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人们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或者说政治思想教育来感受政治的.这个过程进行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政治态度和统治集团的巩固.可以说,一个统治集团政权的稳固,绝不可忽视政治社会化或政治思想教育的操作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2.
五代十国中的南汉政权,是由刘谦父子创建的.南汉政权如从唐天复元年(901年)刘隐被推为岭南东道节度使留后算起,至太宝十四年(971年)亡于北宋,垂70年,经历三代五主,管辖岭南60州之地。今广东、广西及海南岛三省(区)皆在其统治范围之内。我国的历史文献包括解放后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在论及五代十国的族属时,除承认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的分合,原因不一,结果也不相同。但是,与统一时期相比,分裂时期给予中国历史发展的助力也不可忽视。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江淮的一个小王朝。尽管南唐仅有39年的历史,但是,在其统治之下,江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对当时中国的分合大势,而且对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五代十国的政治形势来说,各割据政权实际上是以中原和江淮为核心,形成了对立的两大集团,互相对抗,互相牵制。南唐虽然没有实现统一天下之志,但对于阻止中原政权兼并南方,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南唐政权的存在,是以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得以持续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江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为后来的统一与发展提供了保证。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一个关键环节,南唐不仅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且应该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王闽政权由王氏、闽人、北人三种政治势力构成。其中 ,王氏在政权中居于核心地位 ,这种地位经历了形成、加强、削弱、重建、瓦解的过程。政权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闽人 ,与王闽政权的构成及其变化相应的是政权本土化的形成、发展与完成。  相似文献   

5.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李唐以后,历经了五代十国与宋、辽、金的南北割据局面。南有赵宋帝室政权,北有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西北有西夏和畏兀儿,西南又有以兄弟民族彝族为主的大理王朝,各霸一方,相互争雄,战端频仍。大抵与此同一时期,在祖国的西陲西藏地方,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统治集团内讧,二、三十年之后,又爆发了声势浩荡的平民大起义,摧毁了二百余年的吐蕃王朝统治,促进了西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特别是公元十世纪之后,在  相似文献   

6.
五代十国时期,各割据政权之间形成了以中原和江淮为核心的两大对立集团,互相对抗、牵制并出现多次征伐战争。南唐(杨吴)与中原政权之间的战争历经与后梁、后周和北宋3个主要的阶段。了解战争阶段形势及其战争特点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南唐的历史地位,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大势。  相似文献   

7.
唐末以来,在诸多政治和军事集团的并立与混战中,党项及其政权之所以异军突起,倚靠的不仅是统治集团日益增强的军政实力,更重要的是其控制区域内持续发展的多种类型的经济,这包括兴灵地区的平原农业、银夏地区的山地农牧业、河西走廊地区的绿洲农牧业。发达的交通和贸易正是不同经济区域得以沟通乃至形成对周边地区民族经济辐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权的建立、礼乐制度与十国君主集权的加强以及礼乐制度与十国官僚政治的发展三个角度可以窥视礼乐制度与十国南方诸国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 ,礼乐制度在政权建立、界定君臣关系及官僚集团内部关系等方面的政治功能。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的建立 ,为南方社会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具有南方特点的礼乐意识和礼乐体系因此兴起 ,并在南方诸国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东汉王朝的覆灭祸根实际上在光武中兴前便种下了。因为刘秀“依靠的统治集团是一个以南阳豪强集团为基干的豪强集团,一开始就显示出严重的兼并性与剖据性”,“黄巾军起义失败,后豪强各自依靠自己的武力,割据称雄,社会进入了大混乱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以豪门士族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不同集团之间,频繁地通过自己的军事手段建立割据的封建政权,为了在战乱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各封建统治者不得不总结历代的兴亡得失,包括实行封建法治的经验和教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时期的匈奴汉赵政权是一个非理性主义思潮颇为盛行的政治统治集团。崇信鬼神、相信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于当时的各种政治活动中,其中尤以渲染、强调“休征”和“咎征”两方面最具特色。汉赵统治集团的这种信仰倾向是匈奴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因素相结合的产物,这一事实也为十六国时期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传统说法增添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五代十国时期 ,在马楚的内争中 ,宗室和军将这两大势力形成了三个集团。宗室内争、主将冲突和军将内争是依次出现的内争形式。马楚内争具有地域性、军事性、长期性的特征 ,三者互相关联。内争的重要影响是分裂与亡国 ,是武人政治的延续 ,体制演进的阻滞。但内争作为唐宋政治变革的重要背景 ,却又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瓯越人和东瓯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东南部的瓯越人历史悠久,是于越人的近亲.越国乱时,大量于越人南奔瓯越,建立闽越国,后被秦所灭.越君摇佐汉平秦,汉封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东瓯国除.元鼎三年,设东部都尉,曾以鄞(今宁波市)为尉治,管辖东瓯国故地——今浙江省东南部。  相似文献   

13.
古夜郎民族文化之谜一直是贵州乃至大西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大史实命题。近些年来 ,中外史学界从未停止过对这一史实命题的研究与探索。本文根据贵州的威宁中水考古、赫章的可乐考古、普安的铜鼓山遗址、云南的青铜遗址等有关实物资料与彝族古籍文献的研究对照 ,又通过古代土著民族葬俗区域文化的比较印证 ,将这一千古绵延不绝的文化之灵光 ,挖掘、打磨后呈现给我们 2 1世纪的贵州乃至大西南的文明建设 ,让世人更好地了解古夜郎古朴神秘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为镇压太平天国 ,胡林翼认为必须整顿地方吏治 ,他主要在湖北 ,以及在湘军军行之处 ,按照较为严格的标准 ,采取了多种措施 ,使湖北成为湘军最终战胜太平天国的重要政治堡垒  相似文献   

15.
文姜小议     
春秋时齐国女子文姜因性生活问题,遭到后人多方面的贬斥.文姜出嫁鲁国后,鲁国在齐鲁争强中逐渐失势,文姜数度以国君之礼与齐国国君会晤,协调齐鲁关系,增强了鲁国的实力和地位,但史家们却未给予应有的评价.本文认为,文姜不失为古代一位颇有才能的女外交家,不应以瑕掩瑜.  相似文献   

16.
根据《溢纳恒索》、《确庇恒索》、《能数恒索》、《以补舍额》、《吐鲁立米》等重要彝文文献记载,夜郎是公元前三世纪彝族六国分封立国,弭阿枯乍氏族所建的宗法氏族王国,彝文文载之为楚哪蒙国,《史记》等,称之为夜郎君长国。夜郎在彝族社会中,对彝族古代文明史,在继承和发展上,起到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女书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南省江永县发现的一种女性文字,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湖南省江永县之外又有几项重大发现。如南京市发现太平天国女书铜币,广西钟山县发现女书三朝书,湖南省道县发现一处解放前的女书活动中心——娘娘庙,在娘娘庙的石礅上发现了不能识别的奇特文字等。  相似文献   

18.
楚平王时的采菱城和城州屈——兼论屈原祖籍汉寿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秋吴楚争衡时期,楚平王在内忧外患中为巩固统治,对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恢复了陈、蔡诸侯国的地位,减少对外战争,实行"城州屈"和筑采菱城"为舟师伐濮"的措施.历史文献和汉寿出土的文物,显现出沅水下游常德、汉寿在楚国及屈氏家族地位的重要.由此可见,屈原祖籍汉寿说并非臆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张乐进求及其王室家族入手,通过其禅位于蒙细奴逻、俎豆本主、张氏后裔等分析,认为张乐进求家世是白子国与南诏国政治、军事交替中重大历史进程的推动者,云南和白族历史上有过自子国,南诏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国属有宋人说、梁人说、楚人说、齐人说、鲁人说等五种不同的说法。以往学者们多以史迁所说的“庄子也 ,蒙人也”推定庄子的国属 ,但不能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 ,认定庄子国属必须注重《庄子》书中的内证。从《庄子》书中材料只能得出庄子为宋国人的结论。庄子与楚国只有学缘关系而无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