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荀子与“礼”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核心思想是“礼”,强调以礼为基础进行立法,主张通过教化改造人性,在重视“师”的礼仪道德教育的同时强调“法”的规范强制作用。他否认圣人决定历史走向,认为天人相分、人可制天。他著有《荀子》一书,晚年代表作为《劝学》。荀子虽是儒家,但其思想带有法家色彩,两名弟子又是法家代表人物,以至他一直被视为儒家的异端。  相似文献   

2.
先秦思想曾有过"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的礼法之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且影响深远的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辩论,先秦礼法之争可以概括为儒家的"礼治主义"和法家的"法治主义"的对立。就儒家而言,孔子开"礼治主义"之先河,孟子的思想以孔子为宗,至荀子发扬光大,形成了"礼治一德教一人治"三位一体的礼治主义理论体系。本文就从儒家的礼法思想看中国古代的礼法关系。  相似文献   

3.
儒家传统价值观与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儒家传统价值观儒家有“传统儒家”和“新儒家”之分 ,现代企业管理有国外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之分。要考察儒家价值观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 ,首先要区分上述两对儿概念。儒家 ,从狭义上讲 ,是指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 ,以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为宗师 ,崇奉孔子学说 ,其特点是强调对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 ,虽然在一些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过一定程度的批判 ,但是它一直是中国人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从广义上讲 ,儒家实际上成了中国传统思想 (甚至是东方…  相似文献   

4.
荀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其通过援法入儒的方式进一步创新了儒家思想,成为当时政府管理的主流思想之一,荀子思想及政治理论对历代政府的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通过研究整理荀子的思想理论,找出荀子思想的理论核心,并结合当下我国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的治国理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走向和谐:企业的生态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先哲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提出: “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以成。”他将“和”看作是自然万物生成和发展的生态学机制。《礼记》则将体现天地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协同统一的“和”与“序”同体现伦理关系的“乐”与“礼”联系起来,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归化。序,故群物皆别。”由此可见,在儒家哲学中,由“和”衍生的生态伦理观是,认识到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关系的自然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承认各种不同的自然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生态权利, 要求人们对统一中的自然事物维持一种生态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儒家伦理,其冲称为“五常”者,即为“仁义礼智信”,引经据典,延伸到现在的高速公路事业上谈谈儒家“仁义礼智信”中的现代高速公路管理之道。“仁义礼智信”禾仅是做人之道、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管理之道。吸取儒家“仁义礼智信”之中的精华,抛弃其中之糟粕来搞好管理,则是营造良好管理氛围、确立信誉优势、谋求高速发展、创出名牌效应、加强凝聚力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战国末期荀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性恶论”“天人之分”和“化性起伪”等方面。然而,荀子同时通过诸如以上的许多学说理论,构建一个有严格等级制度和明确社会分工的和谐的社会。本文旨在对荀子思想中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存在的依据、特点和矛盾之处加以阐述和分析。同时为深刻理解其提倡的思想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在中职学校学生中进行礼仪教育的几点建议,通过教育引导最终使学生达到“人人知礼、人人懂礼、人人行礼”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微 《决策与信息》2011,(12):95-96
墨子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作为小生产者阶层的代言人,墨子反对儒家提出的“厚葬久丧”的理论,转而复古,采用夏朝政策,提出节葬简丧的思想。墨子劝说王公贵族对复杂的丧礼仪式尽量简化,陪葬品尽量节省,避免对生者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负担。“节葬”与“兼爱”、“尚贤”、“节用”、“非攻”、“非乐”等共同构成了墨子的伦理思想体系,体现出墨子代表的整个阶层对于和平与幸福生活的追求。“节葬”思想具有独树一帜的进步性和现代意义,同时也有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最终流于空想,难以施行。  相似文献   

10.
自春秋以来,不管是提倡周礼的孔子儒学还是孟子、荀子的实用儒学,不管是较为极端的程朱理学还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新儒学,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这集中体现在对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维护上。其中,以士人为政的官德思想表现最为突出。儒学提倡经世致用,关注政治道德的建设,因此,儒家官德思想就成为政治道德的核心内容。儒家的为政之德有明确的对象,主要体现在对官吏、君臣以及士与仕的关系上。儒家试图从广义的道义论上规划某种理想的政治道德,以保证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11.
韩非作为中国古代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另一位被称为“近代政治学说之父”的马基雅维利,虽与韩非相隔千年且身处不同的国家,但其思想与韩非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将从两位思想家的时代背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政治思想三方面对  相似文献   

12.
治道的价值     
正儒家讲"礼大于法",是因为认识到制度和法律在中国文化当中不是最强大的。法治在中国文化中不如礼治有效。"圣人缘人情而制礼",礼有一个好处是顺人情,法律是一刀切的,一刀切的东西容易不顺人情。所以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建立制度、强调制度,另一方面又不要不断地调节制度、变更制度。钱穆先生曾说,研究中国古代税收制度时,  相似文献   

13.
张艳丽 《决策探索》2009,(12):78-78
《荀子》吸收和继承了墨家“辩”的理论和技巧,结合批判名家的诡辩,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论辩理论。论辩理论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说服教育的启蒙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否说服、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站到正确的立场上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获得胜利的关键。因此,研究、学习苟子有关“辩”的理论、与各种非社会主义社会思潮作斗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河之洲     
中国耻感文化溯源中国的耻感文化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思想。大致而言,儒家之“耻”有三层意思:一是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孔子希望建立以仁为实质内容、以礼为制约形式的德治社会,所以耻和儒家理想的政治社会相联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若仅以刑罚治民,民虽能免于犯罪但却不知犯罪行为是羞耻的;若以德治教民,民便有羞耻之心,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道德有其底线原则,这种原则的最终实现,是由耻辱感来完成的。二是孔子认为应以“不信”为耻。孔子认为人应该…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诸侯争雄,列国统治集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苦苦地思索着怎样在乱世中生存下去的道理。各个学派对军事、政治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加工,使中国传统的思想理论得以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其中,以孔子、孟子、苟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政”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对我们今天的领导活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儒家看来,“仁”亦即群体和谐,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总目标,以“礼”以及等级制度作为实现这一总目标的方法,形成了统治者施政的宗旨—一重礼义,行仁政。统治者若想寻…  相似文献   

16.
善者伪也,出自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提倡性恶论,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发展儒家思想有显著的贡献。性恶论是荀子最著名的论点,"伪"就是人为之意,非天真之意。非真则非善,故性恶则伪。文章试针对荀子"性恶论"主要观点,对"人之心恶,其善者伪也"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宋华丽 《领导科学》2023,(2):150-151
<正>从春秋时期儒家的“仁义礼智”,到汉朝时期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再到辜鸿铭的英译儒经,儒家经典与中华历史共生、与人类文明共存。儒学为历代王朝治世、社会平稳安定、个人品格塑造提供了诸多思想依据。艺术为人类所创造,又为人类提供精神滋养。不论历史发生怎样的变化,艺术始终是历史长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为社会创造着文明与文化,为人类提供着审美情趣。学习唐诗宋词,人们不仅会欣赏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还会赏析到一些独特的“诗史”和“心史”;观赏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和虚实相生的中国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8.
<正>晚清名臣曾国藩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其以显赫的功名,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其至今被世人视为楷模和典范,后世流传着"为官须看曾国藩"的美谈。曾国藩以"耐烦"为为政第一要义,凡事主张勤俭廉劳,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从梁启超到毛泽东等思想家、政治家,  相似文献   

19.
领导秘书被称为领导活动的“影子”,其个人行为如何,事关重大。当前,在领导秘书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有六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领导秘书当察之、明之、鉴之、正之。一、待人“失礼”。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待人讲究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领导秘书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工作职能的重要性和工作范围的广泛性,也决定了秘书有必要学习一些礼仪知识,加强自身礼仪修养,做一个既“知书”又“达礼”的人。秘书“讲礼”,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克服盛气凌人、欺上瞒下、狐假虎威等一…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一种礼会形态。我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重和谐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谐社会”理念是中国古代崇尚“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的一次成功嫁接,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能力的一大见证。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从六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