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于涵 《天府新论》2021,(4):101-108
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算法架构,是涉及法律与道德、正义与情理等法哲学的基本命题。在现有模式中,功利主义与普遍的道德直觉相背离,义务论又缺乏现实可操作性。基于调和论立场所形成的风险分配模式,旨在用不确定性算法代替确定性算法,在理论上徘徊于两种极端之间,且具有超越两者的显著优势。具体而言,应当以价值等级序列为支点,以风险分配均等化为核心。诚然,算法设计的本质是在决定如何分配风险,当特定群体所承受的特定风险超越极限时,便需要根据社会主流价值判断调整各因素的权重。或许,这就是算法设计中风险分配的终点与宿命。只有通过不断修正,才能逼近特定时间段内可能存在的“正解”。  相似文献   
2.
发展食品科技之本意乃提升食品的质与量,但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正逐渐抵消其积极影响.自甘风险原则能够有效分散无法被降低至零的风险,已逐渐渗透于实在法秩序中,似乎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可能性尝试,但也面临着健康损害之不可量化性,风险决策者与承受者之非对称性等问题.为实现自甘风险原则作为规制食品科技风险工具的法治化,需要破除侵权法与行政法间的部门法壁垒,以积极的风险观进行体系化整合.一方面应强调国家在场,构建立足于风险评估与价值权衡的过滤机制;另一方面则通过保障公众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将溢出风险分散至社会个体,以实现风险"内部化".  相似文献   
3.
供应商与制造商信息共享及对收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角度出发,在多供应商、单制造商模式下,提出了定价激励模型,并就其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通过该模型对信息共享与信息不共享下两类供应商的供货量、成本与利润分析表明,信息不共享模式下的供应商在供应量与利润方面会逐渐减少,成本会逐渐增加。因此,供应商与制造商信息共享,对于双方收益的提高都有好处,有利于实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技术的崛起促使文旅产业得以焕发新的生机,并有力地促进了其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目前,数字化文旅融合发展仍面临相关政策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人才培育机制等方面的困境,亟须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化文旅融合发展、优化复合型人才培育制度等策略,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阐述数字经济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在总结分析了现有供应链合作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指出供应链中的协调与控制机制应采用混合式的方式。这一方式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过程中权威企业的建立及其作用尤为重要。在对企业权威及权威企业进行剖析后,给出了供应链企业间面向多次(重复型)合作协调的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分为无限重复型与有限重复型两种方式。在分别给出了上述两种模型的定量化表达式后,针对模型各自的特点结合相应的分析并得到了对应的结论。上述模型对供应链协调与激励机制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共同的哲学主题,他们也同样聚焦于辩证法的本体论批判这一角度。然而,费尔巴哈只专注于本体论批判这一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而未能领会辩证法与本体论的互释性,只是依据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思辨神学”本性的认定而完全抛弃了辩证法。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在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颠倒”,不仅重构了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而且揭示了本体论的辩证本性。在这样一种批判与建构的过程中,马克思刺破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壳”,并且充分阐明了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最终实现了对辩证法的真正扬弃。  相似文献   
9.
10.
行政机关为消解或避免更多不安全因素,阻止潜在风险向现实转化,抑或降低风险转化为现实之后的损害程度,必然要基于预防原则在科学技术尚不确定时采取干预措施。由此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中,何者对尚不明朗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便被无限逼近败诉之深渊。具体而言,若将举证责任分配给行政机关,是对行政权的过度限制,会导致风险预防原则被虚置化;若将举证责任分配给被规制者,则实为一种有罪推定,既违背现代法治精神,也会使国家丧失抢占技术福利的先机。较为稳妥与可行的方式并不是在“非此即彼”的举证责任分配中寻求解决方案,而是免除对事实证明的必要,从风险预防原则的本质及该原则对举证责任分配的直接影响出发,将双方举证与特定情境相结合,通过本益分析、现实危害、保护水平、分散程度四个方面的综合考量确定不同的证明标准,以此对举证责任分配进行修构。这也是在风险预防的现实需求与行政诉讼的规范程序间寻求的一种微妙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