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马华新文学是在中国“五四”文学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在20至40年代,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休戚相关的。一方面,中国有大批作家曾先后赴马来亚半岛,投身马华文学运动,特别是有许多知名作家,如郁达夫、胡愈之、王任叔、杨骚、许杰、陈残云、秦牧、高云览等,为马华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过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马华文坛也有众多作家后来回到中国,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和文学运动,象杜运燮、萧村、韩萌、米军、王啸平、马阳等,都是著名的马华归侨作家;另据方修先生《马华新文学史稿》记载,当时在马华文坛活跃一时的黄征夫、张楚云、李梅子、殷枝阳等人,以后也都返回中国。这两方面因素,构成了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奠定了中马文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80年代的马华文学一直处于边缘 ,即与中国文学的藕断丝连 ,又得不到马来西亚政府认同为国家文学。马华文学应该如何摆出姿态 ,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学面貌等等 ,这些与马华文学自身的文学生命息息相关。因此 ,马华文学界种种的呼声、诉求不断响起。事实上 ,这些呼声和诉求是否值得探讨 ,抑或是个假问题 ,本论文将以“断奶”、“身份认同”和“重写马华文学史”作为总结性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一、副刊——文学的起点新加坡独立前,新马两地的文学,合称马华文学。马华文学是承接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余波而发展起来的。根据史料,1919年10月初由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出版的《新国民杂志》,是马华文学的起点;直到1925年,新国民日报的《南风》和叻报的《星光》这两个文艺副刊的出现,使得马华文学有了营垒,力量增强,是马华文学运动的开端。(注1)其实,报纸的副刊和期刊一直是马华文学发展的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4.
“花踪文学奖”的举办和《花踪文汇》的诞生是现代传媒深刻地介入到马华文学体制中的产物。《花踪文汇》从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的结集出版,保存和显示了马华文学近20多年来的创作实绩,描绘了马华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同时亦显示了传媒在参与建构“马华文学经典”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传媒强大的推动之下,90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在诸多层面上建立了与世界华语文学圈的深刻联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从域外(包括港台、大陆、海外)汲取了宝贵的文学资源,成为90年代以来马华文学自省和发展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讨论以中国大陆学界为中心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平台”对各国华文文学研究所抱持的学术视野,以及对此一学科的定义;接着以《海外华文文学史》和《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对马华文学的研究缺失为例,讨论跨疆界、跨文化研究所面对的困境;最后论及当代马华文学跟世华研究平台接轨时,必须重视的(内部与外缘)问题。作为一个跨疆界与跨文化的研究个案,当代马华文学突显了许多重要的高难度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胡风与鲁迅先生有着“平生风谊兼师友”的革命友谊。胡风早年就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受了很深的影响。特别在三十年代,胡风有幸工作在鲁迅先生身旁,并亲聆许多教诲。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著名口号就是通过胡风撰文传达出来的。胡风还曾为党和鲁迅先生之间的联系人。胡风在三十年代中期对鲁迅先生的战斗的支持、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7.
朱崇科 《晋阳学刊》2006,(2):103-109
如果从本土的视角来参详马华文学史,南洋色彩的提倡(1927-1930)、马来亚地方作家论争(1934)和“马华文艺独特性”论争(1947-1948)这三个基点不仅引人注目,而且至关重要。重新思考它们的意义不是重复劳作,而是在部分重现历史现场的基础上,考察马华文学本土在20世纪20-40年代演变的粗线条轨迹,同时指出其中的悖论/吊诡和张力,也希望能够借此从不同视角(1.文学地理的具象化;2.文学层面的质变;3.文化/政治:捆绑的复杂化)探勘本土蜕变的谱系学。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2):103-107
王明回忆录《中共50年》认为"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是根据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和"九一九宣言"两个文件提出来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国防文学"口号是周扬在"八一宣言"发表之前提出来的,而中共中央1931年9月19日并没有发表过《九一九宣言》,"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是冯雪峰根据相关的中央文件与鲁迅、胡风协商后提出来的。历史上的"两个口号"论争表面上是"周扬派"与"鲁迅派"之间的论争,实际上应该是"周扬派""鲁迅派""托派"三方面之间的论争。"托派"的加入改变了"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从而在政治上使论争上升到了敌对状态。只有将"托派"置于论争的整体格局中,才能理解"两个口号"论争在政治上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也才能理解鲁迅为什么会下定决心与周扬等人决裂。  相似文献   

9.
1936年鲁迅临终之前,卷入了文学史上著名的"两个口号"之争。在这场最后的纠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剖析鲁迅临终前的心态。他不仅反对周扬等人借组织力量推行"国防文学"口号的专制作风,也和倡导"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冯雪峰、胡风等人在思想上有明显差异。鲁迅洞悉了口号之争的无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又拼尽生命的余力来抗争,来坚守自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的两个口号之争,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对这场争论历来评价不一,因为论争的一方,还是一个主将,却一直保持沉默,这样对“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提出的详细经过,始终令人难以捉摸。大家只好依据鲁迅的说法,认为这个口号是他提的,是他与茅盾议定之后,请胡风做了一篇文章。这样问题就复杂了,给评价这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政治文化语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群体性”氛围与“群体性”效应。30年代文坛创作上的“公式主义”现象,与30年代文学群体普遍呈现出的“集团化”倾向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中,在一些特殊的历史年代,文学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和标语口号化曾盛行一时,这都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语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当代马华小说的主体建构马相武马来西亚华文小说作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一部分,其主体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与整个马华文学一致。所谓“当代”,时间范围较宽泛,包括1965年以来,但八、九十年代更为我们所关注。这是由于我们强调“当代性”,也是因为论述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5,(3)
阶级正义和民族正义是中国左翼革命文学价值观念演变悖论性的两个方面。1936年左翼文学内部爆发的"国防文学"论争,涉及的主要有四方:周扬、鲁迅和中国托派以及冯雪峰等。周扬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主张泛民族统一战线;鲁迅则坚持革命者在抗战中的阶级斗争立场;中国托派则主张阶级的独立抗战,反对国防政府;而冯雪峰在个人主张上与鲁迅有着相似性,但基于自己特殊的身份,充当了周扬与鲁迅主张的调解者,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在阐释上向"国防文学"趋同。在论争中,他们彼此指责对方为"汉奸"、"内奸",而自命为"爱国者"、"革命者"。从总体上来说,这是左翼的阶级价值观与民族价值观的第一次冲突也是第一次整合。正是通过这次论争,民族价值观最终实现了与左翼阶级价值观的融合,也使得左翼革命文学单一的阶级价值发生了结构性嬗变,成为阶级—民族的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4.
1  新加坡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坛 ,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文坛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 80年代以来 ,新加坡华文文学开始走向世界文坛。许多作家 ,如尤今、王润华、周颖南、黄孟文、田流、骆明、流军、淡莹等等 ,他们的作品先后在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 ,并引起了读者与评论家的注意。新加坡华文文学这一变化 ,是和新加坡华文作家、新加坡华文文学团体的努力分不开的。作为新加坡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之一的新加坡文艺协会 ,在骆明会长领导下 ,立足本国 ,放眼世界 ,为振兴新加坡华文文学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在新加坡…  相似文献   

15.
战后国际局势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65年新加坡独立 ,鉴于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东西方冷战的制约 ,新加坡采取了追求认同东南亚、认同马来亚、迅速“脱华”的政策。华语虽是新加坡多数民族———华族的母语过 ,但新国家领导人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考虑 ,未将华语定为国语 ,华文华语的使用价值每况愈下。 2 0世纪 90年代后 ,国家重新重视华文教育 ,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母语教育水平 ,但华族的母语教育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一直是现代文学及鲁迅研究领域里的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论战者中一方所打的是莫斯科共产国际的旗号,而另一方竖起的是陕北中共中央的旗帜;然而这两个形同水火的口号,其理论依据均出自王明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所撰写的文件。本来鲁迅只是一个局外之人,但他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品质的左翼作家,参与此次论战之后即对当时上海左翼文化领导者奴隶总管式的作风进行了尖锐批判,表示了对于专制主义无比憎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西部文学”这个题目,虽然在文学界私下议论了好几年,但是,直到现在,还很少见哪家刊物把它当作一个新的创作口号正式提出来。这是一种历史的失误。随着我国开发大西北事业的兴起,“西部文学”已以一种崭新的面目崛起于我国文坛,它本身所潜藏的能量和重大社会价值,已经和正在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和作者。我们今天把它作为一个创作口号正式提出来加以倡导,正是补偿这种人为的失误的一个努力,也是为这种新的、客观存在着的、来势汹涌的文学潮流推波助澜的一个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鲁迅研究会、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学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6月14—19日在牡丹江镜泊湖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台湾省以及韩国的鲁迅研究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世界文学中的鲁迅”这一议题,对鲁迅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世界文学对鲁迅的影响;海外的鲁迅研究状况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从而拓展了鲁迅研究新的领域.现将研讨情况作一综述:鲁迅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过去在对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研究中,只谈及外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很少谈到鲁迅对外国文学的影响.其实鲁迅在外国文学界也是有影响的.首先,鲁迅的作品已经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承认,在美国文学界和评论界已公认鲁迅是世界性的伟大作家;在原苏联早在二十年代,盲诗人爱罗先珂评论鲁迅说;“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鲁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而且是世界文学的代表人物.”在三十年代,苏联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波列沃依也说:“在我们苏联和你们中国的新文学发源地屹立着两个巨人,这就是高尔基和鲁迅.”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70年代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震撼了当时台湾文坛。参战的百数十位作家、学者在几十个刊物上,发表了不下百万字的文章。如今,这场沸沸扬扬的论战已沉寂十几年,然而,台湾文学界对它的研究、反省仍未停止。80年代论战十周年时,台湾举行过大型的回顾座谈会;进入90年代,《中国时报》又以《走过70年代的文学标竿,回顾乡土文学论战》为题,组织讨论,希望“使重出土的‘乡土文学论战’能成为刺激台湾文坛往前迈进的良性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六年十月,在我国文艺界著名的“两个口号”(即“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论争中,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同志曾以莫文华的名字发表了一篇文艺短论:《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对这场文艺论战给予了总结性的论述,它对增强文艺界的团结,推动救亡运动的开展,起了很好的作用。应该说,这篇文艺论文,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它却成为林彪、“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