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是布伦塔诺哲学心理学体系内在基本线索,而心理现象则是以"表象"和"意向性"为基础的,而具有对对象的能动的指向性.其目的就在于不但要从哲学上实现从客体本体论向主体本体论的转向,而且还要将善恶价值的界定建立在心理现象及其内在意向性和自明性的基础上,从而奠定其价值哲学的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玉龙 《社区》2012,(23):62
在德国交流访问期间,和朋友谈起德国的养老问题。朋友说,德国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但是其完善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足以保证老年人衣食无忧。不过,那仅仅是一个表象。所谓的衣食无忧主要指的是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老人。虽然德国的许多城镇都  相似文献   

3.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结构,通常是指统一着不同层次心理要素的一个复杂的关系体系。心理现象于当代刑法的结构与运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成立犯罪并进而衡量犯罪、裁量刑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作用。但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不周延性,心理现象的机能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应当以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的方式,对我国刑法的含混规定加以合理解释,以降低产生误解的风险,并考虑将规范内容引入我国刑法的罪过要件之中,以保障并优化心理现象之定罪机能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对武术运动中的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及意志等六个方面的心理现象进行了探讨 ,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武术运动员的心理特性 ,遵循科学的心理规律来指导武术教学及训练 .  相似文献   

5.
旨在对那些研究社会政治进程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民主被视为社会治理的手段之一,同时,民主作为社会政治体系,以社会心理现象为表象,通过对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动机加以治理的方式呈现出来。民主具有程序性,或者说,民主是一个过程;民主属性发展程度的特点在于公民参与制定社会决策的程度;没有既民主又不民主的国家,只是各国民主发展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梦幻心理目前还是宇宙奥秘之一。现在不少人认为,梦境和幻觉都是人类的无意识、潜意识的心理现象。梦境是人在睡眠状态下脑里不自觉地出现的表象活动,它是人的生活积淀和情感积淀在睡眠中的一种曲折的表现;幻觉则是由特定的境况、气氛、势态触发的对现存物象的一种错乱或虚幻的感觉。根据唯物反映论,梦境和幻觉也是人脑对世界的一种反映,不过这种反映的方式极为特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是有意义的表象,又是有表象的意义,它是双构的或多构的;意象不是某种意义和表象的简单相加,它在聚合的过程中融合了诗人的神思,融合了他的才学意趣,从而使原来的表象和意义都不能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异和升华,成为一个可供  相似文献   

8.
无对象表象悖论与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对象表象悖论由两个对立的命题构成:"每个表象都表象一个对象"--"并非每个表象都有对象".这个悖论是意向性理论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胡塞尔在1894年所作的<意向的对象>一文对这个悖论的思考来展示其意向性理论的产生以及他当时所持的一种二阶性的本体论立场.  相似文献   

9.
心理意识不是实体存在而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故有其特定的本质。但由于反映、意向性、自由和理性等心性均不为全部心理现象所具有,故它们都不具备“心理本质”的特征;而“知”:则是一切心理现象都具有的、性命攸关的基本性质,所以,精神心理现象的本质当是“知”(觉知)。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是化学整个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比较注意培养激发学生实验的激情和兴趣。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出现这样和那样的许多不同程度的实验畏惧心理现象。这种比较普遍存在的实验畏惧心理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对他们的强烈好奇心求知欲都将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害的。为此,我们对学生比较常见的化学实验畏惧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在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论文中的不规范现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便于学术期刊论文信息的传播交流及检索利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编排必须规范化、标准化。近年来,语言学期刊在论文写作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有一些语言学论文在"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内容中有不合规范之处。本文指出一些论文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期引起作者的注意,促进语言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言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与语言表征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概念.现实表征不等同于客观世界,而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客观现实;现实表征与语言表征的联系是间接的,心理表征是联系现实表征和语言表征的中介;语言表征是心理表征的符号实现,但它还受特定语用和文化习惯的制约,所以同一心理表征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征.同时,这三个概念依次具有逻辑上的依存性心理表征以现实表征为基础,语言表征又以心理表征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动物现象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现象千姿百态 ,在政治宗教、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节庆、婚俗、饮食、姓氏、风尚礼仪等方面在东西方文化中既有文化共性 ,又有文化差异。通过剖析动物现象这一侧面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民间文学则用语言形式表达部分民俗。它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是了解和研究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材料。本文就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爱情和复仇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题材,也是人类永恒延续的主要情感因素.<呼啸山庄>中女作家艾米莉通过对一系列超自然现象的描述,使得贯穿爱情主题和复仇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小说中的神秘成份,都具有一定的精神深度,因此,它不仅没有降低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反而在读者心中引起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的双语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识。因此,与双语现象有关的术语,如双语式、双言式和双体式是不容混淆的。此外,双语式的分类和习得过程也是双语研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先例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都有诸多研究,并获得巨大成效。通过研究先例现象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先例现象在认知心理和语言修辞方面的功能,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的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语言趋同现象的实质是以社会心理现象为基础的语用适应。本文从语言趋同现象入手分析了趋同现象的产生及跨文化趋同所达到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趋同现象的实质是以社会心理现象为基础的语用适应。本文从语言趋同现象入手分析了趋同现象的产生及跨文化趋同所达到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日趋蔓延,追求符号意义的消费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窠臼,消解精神生活的神圣,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及心理问题,使大学校园变得浅薄、庸俗和放纵;"符号消费"现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机制和心理机制,是当下异化的消费世界的真实写照,揭开符号消费的本来面目,有利于大学生回归消费的真谛,重建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