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8,(4):37-49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2018年经济工作中提出要确保和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防控是其中的关键与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及机制展开讨论,发现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趋稳态势,但空间分布的聚集特征以及溢出效应使得债务治理问题仍不容小觑,为此笔者从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债务风险管理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政府间财政体制密切相关。在总结地方政府债务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刻画地方债务累积的制度机制。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在缺乏稳健收入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依赖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外资金和土地财政应对必要支出和建设投资,暂时压抑了地方举债行动。预算外资金改革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使中央放松管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凸显。近年的财政改革集中于债务风险防范和支出责任调整,地方收入机制仍呈现不可持续的特征,地方债务问题持续存在。为遏制地方债务增长和防范债务风险,应强化地方税收自主权、减少土地财政、实施财产税改革、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占比等。同时,减少地方政府对投资平台的干预,对地方投资平台进行分类改革与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和地方投资平台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3.
刘洪银 《兰州学刊》2014,(5):117-121,77
城镇化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针对当前城镇化跃进现象,研究提出了以产城融合、就业转型和农民市民化为内涵的稳步城镇化概念和城镇化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2010—2020)发展现代农业、第二阶段(2020—2030)农村再工业化和小城镇化、第三阶段(2030—2038)农村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诠释经济增长、三步走战略和稳步城镇化的内在关联机制。提出了统筹产业政策和城镇化政策,鼓励发展农村家庭混合型经济,拓展宅基地流转范围和农村工业园区化与园区城镇化同步推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外贸引擎力不从心,国内消费需求独木难支,投资需求鲜有起色.一时之间,人们不由得将稳定经济和社会的目光又转向房地产业.本文对当前楼市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保护自住需求、分流投资需求,改单一房价指标的调控目标为购买力指标,建立住房保障担保平台,打包征收房产税与行政事业费,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允许省际调用指标,逐步完善优化土地财政,建立科学严谨的长效政策调控体系等七个观点,以期房地产业既能促进国民经济“稳增长”,又能确保房地产业调控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是目前中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中央政府在不同阶段实施了相应的政策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平台风险管控政策的阶段性梳理,我们发现在平台风险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各部门意见不统一、政策执行中出现实际操作难题、政策制定缺乏连续性及法律和社会安全风险形成等风险管理偏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债务监管协调,建立有效的晋升激励机制,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和强化债务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和公共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本文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还为时尚早;我国单纯的国债风险并不高,但是我国政府的综合债务风险却相当大,控制我国综合债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存量;我国公共部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当前民间投资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另一种“挤出效应”,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限制,要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是改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并逐渐形成以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国债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发行和交易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体系的健全,并通过金融发展渠道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都表明,“国债政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渠道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发挥国债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必须大力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大战略和重要的经济政策,也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而正确认识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农民进城问题.城镇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发动和组织农民.国家农村公共支出的重点应在有利于农民转移的新城镇建设和职业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再一次显现出来,当前需要破解“三农”发展的现代性、公平性问题.现阶段“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和思路,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机制.鉴于此背景,习近平提出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效益,在指导“三农”发展时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设,建立起“三农”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内生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是习近平创新驱动“三农”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动力问题.习近平提出的创新驱动“三农”思想,抓住了当前“三农”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不仅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理论,也对指导当前的“三农”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新疆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内需增长是个关键因素。要保持新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今后就应该进一步扩大内需 ,拉动投资增长 ,使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推进 ,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机制 ,解决有效需求不足这一制约当前新疆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务对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地方财政的风险隐患日益凸现,已成为威胁地方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债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的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于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保证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债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最重要的内容。城镇化要受到包括中央和农村乡镇政府、农村工业企业及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分别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 ,是制定有效城镇化政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试论农业基础设施多渠道投入的投融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业基础设施多渠道投入投融资机制的总体思路农业基础设施多渠道投入投融资机制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地方、农户等投资主体不同地位和投资目的,廓清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形成各投资主体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关系。要遵循“农民自我投入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援为导向”的原则,形成和完善“以财政预算资金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支柱,以农户和集体资金为基础,以利用外资和横向吸收资金为补充,以劳动积累为资金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网络化的投入格局,建立起主辅交融、完整的资金供给运用体系,形成总体高效的…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稳中趋升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消费需求增幅回落,物价持续下跌,内在需求不足仍在对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形成约束,究其原因在于以前采取的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尽理想,国内需求尚未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新机制和民间投资未得到有效启动。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应坚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公共品的投资的政策扶持力度;启动民间投资,为未来经济增长装上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15.
内外经济失衡下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是内外经济失衡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引发了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过快和资产市场价格加速上涨的情形。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国内市场的痼疾和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将成为导致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重要内在因素。流动性过剩表面看是资金问题,实际上却是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内外经济失衡下对内对外多种政策调整滞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采取加快改革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积极修正涉外经济金融政策,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政策,加快提高存贷款利率并缩小存贷差等综合性举措,多管齐下形成政策合力才能逐步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16.
马骏  刘亚平 《学术研究》2005,(11):77-84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所隐含的财政风险越来越严重.在将县市政府的债务重新分为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之后,本文运用"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为什么会主动累积各种负债进而累积财政风险.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制度环境、官员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经济增长和地方政绩是以财政风险的不断增加为代价的.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控制财政风险,从根本上来看需要在财政体制之外进行努力,改革目前的干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硕  李惠茹 《河北学刊》2023,(2):140-147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推进实施,地方政府生态文明财政支出政策创新成为具有现实紧迫性的实践问题和急需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地方政府生态文明财政支出政策创新的逻辑理路是地方政府创新生态文明财政支出政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支撑。在核心内涵指导下,地方政府生态文明财政支出政策创新需要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结合已有实践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综合决策协调制度、健全稳定规范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财政支出投入机制、建立生态文明财政支出动态监控机制、加快构建“政府—社会资本—公众”多元投入模式、完善“分配—考核—奖惩”全过程绩效提升机制、强化配套保障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破解,需要以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前提,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也提出了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关系,共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地方财力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地方财政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升温,研究成果也日益成为政府财政决策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参考.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1994-2014年中国地方财政研究论文检索得到的相关数据,从地方财政研究的政策导向、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及研究成果的角度考察近20年来中国地方财政研究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试论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消费需求不足,既是短期问题也是长期问题,调整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最终消费率,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宏观经济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必须重新认识消费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的重大转变.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当代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入准确把握当前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是制定刺激需求政策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地流转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但农地适度规模化流转阻力大、优质农民缺乏、农业生产投资不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仍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吸引优质农民、创造农地适度规模化条件、以政府投资引领民间农业投资、建设公益性经营性相协调且覆盖农业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