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韩芳 《经营管理者》2013,(7X):256-256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与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变化息息相关。高校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准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成及传播的特点,有效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引导,是高校危机事件应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王运宝 《决策》2009,(7):26-27
应对网络舆论,要学会“适应”,再学会“识别”,最后才是“引导”和“管理”。要在“网下”多下功夫,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3.
网络声音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兴形式,越来越受到公众以及政府的重视。网络舆论可以是政府信任危机的策源地,可能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削弱;但政府如果能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地处理和引导,就可以将网络舆论变为控制危机进程和解决危机的良好辅助工具,在新的高度上重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关系,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危机如何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皓  张鸣  何进  王来华 《决策》2009,(4):50-52
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危机公关的创新做法,引起了很多争论。这种处理办法是否恰当?面对网络舆论危机,政府如何进行公关?  相似文献   

5.
当今,网络已成为了企业传播信息极为重要的媒体之一,无论是从网络信息传播的量还是传播的速度来看,都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基于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匿名性,网络也成为了企业危机的滋生地,如华为员工过劳死事件和百度裁员事件等等,企业在网络上的负面报道发表频率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因此不得不承认,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剧烈的变化,频繁爆发的网络舆论危机正成为现代企业必须应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已成为公共危机及其风险传播的主要途径,舆论危机的形成和演化也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风险问题。其中,网络舆论的蔓延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是舆论危机研究的重点,并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以舆论危机的蔓延机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梳理近年来发生的20起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对舆论蔓延的基本内涵、表现形式和驱动因素等进行系统总结。随后,以蔓延驱动因素的研究为指导,考虑蔓延的"内部影响因子"和"外部影响因子"等,构建舆论蔓延扩散的一般性模型,并对模型的极值点和拐点等进行剖析。最后,本文以"7·23甬温动车事故"为例,对其网络舆论的蔓延扩散模型进行拟合、回归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极易形成网络舆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这种主导作用,使其占据网络舆论场的主导地位,值得深思。本文将在界定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性、影响以及网络舆论社会影响的基础上,初步探究政府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以期给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社会,无论是网络推手炒作谣言,还是官方微博积极应对,都可视作舆论领袖在舆情演化过程中发挥传播影响力。本文将舆情演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应用不同的仿真模型对不同作用舆论领袖的传播影响力进行分析。第一个阶段是舆情危机爆发阶段,即舆情危机"从无到有",分析网络推手在该阶段的扩散影响力,以SIR经典传染病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有网络推手作用的扩散影响力模型;第二个阶段是舆情危机平息阶段,即舆情危机"从有到无",分析官方微博在该阶段的证伪影响力,以Lotka-Volterra竞争关系模型为基础,研究官方微博如何发挥证伪影响力与网络推手进行博弈。结合具体舆情实例对阶段式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提出如何根据舆论领袖不同传播作用应对舆情危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决策者打击网络谣言、平息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9.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逐渐成为舆论生成、传播和交锋的主阵地,舆论危机的形成及其异化也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风险问题.本文以舆论的异化演化机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典型事件舆论话题的异化过程,对其基本内涵、表现形式和演化模式等进行系统总结.随后,研究以舆论超网络模型为基础,借鉴社会影响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舆论异化机理的极化算法,并对其具体流程进行解析和实现.最后,本文以“7·23甬温动车事故”为例,对舆论危机的异化极化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仿真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司法的独立审判与网络舆论的冲突与互动越发频繁,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司法监督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的属性,冲突产生的原因,寻找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理想的衡平状态。  相似文献   

11.
韩雪茹 《经营管理者》2013,(24):344-344
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媒介工具,由于网络自身特有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有效的有效舆论工具。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分析我国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积极寻求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对策,对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倩 《管理科学文摘》2011,(35):150-150
近两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中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在互联网日益成为民众表达利益,宣泄情感,碰撞思想的舆论主渠道的时代,这些事件一方面表明了网络舆论的传播力量必须得到正视和重视,另一方面,则表明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必须采取积极的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机制,并对可能的发展作出评价,维护社会稳定和自身的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3.
孙轶 《决策与信息》2013,(11):70-71
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巨大。公权机关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对舆情苗头反应迟缓、对信息公开遮遮掩掩、对舆情信息删除堵封、时危机处置忙乱无序等问题。因此,要在坚持及时、坦诚、第三方、柔性引导与外在规制相结合的原则上,结合网络舆情舆论潜伏、网络围观、争辩聚合.影响消退讶个阶段的变化规律,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舆论形式相比。网络公共舆论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放大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正确认识网络虚拟社会的新特点,主动适应网络社会发展对虚拟社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广州“6.11”聚众滋事事件是流动人口管理暴露出的问题的一个集中反映。不容回避的是,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不少农民工总体上处于“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歧视、文化上排斥、制度上限制”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李洁 《管理科学文摘》2009,(28):286-286
对我们来说网络舆论并不陌生,让我们惊讶的是网络舆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及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形象。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政府如何迎接网络舆论带来的挑战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发生一些公共突发事件时,网络舆论在事件的缘起、进程、控制上起到了“扩音器”、“助推器”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价值观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规范有利的网络舆论将有助于事件的妥当迅速处置,无序失范的网络舆论则会对事件的失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思政教育的视域出发,研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提升快速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及时有效处理网络舆论危机,确保血站采血工作有序平稳开展,是当前血站宣传和管理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即复杂性、直接性、互动性、突发性、偏激性、偏好性,当前舆情应对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为:舆情应对方式落后,舆情监控专业人才缺乏,舆情导控缺少联动,主流媒体容易失声等,并由此提出了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制定紧急预案,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积极维护自身形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网络舆论已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高校在发生一些公共突发事件时,网络舆论更是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特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在思政教育视域内有效地引导、和规范突发事件中妁网络舆论;并使其,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势不可挡,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舆论也悄然发展。2014年开展的"东莞扫黄"事件引发了无数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事件和实体的空间群体事件是不一样的。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舆论事件,政府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把处理实体事件和舆论引导有效结合,防止舆论的进一步发展,维护政府形象和提升公信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现今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体系中占据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网络舆论暴力的出现也成为网络舆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主要是从网站论坛等实行非实名制对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发展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行分析,找到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身份归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