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并领导的一支坚强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八年的抗战岁月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部队,成为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珠江纵队在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依靠人民群众,灵活运用人民军队的游击战略战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和特点,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与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等兄弟部队并肩战斗消灭了大  相似文献   

2.
左权在总结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游击战争的重大作用。他支持毛泽东关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张,并结合了华北实际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他善于总结战争规律,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游击战争的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在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本文通过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八路军从出师抗日到基本转入敌后作战,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八路军出师之后,一开始是在敌之翼侧作战,后来随着华北战局的变化和作战的需要,才逐步从敌之翼侧转入敌后作战的。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对于正确理解当时党的军事战略方针,对于正确了解人民军队进行抗日战争的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问题作过许多论述。他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 ,论述了抗日游击队的建设和有关战略战术原则 ,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问题。这些论述 ,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鄂豫边抗日根据地是在豫南、鄂中和鄂东三块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37年12月至1940年5月,陶铸与杨学诚等在鄂中重建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为创建鄂中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6.
鄂豫边抗日根据地是在豫南、鄂中和鄂东三块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37年12月至1940年5月,陶铸与杨学诚等在鄂中重建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为创建鄂中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结果。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万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中原局(后与东南局合并成为华中局)书记刘少奇,临危受命,肩负重任,在华中敌后三年多抗日游击战争中,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和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巩固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据此,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广大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除原来的陕甘宁根据地外,又建立了十八个大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具备了哪些条件才可以建立起来呢?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了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是武装部队问题,“这是建立根据地的最基本一环,没有这个东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 ,刘少奇先后担任北方局和中原局 (后为华中局 )书记。他不仅积极地身体力行地深入敌后 ,领导了华北、华中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而且从不同侧面精辟地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诸多理论问题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鄂豫边区的特殊环境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意义 鄂豫边区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抗日游击战争基地。六中全会以后,李先念奉命率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向鄂豫区边敌后挺进。曾任鄂豫边区党委书记兼五师师长和政委。边区共辖四十余县,一千多万人口,抗日武装约五万人。  相似文献   

12.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建立的最早的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一直被誉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 抗战以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要求开赴华北前线的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来考察。在晋察冀三省毗连的晋东北和冀西活动的八路军,以聂荣臻同志为首,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七日,奉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之命,在五台地区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开展游击战争,恢复社会秩  相似文献   

13.
安徽抗日游击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襟江带淮,地处华中腹地,是中国抗日的重要战场。1938年间全省各地相继沦陷,成为新桂系将领心目中的“一条破船”,同时又是其意欲逐鹿中原的地盘,而蒋介石集团则视之为消灭或削弱新四军和国民党“杂牌军”的重要场所。但游击战争的发展,使安徽不仅成为新四军的根据地,同时也成为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模范区”。安徽“是反映整个世界的一滴水”,安徽抗日游击战是中国抗战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两种抗日思想。  相似文献   

14.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作为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创建的模范抗日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党的作风和文化教育方面创造了极为丰富、有效的历史经验,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根据地的成功执政历史经验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升,正确的执政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和党内作风建设,以及政策的灵活运用确保执政的长效性。当前,有必要对这些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并得出规律,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刘少奇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先后深入华北、华中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在这期间,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总结敌后政权工作的实践经验,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著作。收入《刘少奇选集》上卷中的《建立我党领导下的抗日  相似文献   

16.
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确定和实施的重要军事战略方针。它对于指导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打击日军,发展壮大自己力量,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起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38年6月,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率领下,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1939年春夏间,陈毅组织东进纵队进入无锡、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苏州县(今吴县及常熟县的一部分)、常熟县(今常熟县北部地区及沙洲县的东部)、太仓县为中心的游击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1940年4月中旬,中共中央东南局派谭震林(化名林俊)率领一批干部来到常熟,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谭震林从到达常熟至1941年夏天因日伪“清乡”而撤出为止的一年多时间里,宣传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抗日武装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培养了一大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较为翔实的史料,介绍了新四军领导人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开辟盐阜、苏中,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做好友军工作,收缩愿意抗日的地方武装,打开海上军需和物资的运输通道,不断发展壮大抗日力量,率领军民奋勇抗击日寇、汪伪、韩顽的疯狂进攻,为打开抗日新局面和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虽然频繁遭受强敌进攻和疯狂破坏,条件极其艰难困苦,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始终屹立并不断发展。这是一个奇迹,构成这个奇迹的因素很多,而其中一个基本点就是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勤政、廉政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形成了抗日根据地励精图治的良好政治局面,形成党政军民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巨大力量,从而战胜了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使偏僻落后的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抗战的坚强支柱和战略基地,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和民主共和国的标本,并对后来的中国政治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日期,国共两党因共同的民族利益走到一起,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并且坚持在各自分别领导的基础上于一定时期、一定形式、一定程序上的实现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国共合作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事事合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因为各自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走向分裂,从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