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心态为现代文明创造了许多普遍性的价值领域 ,如科学、民主、法制、人权等等 ,但同时也几乎把人类带到了自我毁灭的边缘。对启蒙心态进行反思是当今西方社会的一大思潮。在杜维明看来 ,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首先引进西方那些普遍性的价值 ,在这方面 ,五四知识分子功不可没 ,但同时也出现了偏差。现在 ,我们要在继承五四传统的基础上 ,站在儒家人文主义的立场 ,对西方由于启蒙心态造成的全球性的社会危机进行反思和批判。杜维明的这些思想对推动儒学现代化很有启发价值 ,但缺点在于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儒家思想对于西方社会弊病的救治作用 ,关于如何建立全球社群伦理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爱华教授的新作《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历史生成》一书是一部研究科学伦理学的力作。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为指导,运用和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科学学、家庭学等多学科的方法,首次从科学伦理的视角研究中西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生成、相互作用及其异同,探索当代科学伦理精神的建构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市场经济、教育、就业、家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当代科学伦理的前沿问题:科学的伦理价值、环境伦理、高技术的道德选择进行了深度探索。本书由五篇十八章组成。内容丰…  相似文献   

3.
由于启蒙运动及其精神遗产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启蒙反思成为当代人类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在肯定启蒙精神积极意义的同时,亦必须正视启蒙精神的三大盲点。在此基础上,要通过调动包括非西方文明与原初传统在内的多方资源,在对话中超越启蒙心态,成就多元现代性。儒家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可以在自身、社群、自然和上天四层面为超越启蒙凡俗的人文主义提供思想资源。前辈现代新儒家主要是要将儒家思想在基本精神方向上纳入启蒙理性的范畴之内,与之不同,杜维明更为自觉地突显了儒家思想与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西方现代性的不同取向。如何更完整地突显建立在儒家智慧精神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是现代儒学有待进一步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探索了当代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对家庭伦理建构的影响,其中包括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基础─—家计运作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要素─—家风、家现、家教和家貌的影响,它们一方面促进了家庭生活方式的文明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促进了家庭伦理文化的现代化,进而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和睦的家庭关系与和谐的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在现代化的潮流下,工具理性高于价值理性,见利忘义导致商业伦理败坏,造成种种社会的不幸事件。本文先对西方"现代性文化"之本质作扼要引述,强调杰出的企业取决于企业的精神文化,文中追溯先秦儒家的基本伦理观念特别论及荀子重视合乎公义的职能分工及报酬正义。强调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幸福。在儒学精神传统影响下,历史上出现了儒商典范,本文以安徽儒商为范例。他们在企业伦理中,建立做人应该"忠厚积善"经商应该"诚信交人"的共同原则。接着,本文也标榜了当代的儒商风采,介绍了两岸儒商如何本着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创造了一流的企业以及尽善了对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为了凸显儒家伦理的对话意蕴与当代价值,通过文献疏解与比较诠释相结合的方法,从"对话范式"的视角对儒家伦理作了探幽发微与阐述诠解.认为儒家伦理并不以孤芳自赏、默默独语的"独白范式"为其主要诉求,而是以主体间的平等协商、真诚沟通、悬置中心、宽容互让的"对话范式"为其基本归依.我们不惟在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仁"那里明辨其对话意蕴与共在诉求,亦可在其重要范畴"忠"、"恕"、"诚"那里体味其对话精神与交往理性之维.儒家伦理不仅较早批判了独白主义的伦理范式,而且能为走出当代伦理困境,重建当代伦理对话精神,构建生态和谐的光明大道与诚心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以及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处提供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现代性追求的历史时期。现代性开启于西方,有着物质主义与自我主义的趋向。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的人文主义,是我们克服市场经济引发的现代道德问题有价值的传统资源。同时,当代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也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追求,儒家人文主义同样也是重要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儒学重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既需要我们对儒家伦理的"前现代性"有充足认识,更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儒家伦理的现代性"问题,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在构建现代公民社会过程中作为一项思想资源的意义.公民社会的这种伦理要求与传统儒家伦理在诸多方面是相颉颃的.因为我们无论怎样拔高传统儒家伦理的"精神价值",无论怎样强调它的超越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儒家伦理是产生于"前现代"的伦理观念,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宗法血缘型社会,这与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公民社会是有天壤之别的.  相似文献   

9.
儒家伦理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能否纳入当下的伦理体系?笔者不赞成那种把儒家伦理与市场伦理对立起来的观点.诸如"恕道"精神、商业伦理、"中和"哲学等儒家伦理中的某些重要思想非但不与市场伦理相悖,而且恰恰是市场伦理所必需的.中国当代市场伦理的建立离不开儒家伦理这一民族特色,但不能以儒家伦理为其本位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杜维明先生是继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之后的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80年代推动现代新儒学运动最有力的海外学者之一。从其对儒学观、儒家伦理与东亚企业精神、儒学第三期发展等问题的思辨中,我们不难看到当代新儒学的动向,以及杜在儒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进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