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世间最能宽容一切的,是大自然。有了大地的宽容,才有了万物的生机;有了峭崖的宽容,才有了瀑布的壮丽;有了磨石的宽容,才有了宝剑的锋利。  相似文献   

2.
阳历 3月,为早春时节。这时万物复苏,大自然开始向人们展现蓬勃的生机。但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种病毒、细菌、虫卵的繁殖加快,许多传染病易于发生和流行。再则,这时候的早晚温差及天气变化频率都较大,对老年人的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稍有疏忽,就会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依照气候规律, 3月份也是冷暖空气最活跃的月份之一。这个月的天气以多变为特征,所谓“春天孩儿面,阴晴随时变”,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春风暖人,但春风容易传播花粉,使一些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及眼病发病率大幅度增高。…  相似文献   

3.
杨晓宇 《华夏少年》2007,(12):59-60
春、夏、秋、冬是五颜六色的,自然也是美丽的。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树木长出了新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好象在和春姐姐打招呼;小河弟弟把雪白的棉被掀开,哗哗地笑着,闹着;还有几只可爱的小鹿跑到了小河边照镜子,好象在说:“过了一个冬天我又长漂亮了吗?”春天像是一支万物演奏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4.
凌瑞琴 《老年世界》2010,(24):37-37
大自然万物必须遵循生物钟节律才能生存繁衍,人娄也不例外。如果生物钟紊乱,身体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睡眠质量下降,导致人体过早衰老,因此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维护良好的睡眠,是中老年健康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不可预知,但瑞典男子柯尔丁发明了一款“死亡之表”,名为“Tikker”,可预知用户的生死大限。  相似文献   

6.
《黑白门》以公关的理念告诫人们:道法自然,万物皆规律,同时提醒人们掌握公共关系学对于当今这个社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画家塞尚曾说过:"只有一条路来重现出一切,翻译出一切,色彩!色彩是生物学的,我想说的只是它使万物生气勃勃。"我们要致力于大自然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世界,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宜人,大自然在春天的阳光下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赶紧把皮肤也叫醒吧.以下是几则既经济又简便实用的营养面膜,不用到美容院就能自行制作完成,达到护肤美容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快乐来自走进大自然 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和自然交朋友,是绿家园的宗旨。十几年来,我们绿家园志愿者在山东荣城和大天鹅一起过新年;走进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拍到了大熊猫懒懒地坐在树上的模样;目睹了福建梅花山野化华南虎的过程;在武汉和当时世界上仅存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一块度过了它的最后时光;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历经了亿万年的发展和进化.积累了无数“天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由“师法自然”引申的“非设计”概念来源于许多天生巧妙的自然景观和自然造物恰到好处地实现了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就仿佛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无一不是上天的神来之笔.而在这些精妙的“非设计”自然造物背后所蕴涵的万物发展进化都必须要合乎自然发展规律,适应环境发展的深刻道理,非常值得我们在设计活动中加以思考、遵循并很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要想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在养生上就应该“应天顺时”。我国传统医学对四季养生,侧重各有不同,俗话说,“春季生发,万物萌生”,春季也是老年朋友调养身体的最好时机。那么在春季里,怎样才算养生养对了呢?  相似文献   

12.
与大自然肆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如此重创袭击下,日本内部社会秩序却保持了极其稳定的状态,令外界印象深刻:市民上街避难主动让出主干路;楼道避难分坐两旁让出中间通道;安静地排队候车或商场购物;教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闭电源;  相似文献   

13.
丁海霞 《现代妇女》2004,(12):38-39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有什么困境呢?第一是无根、第二是无心、第三是无情.我们说一个人"无根",是指他离开了两种根源,第一种是大自然,第二种是家庭.大自然是人类的根源,所有的古代民族都有以大地为母亲的神话.在今天它依然存在我们心中,我们现代人对大自然仍然有一种向往.看到花开,看到野生动物,你就会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大自然除了拥有生命力之外,还有一种韵律,就是春、夏、秋、冬,月圆月缺、寒来暑往.从自然界里可以发现:生命有生、老、病、死,但生命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不会永远消失.家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份源远流长的,被中国传统所一向肯定的东西.家庭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家庭的功能,今天慢慢地在转变、瓦解,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警惕.人类的根源,一方面是大自然,跟宇宙万物一样;另一方面是家庭,家庭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不一样最主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世间万物蕴藏阴阳并行的定律,有黑与白、美与丑、香与臭。食物也同时具有正负两面,天下万物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所以我们要对蔬菜留一些提防之心。蔬菜除了能充饥养生外,是否蕴含些伤身的禁忌,我们应该先了解,然后才能有所规避,在饱食之余,方能安然无恙,守住健康。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绿洲—学生是种子,智慧多元,人格丰富:学校是土壤,养分均衡,环境和谐;科学精神是阳光,催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跨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波澜壮阔,“绿色教育”应运而生。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就是对这一潮流的响应。提倡绿色教育、人文关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奏响了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绿色教育的旋律,教育改革的潮流正在绿向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7.
1 不要指望你是他的第一,如果是的话,非常恭喜:谁叫你天生就是中六合彩的命!当然,更不要奢望你是他一生中的唯一不变的真理;要知道世间万物没有恒一不变的东西,更何况爱情这种极易从X基因突变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李峰 《职业时空》2008,4(5):118-118
后现代主义站在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对现代性和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对立思维的反思、批判、否定和解构,进一步倡导对话、沟通,主张不同文化、不同范式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鼓励人们去思、去想、去感受、去创造;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倡导对自然的关爱,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是大自然花园的看护人。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重构了一种新德育观——生态德育。  相似文献   

19.
春季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麻疹等发病率较高;过敏性疾病也会由于万物复苏而产生过多因素的过敏源,如花草,树木,尘螨等;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旧病复发、病情加重或恶化。这时不妨尝试一下艾灸预防和治疗,这种绿色疗法,既省钱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春季在养生上来说,是一个尤其关键的季节,所谓“春种一粒子,秋收万担粮”,此时若不注意养“生”,等于一年都白忙活了。那么,春天该如何养“生”呢?春季养肝重在“放” 《黄帝内经》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就是说,在春季的三个月这个万物推陈出新的时令,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