内容丰富,蕴涵着生态哲学的思想.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反自然的本质特性,提出了克服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异化的调节控制论的设想,探讨了物质变换过程中实现物质资源循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与条件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早年接受了赫尔德、维科以文化哲学为内核的历史哲学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潮,晚年又接受了文化人类学的思想。他把这些思想融入哲学创造之中,创立了以实践和辩证法为内核的文化哲学理论。这一理论分别表现在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之中。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马克思以偶然性和人的自由为主题,分析了感性人的存在的内在矛盾,建构了人的自我创造活动的本体论和实践的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在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中,马克思以实践、异化劳动为主题,分析了人的历史性存在和发展,阐发了充满否定辩证法的历史主义原则。在历史规律的探讨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民族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的创造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建构了文化哲学的历史理论。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理论,马克思才超越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创立了自己的实践哲学传统,而拉法格、拉布里奥拉等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在不断地解读马克思的这些文化哲学理论中,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因此,如果不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就很难在深层理论上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变革的意义,亦难以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国社会在古代类型公有制基础上,以世界市场为中介,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东方落后国家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从理论上反思马克思晚年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得失成败的内在联系,将会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也会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热潮。马克思晚年对俄国农村公社,俄国革命等俄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与《资本论》蕴含的理论是一致、还是对立的问题,是关系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前后是否一致的问题。对其研究和解决,是澄清在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模糊看法和错误观点的关键。本文是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能为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深入研究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6.
鉴于马克思与卢梭政治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认知,通过对二者在人的"市民"与"公民"二重身份及自由问题的分析,对他们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从共性中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从二者的差异中探讨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创新:马克思批判性地吸取卢梭政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对其理论进行了根本性的超越,建立了自己新型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热点。但这一研究迄今为止尚有以下几点欠缺:①只承认马克思在晚年才具有人类学思想,对其理论渊源不甚了了;②很大程度上混淆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同传统人类学思想的质的差异;③对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理解欠全面。本文拟就以上几个方面做些初步的探讨。一马克思人类学的理论渊源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的有机部分,即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之对应的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呢?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钢”,必须要搞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立足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并回答了“德国革命往何处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像德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应当而且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直接实行以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些思想与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革命往何处去”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有内在的一致性。深入挖掘马克思早年关于落后国家革命发展思想,对于全面认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清海先生通过对教科书哲学的批判,复苏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并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确定为自己进行哲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为基础,高清海先生对整个哲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了人与哲学之间的内在循环关系,这一思考的理论成果是类哲学理念的提出。此过程体现出了高清海先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努力,而其晚年创造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呼吁,则将理论创新的努力推至极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探讨,从而达到更加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评价和界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