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唐芙蓉园植物种类组成及主要景点植物配植进行了分析。大唐芙蓉园的种植设计存在植物群落单调机械,景观效果缺乏多样性,不能突出其文化主题等问题。建议大唐芙蓉园在进行植物景观改造时紧扣文化主题,多使用具有西安特色的绿化树种,尽可能丰富和变化植物配植形式和空间,使大唐芙蓉园的植物景观朝着空间结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园观赏植物是构建学校绿化美化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大学校园,由于植物品种繁杂多样,难免遭到各种病虫草害的侵袭和破坏,经多年来对辽宁省部分院校校园观赏植物的调查研究,发现某些树种、草坪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虫害种类大多具有普遍性,为切实加强保护校园观赏植物,现就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新校区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北京地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和植物配置设计,提出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景观空间总体布局构思。整个校园景观规划突出点、线、面的有机结合,遵循适地适树的配置原则,明确校园绿化的主要树种,构建多层次、多色彩、生态型、花园式的校园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常见的生态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发现了有关生态居住区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指标选取不合理,使用不便捷等问题。从方便居民、园林行业部门使用的角度,围绕绿地质量、生态环境、生态健康3个方面,选取了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林木覆盖率)、植物种类丰富度(木本植物丰实度)、乡土树种数量比例、垂直绿化面...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被称为全球最美的大学之一,考察清华大学100年来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与传承,可以为今日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借鉴。通过对清华大学校园园林景观、植物景观、纪念景观、小区景观、建筑景观、交通景观特点的调查分析,认为大学校园具有美化环境及文学、历史、教育作用,彰显大学校园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同时提出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注意景观和谐、功能分区、自然融合及可持续性,为建设绿色大学校园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开放空间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东北大学中心花园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工作日、休息日中天气晴好的日子进行多次实地考察,运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东北大学中心花园的使用者行为特征和使用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学中心花园存在文化氛围不浓、植物景观单调、道路引导性差、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维护不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植物景观、增强道路引导性、健全服务设施、加强校园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树种规划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绿化树种规划时,要根据城市的性质、发展规模、经济文化、历史传统和风尚习俗以及地质地貌、土壤、现有植被和气侯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科学地选出适生树种,再按植物群落生态学原理进行种类搭配,同时,还要考虑树种的生态习性变化和观赏特点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美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沈阳南湖公园的油松栎林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湖公园人工油松栎林群落整体上反映出地带性油松栎林群落的特征.其乔木层次优势种与地带性油松栎林群落优势种相符,但是伴生树种偶有差距,据景观艺术效果、景观功能及植物生态学特性,这些树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整或保留,可增加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u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垂柳(Sllix babylonica)、槲树(Quercus dentate)等.调查样地的灌木层次都成星散分布,灌木树种与地域性群落中树种出入较大,该层次的景观应予以适当调整,可增加花木蓝(lndigofera kirilowii)、红刺玫(Rosa 口multifolrcwar.cathayensi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卫矛(Euonymuls alatus)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灌木.样地地被层次皆为草坪草,由于地带性植物群落中的草坪层大多为野生草坪,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来源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设计中可选择形态、习性相似的地被植物进行代替,以加强这一层次的景观地域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大学校园设计的发展历史,阐述了现代大学校园绿化景观发展趋势,并从校园历史、自然环境、交流空间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化工业的发展,学校的校园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校园生态绿化建设,维护校园生态平衡,保护师生员工生态环境.要从整个校园生态环境的改变出发,以绿化做为克服校园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应用现化生态原理,发挥校园生态功能,充分体现高校教育的文化内涵,创造融人文、自然、历史景观为一体的校园生态绿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现状与环境特点为背景,对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通过增加观花、观果植物的种植和组景配置,丰富校园绿地景观,丰富与发展植物的多样性,营造出绚丽多彩的校园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植被恢复工程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景观绿化和生态绿化.实施景观绿化是因为长江三峡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观绿化可促使三峡恢复过去曾有的原生植被美景,增强对游人的吸引力,促进库区旅游经济繁荣;实施生态绿化,是因为三峡两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绿化可有效遏制生态恶化,促使库区生态良性循环,确保库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三峡植被恢复成功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作为重要的自然景观要素,在园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植物群落是自然过程的产物,植物群落塑造必须遵循其自然生长发育规律,只有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功能作用。随着景观塑造的多样化,回归自然的植物群落景观突显出其重要的生态价值,这不仅体现在能够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还体现在能够准确地释放出地域景观信息。因此,植物群落景观塑造首先必须明确拟自然植物群落的功能,其次完成场地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最后进行自然植物群落的选择与调整,这对完善植物群落景观塑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植物景观应该拥有稳定植物群落,能够发挥自净能力。深刻理解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种间关系、化感作用、生态位等理论知识,系统阐述这些理论与构建稳定园林植物群落的关系,从而解释园林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对荒山绿化、矿区绿化等绿化项目提供理论指导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植物园"旅游经济"的发展,植物园在承担植物科学研究及科普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公众日常休闲的重要绿地。本文选取南京中山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探寻影响植物园游憩功能的显著因子,为未来植物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游客对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游憩功能达到基本满意水平。其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景区分布、建筑景观、声景观的满意度较高,滨水景观的满意度评价值较低。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植物色彩丰富度、科普场所、科普内容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因子。运用IPA图对16项评价因子进行重要度-满意度分析,并对各象限内的因子提出改进方向。最后基于游憩功能满意度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加大对植物园休息设施、卫生设施、娱乐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投入;更新科普方式,增添特色游憩主题园区;完善现有道路体系,增强对北部专类园的可达性;增加色叶植物的种类、提高色彩丰富度等。以期为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的优化及其他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虚拟园林树木全息模型技术,以稠李(Padus racemosa)为例,对SpeedtreeCAD植物建模软件进行研究,依据树木基本参数编辑为原理,对其整体骨架、分枝、叶片及模型后期效果进行编辑设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peedtreeCAD创建树木模型,其真实度高、具有动感效果、渲染速度较快、操作性简便,并与3Dmax兼容,有良好的匹配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有效地指导园林植物配置效果表达,为园林植物物种选择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