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俗书与官书汉字中有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等不同的字体。它们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态的字体,这些已为人们所熟知了。后来,又有人根据文字在应用中,有利于辨认和利于书写的两种性质,把汉字划分为正、草二体。清人刘熙载说:“书凡两种:...  相似文献   

2.
于右任先生以创立、推广、书写“标准草书”而闻名,其草书以书写“标准草书”为主,但并非完全书写“标准草书”,而是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从于右任先生的草书书写实践出发,力图廓清“标准草书”和“于体草书”的界限,将其草书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认为于先生的草书,由偶尔为之到倾力为之,体势上由平正入险绝,尤其是通过融碑入草、以章入今、夸张变形等方式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到了晚年则洗尽铅华,弱化了笔下的对比因素,在绚烂之极处归于平淡.  相似文献   

3.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草书基本型的提法较之于标准草书更能准确的表述今草书中小草书写形态自身的发展规律。标准草书在民国时期的书法艺术教育和书法艺术的普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随着书法艺术的向前发展,标准草书的提法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草书章草、今草的双线发展规律加之文字的各地异文演变进程决定了在今草书小草书写形态中草书基本型与草书衍生型和草书变化型的并存。  相似文献   

4.
今草属今文字的范畴,长久以来,无论是书法界还是文字学界对这个概念的界定都不甚清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今文字中还有与今草形体相近的字体存在。所以。将今草同章草、行书、狂草等字体区分开来无疑成为界定这个概念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一)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以下简称《四帖》)墨迹是经北宋宣和内府收藏而且流传有绪的古代法书,现存辽宁博物馆。书体作今草(大草),字势连绵,惜无名款。其书写者,初误为谢灵运;至明代,董其昌认定为唐代的张旭。而当代徐邦达、启功和熊秉明诸位先生加以考证和分析,对此提出了异议。但是,他们也并未指出谁是《四帖》真实的书写者。与作品的归属问题相关联,对此件草书的艺术水平也有着不同的评价。例如,近代书家沈尹默先生认为它“是一种好物”,在观赏时能产生一种正如唐代大诗人赞美张旭草书  相似文献   

6.
爱国诗人、一代草圣于右任题写馆名的澳门国父纪念馆,坐落在东望洋山附近,整个建筑古朴而端庄,掩映在绿树红花丛中,一片祥和宁静。而由于右任书写的馆名“国父纪念馆“蓝底白字,分外醒目。于右任的书法,植根于北魏,宗法于章草,融会篆、隶、楷、草四体之妙,博采众家之长,独具风骨,自成一家;于跌宕中见俊逸,于疏放中见规范,挥洒自如,炉火纯青。每一个爱好中国书法的人士,莫不喜爱于右任的书法。由他题写的澳门国父纪念馆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澳门终于回归,它从此结束了中华国土外人占领的耻辱史。此时此  相似文献   

7.
在六十年代的兰亭论辨中,断定兰亭为唐太宗命人假讬的人,曾以五条资料为证提出了一种王羲之书体应是隶书笔意的说法.五条资料是:(一)"义之少朗拔,为叔父廙所赏,善草隶."(见《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太傅语王右军"条下刘注)(二)"义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郄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尝以章草  相似文献   

8.
《平复帖》是晋人的一件手书名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对纸张形制等的考证,以及从字体结构判断。为晋人手写真迹已无疑义。其书法介于章草与今草之间,是章草向今草过渡的重要物证;其时代则处于中国书法由古体向今体过渡的重要变革时期。自《宣和书谱》著录陆机《平复帖》后,陆机为其书者似已成定论,故《平复帖》作为现存最早的名人墨迹被尊为“法帖之祖”,在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平复帖》未署名款,且年代久远,字迹斑驳,无论是内容还是书者,在鉴定上都存在很大困难。启功先生对《平复帖》释文的研究可谓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大门,此后的研究多在该释文的基础上展开,并且不断深入、扩展。陆机作《平复帖》之说虽为一般共识,但质疑之声仍然存在。明代有人将它定为陆机之弟陆云或汉代张芝所书,因缺乏证据而未能令人信服。曹宝麟先生《陆机〈平复帖〉商榷》一文,通过对书札所涉及的史实及人物的考证,提出《平复帖》非陆机书的观点,再次引起了书坛对此问题的热切讨论。《平复帖》研究至今,涉及的问题基本可划分为:《平复帖》的释读,帖中“寇乱”一词是否专指“永嘉之乱”,帖中提及人物“彦先”、“子杨”身份的确定。以及由彦先引申出的对“赢”、“瘵”二字的释读等问题。本文拟就各家对《平复帖》自上世纪80年代中至今20余年间的研究进行一次梳理,以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各方观点,利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经"书同文"、"焚书坑儒"之后,楚简书法名亡实存,以其成熟的书写性、丰富的笔法、自觉的审美追求、发后继书体之先声的前瞻性和创新精神,暗中向汉代书法递交了关键一棒。其后经汉代四百多年的发展,篆、隶、楷、草、行五种书体全部创立完毕,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肩水金关汉简》壹、贰、肆、伍册中简牍书写的讹脱衍倒现象进行了总结,尝试解读“缇绀胡”“芀苇”的含义,揭示和分析《肩水金关汉简(伍)》中引用《诗经》《尚书》的两条记载。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名字,学术界向有争议。笔者认为从《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可知曹雪芹的名为"曹天祐",从曹雪芹的朋友的记载中我们可推知曹雪芹的字为"霑"。张宜全《春柳堂诗稿》有关曹雪芹的注文和他人评点文字一样的字号,笔者怀疑不一定是张本人所写,故其有关曹雪芹的名、字的说法也是不足信的。综合相关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曹雪芹,姓曹,名天祐,字霑,号雪芹、芹溪、芹圃、梦阮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史传文学发达,历史人物常常成为文学、戏曲等艺术描绘的对象。由于受不同时代的历史氛围、审美思想、道德评判、个性创作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很难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给当代影视改编带来很大困惑。尤其像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其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呈现不同向度的矛盾,历来存在争议,在影视创作时,影视作者对其影视形象的定位就非常困难。《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多达百部,大多直接或间接描写曹操这一人物,其影视形象也呈现出丰富、复杂、矛盾的面貌。从接受美学的维度看,曹操影视形象的塑造,正是影视编剧、导演、演员对其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的接受。  相似文献   

13.
曹操高陵自2009年底被公布发现于河南安阳之后,引来各个方面质疑之声。究其原因是,曹操其人从宋代以来特别是文学作品中被人们奸臣化,成为"奸绝"。因此,对于曹操墓的被发现,以及从中没有出土属于曹操本人的铁证文物,故而备受人们关注。虽然此墓已被列为200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但是本人认为其中仍有值得研究的内容。考古学毕竟是一门近代新兴科学,需综合各类科学成果才能使结论更加科学化、合符历史真实,其中也更少不了用历史文献作为考古发掘的指导和理论依据。当考古成果和历史记载吻合,这样的成果才没有遗憾。  相似文献   

14.
魏晋以来,评论界对曹丕诗歌创作的评价普遍不高,不少评论家认为魏文帝得以立足中国文坛主要因为他的《典论.论文》,是以曹丕虽贵为帝尊,却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不及其弟曹植和乃父曹操。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对曹丕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曹丕诗歌的最大价值在于他的人性化的、情感充溢的抒情性韵味,刚柔并济的风格和多工语又不失自然音旨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5.
赠答诗经过先秦两汉的发轫,至魏晋时期臻于成熟。曹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其赠答诗无论从题材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代赠答诗和诗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曹丕往往被批判为奸险凶狠、阴谋篡位、加害兄弟的小人,但这对曹丕而言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我们应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曹丕的为人,用他生平的所为来评定其人,而不应存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在谈及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时,后人应该抛弃陈腐的正统观念,抛弃腐朽的教条,站在国家、百姓、社会发展的立场角度看到曹丕称帝后为历史做出的积极贡献;曹丕在位期间所颁布的法令政策在安抚百姓、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曹丕因为太子之位而害兄弟曹彰之说,这是无依据的;而与兄弟曹植之间,曹丕所为确实过分,但是在权势、国家利益面前,权势与手足情两者难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封建正统历史学家眼里,曹操是一代枭雄.无论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可湮抹的一笔.作为政治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统一北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了人民的生活.本文通过探寻曹操廉政思想的脉络,发掘出他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曹唐《大游仙诗》的叙事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唐诗人曹唐,以<游仙诗>最为著名,其作品凄艳优美,叙事性强,构思新奇,在除小李、杜之外的晚唐诗坛别树一帜.<大游仙诗>极具艺术性,尤其是它的叙事特色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明人曹学佺编撰的《蜀中名胜记》保存了大量巴蜀文献,但由于编撰时间仓促,他对于一些材料的审核不够精细,故书中存在一些讹误之处。本文就其中四则比较典型的讹误辨正于此:卷八误将崔公辅诗句为李渭作,卷十五误以岑参嵩阳南溪别业为叙州南溪县别业,卷十七误以为白居易诗《涂山寺独游》中的"涂山寺"在巴县涂山,卷二十九误以李峤父李镇恶梓州事迹为苏味道父苏荣事迹。  相似文献   

20.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从他的伦理思想及其实践来看,他既接受过儒家伦理的教育,又有冲破传统伦理的需要和建设新伦理的能力,但他却始终动摇、徘徊在新、旧交替的矛盾之中。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