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老龄化和工业化双重背景下,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多,所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关注就难以有相应而完善的解决措施。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实地调查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条件、健康医疗、生活照顾、住房条件、精神慰藉和老人养老意愿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社会、家庭和自身层面提出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养、圆老人生活幸福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巢老人的需求缺失及解决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精神以及养老服务的缺失。本文从宏观背景、客观因素和独特因素等三方面对城市空巢老人的需求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解决城市"空巢"老人需求缺失问题,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它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来保障,需要充分发挥社区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需要城市空巢老人自身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人们热切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极具典型意义的苏州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虽然较好,但大部分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是,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给老年人提供就业的机会,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老龄化现象已经相当严重,位列辽宁省的第一位。其中空巢老年人的数量占全市老年人总数量比重一半以上,此群体的养老问题成为现阶段大连市养老的难题之一。以政府性质和民营私人养老机构为例,找出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需要与社会机构的服务匹配之间存在的断裂之处,并通过政府和机构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空巢家庭在城市和农村的大量出现,已经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布局.空巢家庭作为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以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在此通过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实状况,找到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养老的问题及缺失之处,希望能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体系建设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浙江余姚、临海、江山三县(市)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试点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省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空巢化已成为农村老人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但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帮扶实践普遍存在着服务功能定位不清、社会化水平低下、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多元化帮扶服务需求。本文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需求层次理论看农村空巢老年女性养老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他们的父母成为"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别,农村老人较城镇老人养老有着更大的困境。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和子女的减少、传统家庭观念的淡化等原因,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空巢老年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在家庭里的弱势地位让他们在养老问题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农村空巢老年女性养老问题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研究——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与家庭结构的演变使城市空巢家庭数量大量增加。通过对长沙市雨花区空巢老人的调查发现,独居老人及男性空巢老人面临着突出的经济困难和缺乏照料等问题。应构筑起国家、社区、家庭与老年个体所组成的养老保障的社会支持的网络系统,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各种发展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现状 农村经济较城镇经济落后,经济结构单一,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有的年轻人为了子女升学和获取就业机会而选择到城镇生活,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空巢老人现象出现的原因.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经济收入少,生活水平低 农村空巢老人的收入基本以务农、政府低保和子女补贴为主,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空巢老人比例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的体验感关注较少。在众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往往面临着自由和尊严被剥夺、日常行动和选择受到严格约束的境况,陷入类似“囚老”的困境。文章通过审视当前养老机构在适老和尊老建设上的诸多困境,并从个人和机构层面展开分析,提出包括功能健康、主动参与、精神保障、队伍建设、开放管理等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空巢化状态下,家庭养老制度中的"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出现断裂,农村空巢老人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生活参与不足。选择安徽劳动力输出大县——G县的D村和Z村作为调查地,对40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深度访谈。通过研究发现,家庭养老制度是否依旧吸纳或产生排斥性并不能一概而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子女经济资源、家庭伦理、家庭关系等诸多因素的良性互动与否。  相似文献   

12.
与城市失能老人相比,农村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较低但失能的经济影响更大,物质性需求低但社会性需求高。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中由于孝道不彰、家庭半解体化以及机构养老面临困境等原因,导致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面临较严重问题。解决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应围绕家庭做文章,重树孝道传统,抑制家庭的空巢化趋势,完善失能老人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家庭有意愿、有能力承担起照料农村失能老人的重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居家养老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等是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上海市某街道的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家老年人社会支持脆弱,心理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女性老人和高龄老人的生活堪忧。为此,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收入,在社区层面建立专业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倡导全社会关爱老年人,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家庭养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这种养老模式既有其独特的优势又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劣势。伴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老年人在家庭中主导地位的逐渐丧失、年轻一代养老观念的逐渐淡漠,中国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一个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一种依靠老年人、家庭和社区等多种力量的多元化养老模式便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发展和机构养老事业的兴起,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机构养老的选择;但老人超出家庭和社区之外的机构养老选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不一定是主观意愿的。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城市社区老人对机构养老的主观倾向性及其影响因素。2010年7月对福建省某地级市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城市社区老人对机构养老持一种普遍的拒斥态度;他们的这一态度,建立在对其所处的系统环境的自平衡基础上,为老人对健康、家庭照料可及性、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机构养老的社会合法性的考虑和支付能力等因素所形塑,并且心理因素也有较大的影响。机构养老往往是老人“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基本国情。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急需从制度上加以安排。文章将“居家养老服务”界定为面向居住在家里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并且提出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王菲 《兰州学刊》2011,(11):70-74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和寿命的不断延长将导致老年人照料负担的加重。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照料需求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内地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处于刚刚建立阶段,与体系较为完善的香港相比,起步晚、发展也较为缓慢。文章系统梳理了香港长期照料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目前香港长期照料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以此为借鉴,提出发展我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原则和愿景。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2018年、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对提升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对年龄在80岁以下、自评健康较低、西部地区、子女数目在两个及以下、无配偶、收入较低的群体影响尤为显著。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改变变量的方法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基于该文研究结果,建议政府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和动态性调整,加大对弱势群体、西部地区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促进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医疗建设,深入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全面提升老年人的主观福利。  相似文献   

19.
苏航 《学术探索》2014,(5):64-66
保险公司的营销模式多种多样,其营销模式由于我国的城乡差距、素质区别以及收入、教育等差异而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现状与营销模式进行探析,发现了我国人寿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新的销售模式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人寿保险销售模式的方式,旨在对人寿保险公司以后的实践和经营过程进行改进以及调整。  相似文献   

20.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重在把握不同地区及其城乡之间人口老化程度、需求状况。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应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老有所养城乡统筹力度,形成全覆盖制度安排;适应市场需求,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社会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营造全民关怀良好氛围,拓展关爱老年人社会公益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