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新奇爱情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模型阐释新奇爱情隐喻解读的认知机制,并辅以图表动态性地呈现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实时隐喻的意义建构具有极大的认知阐释力.同时,概念整合的视角也丰富了爱情隐喻的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复合理论和概念整合网络,从认知的层面对广告语中汉语熟语创新使用的意义构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的合成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阐释力。并且通过分析证明广告语中汉语熟语创新使用的意义构建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复合理论来阐释,为广告熟语创新使用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 等提出的,该理论中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对情景喜剧中的双关语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正确领悟双关语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等提出的,该理论中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对情景喜剧中的双关语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正确领悟双关语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旨在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上探讨隐喻翻译策略的选择.文章表明:简单型、镜像型和单域型整合网络的隐喻机制以直译为主,意译法适用于双域型整合网络的隐喻式,彰显了概念整合理论强大的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Fauconnier & 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移就是人们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但它表达的是一种与字面意思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对移就的理解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用概念整合理论对移就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漫画幽默这一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即实时隐喻,以其新奇、生动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内针对此话题的研究多囿于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故多为静态描述,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实时隐喻的解释力亦有限。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很好地细化了隐喻意义产生的互动过程描述,特别是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阐释人们在解读漫画幽默时的意义建构和动态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尝试对闽南文化特有的歇后语进行语义认知阐释。文章首先梳理了闽南方言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视角,指出当前在闽南歇后语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则从先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入手,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整合网络,选取九条闽南语特有的歇后语,对其认知动因及意义建构进行深入解析。研究发现,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闽南歇后语前后两部分进行整合网络构建,对闽南歇后语的语义认知提供较强的阐释力,同时为闽南歇后语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活动。借助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概念整合网络,从认知角度探讨读者或观众理解广告双关语、领会广告意图的相关心理机制。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对广告双关语的解读过程进行较为细致的描述和阐释,再次验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阐释力。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对广告双关语进行认知解读是广告双关语研究的新视角,不失为广告双关语认知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对于语言具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援引概念整合网络的相关理论可以对多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分析语言使用者的动态的概念建构过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新词复杂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网络用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概念整合网络的优势,即语义内涵丰富,语言简洁生动,合成方式灵活多变,便于意义的建构和解读。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主要有四种形式:单纯网络(simplex 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和多域复合网络(multiple blend networks)。  相似文献   

11.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都将自身视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的基础。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对两种理论间的关系存在着对立观和阐释观,系统对比分析两种理论在长期记忆与在线处理、单线性与多维性、重要关系与关系压缩、规约与创新四个方面存在互补。"打虎拍蝇"的意义建构与创新经历了隐喻与概念整合两个阶段,是二者互动性的成果,是两种理论互动性关系的有利证明。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概念合成等理论来诠释熟语表征及熟语语义的建构过程.在了解熟语的认知机制及其语义建构过程的基础上,采用关联—顺应翻译模式对汉英熟语翻译进行探究,有助于顺应不同文化语境的要求,动态选择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实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语言学家们的青睐。由福柯尼亚最先提出并在2002年得到完善的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中较新的理论,已经被证明对人类语言具有极大的认知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下尝试对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认知解释,从而验证该理论对解读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可行性,并帮助读者理解诗词语言的深层语意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前提下,运用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详细分析和阐释了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并进一步比较了这两种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从而指出这两种理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理论与双关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较新的语义构建的认知理论.从双关语的定义出发,尝试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从认知层面对英汉双关语进行动态分析,从另一个侧面论证该理论的极强的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语篇意义在线建构过程中空间的认知理解的心理运作机制,再现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动态构建过程,揭示海明威八分之七的深刻主题,验证福柯尼耶理论对短篇叙述小说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二十年来蓬勃发展的重要认知语言学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并非仅局限于对翻译中隐喻机制的解读,而是对整个翻译的解读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将亚瑟.威利对《道德经》中"道"的翻译纳入概念整合框架中予以细致分析,可以看出,概念整合理论对典籍翻译这一认知动态思维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为相关的翻译实践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政治语言的一种重要类型,外交语言是涉外人员在外交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简要描述外交语言,简介概念整合理论,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子网络,结合实例对外交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阐释,以期更好地理解外交语言。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Fauconnie:和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建构的普遍认知过程.指出了委婉语以迂回、含蓄的方式实现语言表达得体自然、礼貌雅致的功能,其生成和解读实质上是概念整合的动态认知过程.提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合成空间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进行认知,日常生活中多数委婉语的心理过程和生成机制都可以得到很好地阐释.  相似文献   

20.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克服概念隐喻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意义生成背后的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理论为汉语隐喻意义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汉语隐喻意义的整合是在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中进行的。人们在理解和阐释隐喻意义时,会经历概念的组合、完善和扩充等认知活动。此外,人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