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解:把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理解为时间和空间的度量离不开物质运动。这不仅说明不了时间和空间何以离不开物质运动,反而会由此得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可以分割的结论,这就潜伏着滑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时空观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论时空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都是时空割裂的简单性静态时空观。如果将演化和信息的观点引入对时空结构关系的考察,我们将会发现时空的具体的内在融合的复杂性关系。这就是事物在普遍的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时空转化中的信息凝结效应,并进而导致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当代分形几何学以及超弦理论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的多层级缠绕、跌宕起伏的不规则、非均匀、非连续、非光滑的分维特征。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时空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孙海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时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深刻地揭示和准确地概括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及其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坚持了时空观上的唯物论,也坚持了时空观上的辩证法。时间和空间既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相对论的时空度规理论,将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狭义相对论只是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联系,并未揭示时空依赖于物质及其运动,也未证明时空性质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狭义相对论只是突破而没有否定牛顿绝对时空观,仍保留了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本质涵义;广义相对论从引力场几何化这一角度全面破除了牛顿绝对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正自然科学基础.本文还对我国哲学界流行的几种代表性观点,逐一进行了剖析,力图纠正若干不正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时间、空间的维数与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和秩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宇宙间的物质在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和超微观物质。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于是将那些主要具有粒子性、次要具有波动性的物质和宏观物质一起就划分为阳性物质;而将另一部分主要具有波动性、次要具有粒子性的物质和超微观物质一起就划分为阴性物质。阳性物质处于四维时空;阴性物质处于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影响我们思维高度和科学发展的正是这个空间和时间的维数对头脑的先天禁锢。借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质能转化公式,进而揭示阴性物质世界或者说超微观物质领域虚粒子在虚时间里运动的模糊状态。  相似文献   

6.
他们也不必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分歧。与那些早期的误解相反,广义的和狭义的相对论没有抹掉时间与空间的区别,而是用与经典的牛顿时空非常不同的四维几何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时空连续体。另外,相对论把遥远事件的时空间隔必须分为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这一点看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任意的,这导致了人们怀疑相对论混淆了时空。与过去相比,这种怀疑已经不那么普遍了,但是仍很顽固,也许值得再一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力学时空观到相对论力学时空观,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进展,该进展主要表现在用一些新的概念代替旧的概念。经典力学是建立在绝对时空概念上,认为时间和空间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无关,相对论力学采用了同时的相对性、空间的相对性和时间的相对性等新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相关,物质与运动以及物质与时空是有内在联系的。用新概念代替旧概念,可导致新的物理理论产生,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数字智力专家认为,数字智力是指抽象思维和得出逻辑结论的能力。具有此类天赋的人清楚事物、数字和量之间的关联和规律。例如爱因斯坦,他通过相对论使人们对空间和时间关系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宏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 ,普朗克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当我们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运用哲学思维突破波粒二象性的阈值范围时 ,便发现了一个新的物质范畴———超微观物质世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学说 ,可将这三个物质范畴 ,重新划归为阳性物质世界和阴性物质世界。阳性物质世界属于四维时空 ,由实粒子构成 ,运动速度限制在光速以下。阴性物质世界属于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 ,由只具有波动性的虚粒子构成 ,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 ,运动速度起步就是超光速。迄今为止 ,我们人类只认识了阳性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对于整个阴性物质世界还是盲无所知的。在未来的世纪 ,科学研究的对象将会逐渐转向阴性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0.
相对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认识论许有伦(陕西煤炭职工大学)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相对论是关于物质运动和时空关系的自然科学理论。把认识论和相对论统一起来,创立相对认识论,是为了证明任何具体可靠的认识都具有相对的性质,只有抽象的认识才具有绝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上,时间(time) 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space)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和空间是“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然而本文以若干例证证实了在英语中有这么一些现象,它们集时间和空间于一体,既可表达时间又可表示空间,或者说时间就是空间,空间就是时间,二者完全地交融在一起,揭示出时间和空间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存的关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语言是物质存在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2.
牛顿之后的物理学试图构建关于自然界的实在图景,这一图景通过建立关于空间、时间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联络关系来实现。广义相对论变更了牛顿力学的空间、时间观念,但相对论没有完成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之后的空时的本体论性质变更为物质的直接的属性。但微分同胚不变理论存在需要解释的问题,空时及物理理论的意义仍不明确。空时问题仍是物理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广义相对论的解释与量子力学一样是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空间与时间是外在于物质的特别的实体,而是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运动的显现的现象;同时,运动的定义不是相对作为背景的空间和时间,而是运动系统自身的运动关系的界定。作为显现的关系现象的时空不存在客观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的量子引力改变了物理学的认识论基础。量子引力中的各种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续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时间空间是不是客观实在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与运动的形式,当然两者谁也不能离开物质。但是,时间空间既离不开物质,却又不等于物质。人们在实践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无不具有时间空间的特性,可是,谁也不能直接看到,听到时间,谁也不能直接嗅到、尝到空间。要认识时间和空间,单凭感觉的直观不行,还必须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抽象,暂时撇开时间空间赖以存在的物质主体。这种抽象,如果沿着唯物主义的路线,它将推动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时间空间的本质及其规律。可是,如果把这种抽象看作是意识的自由创造,把抽象的结果当作一种独立的存在,似乎时空形式可以脱离其物质主体,那就要陷入形而上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时空观念文化与其语言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深层的对应关系。时间和空间、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复杂关系在语言结构的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以突厥语族语言为例来说 ,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不少表示时间意义的词是由表示空间意义的词构成或引申来的 ;有些表示时间意义的语法成分是由表示空间意义的语法成分引申来的 ;有些表示时间或关系意义的语法结构来自表示空间意义的语法结构。这说明语法单位、语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使用者认识客观世界 ,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概念结构的一种模式化的反映。语言研究可以为人类时空观念等问题的探讨提供重要的论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时间和空间是政策运动的存在形式。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都具有自己的时空边界、时空周期和时空效力。在一定时空能产生积极作用的政策,在另一时空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政策必须与时俱进,随空变化。建议应以深刻地揭示了政策时空运动规律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时空政策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时间空间观念由于现代物理学的一系列革命性进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仍然沿用对时间空间的经典哲学定义,就应该考虑附加以爱因斯坦和普利高津的结论,明确时间空间是存在的基本实在形式,它取决于物质系统的组态和进化,时间空间的物质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都是重要的。文章最后还简要地讨论了有关“膨胀宇宙”和时空离散性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 《太阳石》既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又作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通过分析帕斯抒情诗中对时空艺术的处理技巧来进一 步探讨帕斯的时空诗学。在时间方面,他认为时间的运动是无限循环的,而且诗人的时间是具有双重的意义:一种是可看得见 的和普通的意义,另一种是不寻常的深奥的意义。在空间问题上,他认为人类和宇宙之间是可以互相感应的。为了突破时空 的限制,诗人在诗歌中对时空关系的处理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的策略,即诗中的时空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 互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亦即没有不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着的物质。做为叙事文学的小说艺术,它所叙述描写的人物行为、人物关系(亦即  相似文献   

20.
从我们人类所在的四维时空的视点观察,宇宙的边界就是阳性物质世界三维空间弯曲的极限.以虚粒子为特征的阴性物质充盈在三维空间,直至宇宙的边界;但是它并不占有这个空间和边界.爱因斯坦相对论公式虽然具有普遍的意义,但是用它来解释四维以上多维时空以虚粒子为特征的阴性物质时,却显得无能为力,甚至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这里正是新的科学的起点和发祥地.以虚粒子为特征的阴性物质蕴含着宇宙间总能量的二分之一,并且携带着宇宙和人类的所有信息和密码.探索以虚粒子为特征的阴性物质能量释放的条件,是解决人类可利用的新能源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