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公司要求投保人先交保费后成立保险合同,但在缴纳保费后保险合同成立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这种做法对投保人极不公平,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国外的实践使我国的保险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具有国家公民、受教育者和消费者的三重身份,享有公民的一般的法定权利,受教育者法定权利,作为高校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学生的权利以及高校的行政管理权的概念是支持研究学生权利保护的依据.我们在高校的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造成了高校学生的权利保护的缺失.本文着重分析了现在远程教育中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行政法律关系下如何保护远程开放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人身保险合同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或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涉及被保险人的人格利益,这是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最根本的区别,因此人身保险合同的权利义务配置都应围绕着被保险人的人格利益为重心来进行。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非为同一人时,投保人如果要变更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只需与保险人协商一致即可,而作为保险合同关系人的被保险人却毫不知情。因此从合同签订到终止的整个过程,为了更好的保护被保险人的人格利益应当科以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通知义务。  相似文献   

4.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本文针对以死亡为给付条件人身保险合同,在无保险受益人的情形下,指出相关条款存在的缺陷,探讨保险金遗产化的合理性,并试图从立法的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涉农保险的现状,普遍存在地方政府不够注重、地域差异化较大、承保率较低、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基层行政执法不规范、性质定位模糊、监管力度不强等问题,导致我国涉农保险法律制度发展缓慢。当前我国只有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和规定,正规的专门的涉农保险法律制度较少。因此我们要改变涉农保险现状,就要立足于国情,从我国的涉农保险的实际出发,加强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我国依然处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上升阶段,自然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农业环境相当脆弱,农业总体的抵抗能力低非常明显。正是这样严峻的形势,需要加快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在农业保险的试点中,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瓶颈,近年来,中央高度关注对农业保险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试点工作纷纷铺展开来。农业保险财政税收立法本质是为协调保险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依赖性很强,其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完善,其立法的意义远超出一般的商业性保险立法。农业保险财税支持的立法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农业保险财税支持法律体系提出了建议,为我国农业保险的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为避免其滥用,对其适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为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对暴力犯罪规定了特殊防卫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请问:我交病假单,单位却以我劳动合同到期为由拒收。我该怎么办?解答:劳动者在病假医疗期间享有法律规定的解雇保护权利。《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出现劳动者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从裁减人员之日起,6个月内需要新招人员的,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从本单位裁减人员中录用。这一规定保护了被裁减人员的权利,同时也限制了用人单位滥用经济性裁员的规定。但法律并未对"同等条件"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以致在实践中使用混乱,劳动者的权利无法得到较好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同等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期对优先录用权的合理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民事法律思维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其权利理念,民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权利法。民事法律思维特别讲究权利的分析,而贯穿其间的请求权基础分析的法律思维更是民事权利体系的枢纽,是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民法思维培养对于法学教育来说,首先是在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其次对于学生对于民法这个庞杂的体系有着更为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认识。本文对民法教学中培养法律思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职场女职工,我国法律不仅赋予了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且还明确规定了“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由于这些“特殊权益”散见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之中,不易被人们所全面了解、注意与掌握.对此,下面案例将常见、敏感的“特别权益”做以解说.  相似文献   

12.
分析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提出大学生就业权利的法律及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或法人对其在文化、科技等知识领域的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权利,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和知识产权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净化文化产品市场,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因而,应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秩序,推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权利同人类社会同生共长,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权利现象的由来是多种多样的,但权利意识形态主要来源于道德权利、习俗权利和法律权利。因此本文在分析权利三大由来的基础上,从近代思想家关于权利学说的视角中揭示权利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大学毕业生,你是否意识到你的就业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你可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就业权益?从实际来看,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信息独用,不公平录用等侵犯毕业生权利的情况。 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经常有毕业生担心自己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维护,担忧自己因权益受到侵害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就毕业生权益及其保护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6.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8,(7):108-108
请问:我在某公司从事文秘工作已有3年时间。不久前,我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没有和我续签,但我仍在该公司继续上班。最近,丈夫陪我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才知道自己怀孕了。请问: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怀孕女职工是否受到劳动法律的保护?女职工在生育期间应享有哪些权利?  相似文献   

17.
会计准则作为各项会计工作的指南和规范,使得不同企业的繁杂的会计事务和工作能够在一个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指由国家制定,认可或解释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确认和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的最基本的法律形式。由于其含义的区别,不少专业研究人员将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分离的方式进行工作,然而,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的后果却认识甚微。  相似文献   

18.
唐佳 《人才瞭望》2008,(3):22-23
《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就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它是劳动仲裁工作的有力支撑。人事争议仲裁虽然在《公务员法》第一百条中提了一下,但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发生的人事争议的处理还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撑。大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小到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都没有立法。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律师权利的保护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保护好律师的权益,才能更好地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新刑诉法对于保障律师的诸多权利进行了规制。以下是结合有关法条对于律师权利会见通信权、查阅摘抄复制权和调查取证权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权利,继承权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本文主要探讨继承权放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