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008年2月21日,惊悉浩然老师不幸去世的噩耗,我深感悲痛。浩然老师曾任中国文化传播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的代表作有《圆梦》《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这样一个著名的作家,却没有半点架子,长期生活在基层和农村,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专心扶持文学新人,并创办了《苍生文学》月刊。回想120多年前的一个秋季,  相似文献   

2.
邬君梅,《末代皇帝》里的文绣、《建国大业》里的宋美龄、《蜗居》中的宋思明夫人,《人物》杂志曾评选她为“50位世界最美丽的女人之一”,美国电影艺术学院还聘请她为奥斯卡终身评委。  相似文献   

3.
因婚姻基础等问题,现在很多再婚老人的婚姻被称为“闪婚”,即结得快、离得也快。人们都会说“好聚好散”,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老年人再婚离婚,房产分割有许多难点。尽管《婚姻法》里已规定了哪些财产算夫妻共有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但区分起来往往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4.
李少红的外形是有些硬朗的。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温婉细腻,然而,她所导演的影视剧却无一不透出女人细碎缜密的心思,并带给观众一种情绪震颤。从1995年即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电影《红粉》到轰动一时的电视剧《雷雨》、从荣获了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大明宫词》再到收视率可观的《橘子红了》,她几乎把每一出戏,每一个镜头语言都处理得凝练到近乎静止:《雷雨》里繁漪被束缚在囚笼里一般的凄苦并不总是用痛苦的表情来特别渲染的,影片处理借的是从她总是急切地推开窗户的动作里传递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阿方 《女性天地》2010,(10):19-21
曾湉是央视《中国新闻》《新闻60分》和《直通香港》节目主持人,王凯则是央视《商道》和《第一时间》栏目主持人,两人既是同事又是夫妻。“同行是冤家”,他们虽然也有不少的磕绊,但结婚七年以来,他们的感情与事业却越来越顺……  相似文献   

6.
周子涵 《职业》2008,(5):74-75
《樱桃小丸子》里那个口齿不清的小丸子、《加油!金顺》中的女主角以及《大长今》里的老皇后等角色,都是由她配的音。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北漂妹,是怎样成为金领“声优”的?让我们走进配音演员的隐秘生活,倾听一个追梦女孩逆风飞扬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真实的谍战     
吴萍 《老年世界》2011,(16):34-35
从《暗算》播出开始,谍战剧成为了电视荧屏上的大热题材。近几年,不少受人关注的热播影视,都是以谍战作为背景的,包括《潜伏》《风语》《黎明之前》等等。 一部部谍战剧捧红了演员。打开电视机,能看到电视荧屏上到处充斥着“潜伏”、“地下党”、“假夫妻”、“暗杀”等戏码。历史真是如此吗?  相似文献   

8.
上帝造男造女 《圣经》里的男人和女人是处在平等的地位吗?回答这个问题就像我们读一切昔日的伟大经典,似乎容不得乐观。不过在人创造之初,男人女人委实是相当平等的。《旧约》里,一开始上帝造人的有关记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燕原 《当代老年》2010,(7):26-27
丁建华,我国著名的配音表演艺术家,曾参与上千部电影和电视片的译制创作,先后获得“上海青年艺术十佳”、“我最喜爱的女配音演员”等多种荣誉称号,担任主创的8部译制片曾获“金鸡奖”及“政府奖”,她在《追捕》、《魂断蓝桥》、《战争与和平》、《茜茜公主》、《真实的谎言》等影片里细腻动听、近乎完美的声音,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0.
王景龙 《老年人》2003,(8):39-39
编辑同志:我和老王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再婚前我和老王立有协议,即老王的一栋楼房在再婚后归我们夫妻共同所有,为此还在公证处对协议进行了公证。不久前老王病逝,临终前老王却又表示楼房由他的儿子继承。请问:老王的临终遗嘱和我们的协议哪个有效?李秀李秀同志: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婚前、婚后的财产归属进行约定,是合法的。这种约定一经作出,即对夫妻双方产生法律效力,如需变更或撤销,…  相似文献   

11.
王和平 《中外书摘》2010,(10):51-54
这是一位著名音乐家,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成名作是《八路军进行曲》,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他在25岁时,就写下了这首不朽的作品。今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朝鲜人,为朝鲜人民军写出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写了中国、朝鲜两个国家的军歌,这背后有些什么曲折的故事? 他是一名朝鲜籍的中国军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回到朝鲜工作多年。他们夫妻重回中国惊动了金日成、周总理……  相似文献   

12.
富源 《当代老年》2006,(3):31-31
人物背景:郭兰英,著名歌剧、晋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1930年,山西平遥香乐村人。她幼学山西中路梆子,12岁在太原开化寺戏园初次登台,一举成名,14岁在张家口挂头牌,享誉塞外剧坛1946年秋,她在张家口离开戏曲团,参加华北联大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演出秧歌剧《王大娘赶集》、《夫妻识字》和《兄妹开荒》等;  相似文献   

13.
从前,家里有好几种版本的《论语》,但德文版的《论语》,我还是从小贺拍摄的图片里第一次见到。至今也没来得及问他:书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4.
石竺 《现代妇女》2009,(2):52-53
它是李白《长干行》中窄窄金陵巷里的“青梅竹马”,它是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六朝金粉“隔着重衣搔痒似的”歌声,它是苏童《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累累灯影下半面沉波入水的浓愁清颜。做过十朝古都。但每个朝代最长不过百年。经历了四次屠城,却总能每次都平静地收拾起创痍遍布的荒凉。再把它种植成芳草甜美的又一个春天。这个城,从生到死,再死而复生,自始至终都垂挂着一种似乎是宿命里就注定好的忧伤,让人唏嘘.让人感怀,还让人可以爱至窝心的疼。  相似文献   

15.
对于只读过1年书的人,能看书读报就已经是奇迹了,要想写本小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今年71岁的老汉刘家胜却做到了,这位老农花了20年时间,写出了12万多字的小说《夫妻》。为了筹集小说的出版费用,年过七旬的他毅然从乡下进城当起了环卫工。  相似文献   

16.
天问子 《老年人》2008,(8):38-39
《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程颐、程颢)百般褒奖宣扬,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孙展 《老人天地》2010,(4):11-11
2010年,是本刊创刊27周年,也是本刊更名为《新天地》的第五个年头。《新天地》在正月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杂志的所在地北京就近邀请读者召开座谈会,听取大家对《新天地》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梁媛 《现代妇女》2014,(8):132-132
2011年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三)》对我国离婚案件中不同情况下的房产权属认定及分割问题做了较大调整,完善了相关规定,虽然新司法解释还存在不少漏洞,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上有了巨大创新,使我国在离婚房产分割案件的审判中有了较为统一的标准。本文从《婚姻法解释(三)》的内容出发,浅析婚后购房的离婚房产权属认定情况及分割方法,并提出完善《婚姻法》中离婚房产分割的相关措施,以期维护夫妻关系,保护夫妻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王南方 《老年人》2008,(10):24-25
在演艺圈里,人们喜欢把高明称作“高大人”,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影视片中演的官儿多;另一方面是他为人谦逊、和蔼,受人尊敬。这位年过花甲的演员,虽然50岁时才闯入观众的视线,但因为在《孔繁森》、《秦始皇》、《闯关东》、《至高荣誉》和《和平年代》等多部影视剧中的出色表演,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赢得了华表奖、金鸡奖等多项大奖,并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0.
伊人 《中外书摘》2009,(4):95-95
余华的小说,一直是我打心底里喜爱的。“先锋”时期,他的《河边的错误》,他的《现实一种》,他的《鲜血梅花》,他的几乎所有的中短篇,都是我愿意认真阅读的作品。那种冷峻的锋利、残酷的凄美,那种针尖一样的准确和没有回旋余地的逼迫力,始终紧抓着我的阅读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