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并领导的一支坚强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八年的抗战岁月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部队,成为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珠江纵队在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依靠人民群众,灵活运用人民军队的游击战略战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和特点,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与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等兄弟部队并肩战斗消灭了大  相似文献   

2.
《源流》2015,(2):10
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由几十人发展到近3000人,成为岭南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她在远离党中央、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执行党的指示,依靠人民群众,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灵活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前期战斗在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后期挺进粤中、西北和粤北,坚持7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对敌作战200多次,歼敌33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军用物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在东北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为世界人民战胜国际法西斯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抗日与民主,是目前中国的头等大事。”没有民主,就不能动员全国人民进行抗战;没有民主,抗日战争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陕甘宁边区,就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依据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通过人民直接选举,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项建设事业中,边区成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朝鲜义勇队是活跃在中国战场上朝鲜众多抗日力量中最突出的一支 ,它不仅是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队 ,而且是中国战场上的国际纵队。在 1937年到 194 5年间 ,它从成立到合并到分化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 ,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芦沟桥一声炮响,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抗日战争的进行和最终胜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蒋记“中央军”在日寇的战略进攻下,节节败退,不仅很快地失去了平、津及华北广大地区,而且宁、沪、杭地区也很快沦于敌寇之手。代表和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根本没有保卫人民,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民族自尊心。“攮外必须安内”,说穿了即抗日是假、反共是真。它先后三次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党领导下的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要想在日、伪、顽强敌围攻之中建立、巩固和发展,就必须实行抗日民主政治,真正给人民以民主权利,这样才能团结边区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党在边区开展了以普选、“三三制”政权建设和人民议政为主要内容的广泛深入的人民民主运动,建立健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并由此实现了党对边区和全国抗战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简称“反战同盟”),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经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改造和教育的被俘日本士兵,在抗日根据地内组成的一支反战队伍。活跃于敌后战场的盟员大多享有“日本八路”的美誉。该组织后来发展成日本人民解放联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实,抗日根据地内的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抗战和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团体的联合奋斗,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原因。不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永垂青史,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也在这部宏伟的画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新桂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新桂系的抗日主张和实践与蒋介石中央统治集团、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三者的抗日言行的比较中,探讨新桂系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是本文的主题。我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围绕“抗日战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包括围绕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价值及作用研究,抗日战争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抗日战争与当代文艺关系研究等。同时,基于综合媒介的不断发展,“抗战历史”如何与“影像”对接也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站立于“民族主义”理论视角对抗日剧进行思想解析的研究尚为匮乏。梳理研究民族主义视域下抗日剧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抗日剧在民族主义理论框架当中的成长态势,同时对抗日剧影视文本进行分析,对于研究民族主义在大众媒介中的浸润及影响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后期,根据时局变化,响应党中央的精神,调整了对国民党的方针、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了谈判、动员了游击队下山改编,为南方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武汉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阶段转变的拐点。在空前团结、合作、民主、进步的气氛中,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毛泽东以全球反法西斯与全国抗战的全局视野密切关注武汉,通过文章、电文、信件指导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紧密合作,为"武汉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首先,他将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主导集团进行合作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环节,促进国民党坚持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次,向国民党建议武汉会战实行的战略、战术;同时指挥八路军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运动战,策应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最后,组建新四军,策应武汉抗战,并为武汉沦陷后的华中抗战预留伏笔。  相似文献   

13.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4.
论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界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紧密团结、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战略相持阶段到来以后,国民政府为适应新形势发动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抗战建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既支持、肯定运动的积极面又不失时机对其消极面进行斗争,灵活运用统战政策维护了裂而不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思考,可以为我们党在新阶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开展统战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少数民族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全国抗日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第二,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国的步骤和计划;第三,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第四,修建了抗战国际交通线并维护了该线的畅通;第五,充分发挥自身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传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抗战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在余汉谋所率的部队中,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党成员及无党派人士曾经有过一段共事合作,并一度形成了多党和非党成员合作抗日的局面。这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气候下党派关系获得部分调整的一种反映,在全国抗战史上尚较为罕见。虽然当中发生了曲折,但从全民族抗战的眼光看,那一段历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1936-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国"主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先后具体化为"三民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笔者分析了"民主共和国"主张的演变过程,说明了这种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全面抗战的爆发造成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携手走进抗战阵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两个截然不同的抗日政权同时并存,形成了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格局。两种政权既统一又独立,虽然其合作目的和革命目标并非一致,但都为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发挥了重要的和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员刘澜波(东北籍)是东北救亡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和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杰出战士。“西安事变”后,他受周恩来的委派,将东北流亡同胞团结组织起来,创建了东北救亡总会。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将会址迁到武汉。在周恩来的指示与关怀下,他团结各界东北同胞,动员社会力量,使东北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融入全国抗战洪流之中,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抗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表现在多方面。如在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基础上的创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在领导权上的创新、在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建设上的创新、在处理阶级关系上的创新、在文化战线上的创新。我们要不断从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为我国全面奔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宏伟目标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