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勾勒,探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一般哲学的批判.马克思的这一批判既能体现其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性,又能反观整个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关联性,因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其扬弃异化劳动的观点密切联系,具有明确的社会政治取向.他考察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阐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本质和现象的颠倒,并未触及异化劳动的经验事实,但其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着人的异化的因素.马克思通过分析黑格尔逻辑概念的异化及其扬弃的方法阐明,它只是扬弃范畴,而并不否定现存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剖析现实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黑格尔抽象掉了实践的经验内容,只是抓住了其形式方面.他揭露了黑格尔辩证法无视工人的异化劳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马克思从现实的感性实践出发,建立了以扬弃人的异化为指向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勾勒,探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一般哲学的批判。马克思的这一批判既能体现其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性,又能反观整个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关联性,因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是把握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关键文本。要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性人文关怀的起点,就必须考察手稿所指出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异化"与"对象化"概念的含混使用。唯有获得清晰的"异化"概念,马克思才能在扬弃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真正的关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整个思辨的哲学体系可以视为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哲学反映,而绝对自由与恐怖则是黑格尔对法国大革命理性批判系列中的一个典型意见。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观念中,整个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政治实践是对自由的辩证历险,它对抽象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导致了暴力与恐怖,要走出这种自由的困境,就必须经历现实的伦理国家的规制。  相似文献   

6.
[提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共同的哲学主题,他们也同样聚焦于辩证法的本体论批判这一角度。然而,费尔巴哈只专注于本体论批判这一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而未能领会辩证法与本体论的互释性,只是依据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思辨神学”本性的认定而完全抛弃了辩证法。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在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颠倒”,不仅重构了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而且揭示了本体论的辩证本性。在这样一种批判与建构的过程中,马克思刺破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壳”,并且充分阐明了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最终实现了对辩证法的真正扬弃。  相似文献   

7.
对卢卡奇与黑格尔关于辩证法和经济的关系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所实现的由前期的哲学人类学向后期的社会学的转向,这其中马克思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在卢卡奇所称的学徒期间,对政治经济学的大量研究,打破了其原本的先验人类学路径,从而促进了其现实批判的形成。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显然对卢卡奇有了立场上面的改变,虽然马克思仍然强调黑格尔辩证法的重要性,但是已经不被他的体系所束缚,而是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的批判中来,而这点恰恰是卢卡奇所要继承的。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马克思的辩证法,这个认识上的转变的意义就在于,卢卡奇把黑格尔的思辨的过程转化为历史现实的运动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当然也包括人的非理性的意志和情感,这些都是在社会过程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为了摆脱近代思维与存在分裂的二元论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辩证法的普遍本体论性质及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并继承了古希腊普遍的逻各斯精神,将理性视为与宇宙心灵相通的思辨,使理性由属人性扩及到普世性,预设了先于主客体分裂的绝对精神,这一理性本体以主客体的一般辩证法作为运动的基础来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以作为解决思维与存在矛盾的路径.存在主义的代表萨特反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普遍本体论性质,将辩证理性囿于人类范围.其实,萨特和黑格尔思想中都有实证主义因素,并且都主张辩证法的内在性,但是黑格尔为了规避二元论,把这种内在可理解性的权力赋予绝对精神,而萨特则是直接给予了个体的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批判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完成了辩证法的精神性的运动.然而,这种运动是对现存事物的维护.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正是切入现实之中,对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以解构性为基础的辩证法,他以“否定的”批判性将马克思对于社会制度的现实批判转向对文化的现实批判,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是阿多诺辩证法的过渡和历史逻辑发展的一个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他的主客体关系是统一于否定的辩证过程之中的。然而这一过程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因此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他所理解的劳动仅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异化劳动的理解,高度赞扬费尔巴哈将黑格尔颠倒的主客体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从而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并不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是以一种思辨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辩证发展。黑格尔哲学的精华正在于他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一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并于实践中实现了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从而改造了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