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施一公教授现在在国外,不便接受采访。"2013年5月6日,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施一公的秘书这样回答。4月底,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的名字相继出现在美国科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的名单中。作为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当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就在两年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增选中,施一公却"意外"落选———"意外",是当时很多媒体给出的说法。落选国内院士、却当选美国双院士,施一公的经历再次引发公众对中国院士制度的质疑和反思。"1997年  相似文献   

2.
At一卜q,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题词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5日至9日,"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国际会议在郑州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郑州大学主办,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和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40位与会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及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其中包括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杜克大学著名教授詹姆逊(F.Jameson)先生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杰出教授米勒(J.Hillis Miller)先生.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为立国之本,而小学是教育的基础,任务光荣,功在国家那天,读《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们张青莲小学最著名的校友——张青莲院士。其实,通读了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更恰当的题目应该是"曾经登上中小学讲坛的杰出人物",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张院士也是一位"曾经登上中小学讲坛的杰出人物"。在张老辉煌的人生旅途中,他不仅是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也曾经是一位中学教师。1930年张青莲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为我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该委员会指导下的全国产业哲学——产业论与产业创新研讨会至今已历时四届。①2011年12月17~18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产业论与产业创新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深圳学术年会之学科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隆重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等二十多家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并提交会议论文。与会领导何祚庥院士、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深圳市科协主席周路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辉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6.
正道 《新天地》2017,(8):14-15
90岁的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被称为"中国高铁第一人"的国之栋梁,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只爱了一个人." 才华赢得少女心 1950年3月的一天,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助教的潘际銮正在宿舍里看书,突然传来敲门声,潘际銮打开门,看到门前站着一位俏丽娟秀的女孩.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机械组副组长、全国摩擦学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林庆教授,应邀于10月30日在摩擦学学会陈大鹏同志陪同下来我校讲学。郑教授为师生们作了题为“摩擦、润滑与节能”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作为研究表面行为的摩擦学的一般情况,阐述了不同的表面接触时的润滑所用机制,并着重说明了利用润滑减少摩擦对于节能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今世界上的能源大约  相似文献   

8.
本刊 2 0 0 0年第 3期发表广东工业大学何秀成副研究员撰写的《七大工业国的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后 ,引起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先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的注意 ,并撰写了“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一文 ,寄送本刊。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张老对本刊的关心和支持。张老先生耄耋之年 ,思维敏捷 ,十分关注我国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现将张老的文章刊载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由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第二届"经济伦理与生态伦理高端对话会"6月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  相似文献   

10.
何泽慧走了,享年97岁。人们熟知的是,她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18岁时,何泽慧考入清华大学,26岁时,她在德国柏林高等工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型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大课题。针对如何全面体现创新内涵、如何建立完善的创新体制、如何协调创新与体制的关系这些问题 ,作者在清华大学院士群体中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创新的体制在促进重大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群像扫描     
美籍华人"五院"院士张立纲2008年8月12日,张立纲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悄然离去,在家人的陪伴下,72岁的老人走得安详。张立纲头顶5个院士头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20至1930年代清华大学的教学资料与校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阐述了清华大学培养"通才"的教育宗旨,并且梳理在这一宗旨下文学教育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呈现出的特征。首先,本文论述了当时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等一批教育家的"通才教育"理念,阐述在这种理念影响下文理并重的学程设置的建立过程;其次,分析了清华大学文学课堂的三点重要特征: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引入新文学;最后,分析了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术专业性和写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从游"的学风,以及主要校园文学社团与期刊的情况。这种梳理作为历史对照,可以更好地审视当下文学教育的意义,重新确立文学教育的时代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院士产业化"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战略途径。通过"院士产业化"将新兴科技成果作为新兴产品培育之"源",再以新兴产品作为新兴产业开发的"种",进而形成新兴"种产业",新兴种产业集聚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群,由此推动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院士产业化运作机制构建路径是横向途径与纵向环节的耦合机制,构建对策是成立院士产业化管理委员会和构建院士产业化运作的研发转化单元、项目遴选机制、科学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结合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实验中心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情况和材料学科的实验特点,分析了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作用和效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这类仪器设备管理的一些思考和措施,探索了加大管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始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高校。1928年,罗家伦长清华大学后,推行"廉洁化、学术化、平民化、纪律化"的政策,真正造就了一个现代化、独立化的清华大学。罗家伦长清华时期,"改隶废董"、教授治校、延聘名师、改组学科、重视学术研究,是清华大学发展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19.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日。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来自海内外的5万余校友返校参加纪念活动。其中有60余位清华大学海外校友,登陆江苏,进行"清华大学海外校友江苏行"之旅。4月25日下午16:30,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南京、苏州、镇江、常州、无锡五市侨办协办,由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特别支持的"海外校友江苏行"活  相似文献   

20.
由贵州省国际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心主持的台湾清华大学李亦园教授学术交流活动于 2000年 8月31日在柏顿酒家举行。 李亦园,福建泉州人,1931年出生,1948年赴台湾就读于台湾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四十多年,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荣誉讲座、台湾蒋经国国际交流基金会执行长。 李氏研究范围广,涉及人类学、文化学、比较宗教学、家庭宗教研究、神话研究,并以台湾高山族,华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