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艳丽 《民族论坛》2013,(4X):68-71
民族非遗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有机融合,既能进一步加强民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能为民族村寨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在把握市场脉络,选准非遗项目;构建融合平台,促进形神合一;精心包装加工,提升旅游品质;强化生产性非遗开发,增加非遗附加值等几方面多加着力,取得双赢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非遗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有机融合,既能进一步加强民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能为民族村寨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在把握市场脉络,选准非遗项目;构建融合平台,促进形神合一;精心包装加工,提升旅游品质;强化生产性非遗开发,增加非遗附加值等几方面多加着力,取得双赢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在文旅融合视阈下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非遗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应该将它们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生计方式与精神状态结合起来,让具有传统特性的非遗的文化因素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从而使民族社会文化既保持着古今关联的文化传承特性,又具有服务当代社会的实际价值.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并实现文旅融合的理想目标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首先需要对节日文化资源进行类别区分;其次探讨如何将节日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有效途径;最后强调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应重视非遗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均衡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在这一概念的核心与原则等方面已经逐步达成共识,但在实践中以何种路径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作者对山西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考察,发现工业旅游对传统技艺型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具有很大的作用。论文首先对山西老陈醋东湖醋园工业旅游的实践进行了细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旅游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关键要素,最后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生产性保护的三大核心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非遗的概念和政府工作框架传人我国,似乎未见"水土不服".但实际上,非遗的问题不少,仍有深浅层次上的"水土不服"症状.当下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非遗保护利用的自我教育系统,而不是一味依赖对西方非遗理念的宣传和落实.  相似文献   

6.
文化馆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单元,代表着政府政策导向,高度影响着区域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普遍面临"投入大、产出小""雷声大、雨点小""名保护,实破坏"等问题与阻碍.因此,为了促进文化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应当推动文化馆的职能转型,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将文化馆打造为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发展,传承是基础,发展是方向.文章从敦煌非遗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近年来敦煌非遗保护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非遗保护中取得的成就,论证了非遗要融入生活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永葆活力、不断发展,并提出非遗融入生活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  相似文献   

8.
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世代相承的高价值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对维系国家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非遗保护传承展开阐述,分析非遗保护传承意义,提出人才培养传承与数字化技术保护等发展非遗措施,希望对拓宽非遗现代化发展途径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际文化遗产法这一领域的兴起并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章提出非遗保护的国际标准问题,即"人权""相互尊重"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因应非遗传承以人为依托的特点,这三项国际标准之于非遗保护的意义分别指向人的本体、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非遗公约》丰富的国家实践已表明,尊重人权是公约各项原则的根本,相互尊重是具有根本性地位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工作的行动目标."十四五"规划已将非遗保护列为我国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适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十年以及《非遗公约》生效十五年,重视《非遗公约》的解释问题并使之与我国法律进一步对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产生和保护是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性的课题.文化兴邦的提出更是将我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上日程.目前,我国从各级政府到高校、 从立法到政策在各方面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经历和视角出发,提出在适当商品化的同时,非遗传承人的理念和想法应受到重视,进而促进自下而上的非遗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往往是目前工业化社会所缺少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是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促进.非遗的保护是精神的传承,把这种文化及精神拓展和应用到其他的社会领域便可促进文化兴邦.  相似文献   

11.
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世代相承的高价值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对维系国家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非遗保护传承展开阐述,分析非遗保护传承意义,提出人才培养传承与数字化技术保护等发展非遗措施,希望对拓宽非遗现代化发展途径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首先分析了非遗舞蹈概况及发展现状,之后阐述了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后探讨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重视与培养非遗舞蹈传承人、收藏与保护非遗舞蹈资料和打造非遗舞蹈传承发展平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首先分析了非遗舞蹈概况及发展现状,之后阐述了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后探讨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重视与培养非遗舞蹈传承人、收藏与保护非遗舞蹈资料和打造非遗舞蹈传承发展平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西班牙与敦煌均拥有丰富灿烂、数额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梳理了西班牙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经验及敦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西班牙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呈现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双向促进、享受国家政策支持、重视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等优点,而敦煌目前面临着文旅融合不到位、传承人保护体系不完善、非遗教育开展程度低等问题。通过吸取西班牙的发展经验,结合敦煌当地实际情况,本文对敦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应深挖非遗文化内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大财政支持,保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广各阶段非遗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化馆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单元,代表着政府政策导向,高度影响着区域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普遍面临"投入大、产出小""雷声大、雨点小""名保护,实破坏"等问题与阻碍。因此,为了促进文化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应当推动文化馆的职能转型,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将文化馆打造为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亚 《中国民族博览》2023,(11):121-123
地方文化馆肩负着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使命,因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全面的开拓思维,灵活变通的促进非遗音乐文化的发展,以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实践助力非遗音乐的持续传承。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济宁市文化馆非遗音乐传承工作开展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总结了群众非遗音乐传承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推进和强化地方文化馆非遗文化传承进程和职能,为济宁群众非遗音乐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下的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非遗"项目产业化是现阶段的普遍共识,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寻保护",以动态的模式赋予"非遗"这一古老的文明新的活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是在这一契机下的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的短缺,却是制约非遗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相关非遗产业的人才,则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巨大难题,本文从其他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借鉴,结合"非遗"产业的自身特点,分析出"非遗保护"产业化发展中相关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基础.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特色是民族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大"卖点".本文就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非遗保护涉及两种知识,一种是现代学校教育知识,一种是未进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知识。政府管理非遗工作,往往以使用现代学校教育知识为主,而我国还有大量的非遗存藏于民间,保护它们需要使用现代学校教育知识以外的多元文化知识。政府、学者和民间力量都要认识到这两种知识的差异,并实现两种知识的互补,齐心协力保护非遗。从知识的角度认识非遗保护工作,可以深化对我国国情的理解,细致分析我国非遗的特点,发挥民间资源的作用,重点加强对国内申遗的各文化空间的保护,做好研究性的保护工作。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构建非遗保护的中国知识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非遗保护领域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其开展的一系列非遗保护举措密不可分。这些举措包括建立了日臻完善的日本非遗保护法律体系、明确了日本非遗保护的对象和主体、利用各种渠道提高了日本民众非遗保护意识。目前海南正在开展各类非遗挖掘和保护工作,亟需吸取相关有益经验,而日本和海南都是海岛结构,在文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借鉴日本非遗保护有益经验,对海南继续开展非遗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