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天翼的讽刺艺术辛辣、犀利、冷隽,融道德讽刺、政治讽刺、人性讽刺于一体。他在短篇小说《砥柱》中通过一次轮船旅行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众生像进行了一次浓缩和速写,灵活交叉运用第三人称限知式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从而使文本生成了浓烈的喜剧效果和个性化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2.
拜伦的《唐·璜》以其杰出的讽刺艺术而引人注目 ,本文从深层因素和外显形态两个方面 ,对《唐·璜》的讽刺艺术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和《围城》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本文对二者讽刺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直指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围城》则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与人类的生存困境,而将道德判断延期《。儒林外史》的讽刺采用客观呈现的叙事方法,而《围城》的讽刺则采用主观说明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的短篇讽刺小说集《人·兽·鬼》具有很深的文化意蕴,堪称为文化小说。作者从神话和现实生活中摄取题材,探讨的核心是人的基本根性,人的文化心理。从神话、幻想、现实中所折射出的是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作者对人性、人性的弱点的哲理性思索;对人的文化心理的精微准确的把捉,这既增大了作品的容量,也使讽刺形象的审美内蕴大为丰富;在艺术上,融荒诞性与真实性,讽刺的犀利性与蕴含性于一炉,尤其是寓哲理于象征,形成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为现代讽刺文学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围城>与<四世同堂>是在讽刺艺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之作.两部作品在讽刺视角、讽刺形象的塑造、讽刺哲理思索等方面均有不同之处,在讽刺艺术内在指向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18世纪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讽刺艺术.作家通过对小人国的书法、大人国的散文风格、飞岛国的构词法和慧国的语言的描写,对18世纪英国语言学方面的缺陷进行讽刺;通过转换叙事视角的方法,对英国的立法者、议员、大臣、教士、法官、军官等进行讽刺;通过对数字和比例进行夸张性描写,对人的自负、傲慢、渺小、卑鄙等人性的缺陷与污点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7.
海涅是继歌德之后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作家。《思想·勒格朗集》是海涅青年时代的一部作品,他通过回忆自己童年在故乡杜塞尔多夫的所见所闻及对虚构的鼓手勒格朗的观察等手法,歌颂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所代表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作品以俏皮的开玩笑的形式和看似漫无边际的闲聊的创作手法将讽刺和批判的矛头直指普鲁士封建专制统治,充分显示了海涅的卓越的讽刺风格和散文大师的才华  相似文献   

8.
《猫城记》和《我是猫》是两部以讽刺见长的小说。作品出现于本世纪前半叶,主人公都是猫。作者老舍与夏目漱石通过猫对各自所处的社会进行了鞭挞批判,两部小说都成为中日现代文学中讽刺文学的白眉。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猫城记》与《我是猫》的创作,挖掘出老舍与夏目漱石在讽刺文学创作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猫城记》因题材、视角的独特性而被国内评论界所忽视,但却为国外研究者所认同。《猫城记》借用了寓言中的讽刺手法,营造了一种荒谬的审美情趣,广阔的时空、跳跃性结构,幻化出现实的艺术投影,产生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儒林外史》卓绝千古的讽刺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创新者,吴敬梓很好地处理了讽刺与理想、肯定性人物与否定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以含蓄蕴藉的笔词表达讽刺情绪方面,作者确立起冷静的讽刺品格;在讽刺的喜剧气氛里,作者嘲弄了滑稽丑人物,透过喜剧性形象直接逼视到了悲剧性的社会本质,造成了悲喜剧交融的美学风范,增强了讽刺效果;以对社会百态的“实录”作为基本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以白描为中心的一系列具体的讽刺艺术方法。吴敬梓对讽刺艺术的全方位探索,使得《儒林外史》成为一部文学史上罕见的成熟的讽刺巨作。  相似文献   

11.
(英)斯威夫特著,童轩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尽管是对宫廷和政治家的讽刺,但作品却超越了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局限,尤其是前两个部分,是文学瑰宝,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2.
巴尔扎克真不愧为世界最著名的讽刺大师。他的《人间喜剧》被誉为世界不朽的名作。在其中一部《欧也妮·葛朗台》小说中,作者用入木三分的讽刺与幽默艺术,塑造出一幅活生生的“金钱至上、人性泯灭”的社会风俗画。作品或讽刺、或嘲笑、或幽默、或诙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读着它,人们不仅发出含着眼泪的微笑,落下带着微笑的眼泪。 《欧也妮·葛朗台》写的是一个家庭中的悲剧。葛朗台精明狡诈、贪婪成性,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投机钻营、囤积居奇,以阴险毒辣的手段大发横财,成了索漠城中著名的资产  相似文献   

13.
莫里哀是法国著名的戏剧家,同时也是喜剧芭蕾的创始人,讽刺手法是莫里哀戏剧创作的中心原则和主导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喜剧芭蕾《贵人迷》的分析,阐述了在《贵人迷》这部喜剧芭蕾作品中讽刺手法的具体运用,以及舞蹈片段的运用对这种讽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讽刺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来源久远。先秦寓言中,已有不少讽刺作品。小说方面,《西游记》开始显露了幽默的讽刺锋芒,然而与《西游记》差不多同时问世的《金瓶梅》已相当成功地用了讽刺手法,它为以后《儒林外史》这样杰出的具有强烈讽刺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关于《齐风.东方未明》一诗的本义历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孔子诗论》的出土对于探寻《诗经》的本义有着重要意义。《齐风.东方未明》一诗应是一位女子怜惜其丈夫的诗篇。她通过讽刺官府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致使其作为小官吏的丈夫终日忙碌,早晚不得按时休息,从而表达她对丈夫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围城》不是一部普通意义的讽刺小说 ,它蕴含了社会讽刺、文化讽刺、人生讽刺三个方面复杂的内涵 ,角度不同 ,层次也依次递进。它是一部描写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 ,也是一部揭示人生真谛的“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7.
《唐璜》作为世界名著,其主要文学价值在于它的强大的讽刺力量。本文通过剖析这部诗体小说的人物形象,对作品中的讽刺内容理思想意义作了揭示。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现代讽刺大师,散文诗《野草》中的讽刺艺术由于其真实的讽刺生命,经过"特别一提"的讽刺手法,表现出"旨微而语婉"的讽刺美。《野草》的讽刺渊源起于鲁迅对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主旨,以及批判对象的滑稽荒诞,是鲁迅外冷内热的人格投影。  相似文献   

19.
从司马迁笔下的汉高祖和汉武帝,是可以看出《史记》的卓越讽刺艺术的。司马迁在讽刺汉朝开国国君——汉高祖和当今皇上——汉武帝时,主要运用了以下讽刺手法。  相似文献   

20.
奥康纳在《慧血》中塑造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通过他的语言和行为讽刺新教社会,她认为现代社会把资本和商品奉若神明,人们不是对上帝虔诚而是对消费和利润敬畏。奥康纳采用极端写作手法批评虚假信仰,这种虚假信仰对奥康纳认可的宗教信仰形式是一个现存的威胁。商品和资本被奉为神圣,基督教和上帝被无情地利用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