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受戒》是阅尽人生沧桑的汪曾祺采取远距离的眺望和选择的回忆姿态构思的短篇佳构,"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的美学观使他更喜欢回归到单纯质朴的生命状态去打捞一种美好的记忆与梦想。这样,和谐与唯美的美学趋向展示出《受戒》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僧俗人情的和谐美和民间社会的和谐美生命本真的华彩乐章。跨越时空的和谐美也为当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中,作者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出发,对人的生存状态予以关注和思考,凸显出一种诗意自然以及诗意生存的整体和谐之美。和谐美是生态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状态,文章从和谐生态美的角度,对《受戒》进行了重新阐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的《受戒》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受戒》都完全不同于建国以来的作品。《受戒》中汪曾祺建构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舒展的人性,诗意的空间,这里风光美、人情美、人性美、风俗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和谐一致。小说自由散漫的结构形式和舒展闲适的生活内容高度融合,是一曲美的颂歌。  相似文献   

4.
食物不仅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实物",同时,它还蕴含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无论是《受戒》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清淡的"素食"意象,还是《异禀》中的不同"卤味",都再现了乡村小人物清淡的欢愉,透露出他们乐观豁达的人生哲学和朴素平淡的生活态度.在《受戒》和《异禀》中,简单的食物分别体现了出家人生活中的世俗烟火味和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人情味,凸显出主人公在物质与精神、生存与生活、生理与心理层面达到一种融合.本文以"食物"为引线,尝试把握汪曾祺小说《受戒》和《异禀》中的别样意蕴.  相似文献   

5.
《边城》和《受戒》作为沈从文和汪曾祺的代表作,其蕴含的文化理想有明显的共同点,也有难能可贵的异质性.从时代背景、人生矛盾和精神内涵等方面,对《边城》和《受戒》的文化理想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蕴藏的审美价值和沈从文与汪曾祺之间的诗学联系及差异.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是一位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人道主义的作家,《受戒》是其代表作。在这个充满桃源理想的乌托邦水乡世界里,他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出发,体现出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凸显出一种诗意自然以及诗意生存的整体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目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提出了非常深刻的思想,并且指出了人与人的不和谐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邝丽莎的小说《雪花秘扇》进行分析与解读。首先对《雪花秘扇》和生态女性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女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父权制社会对女性与自然的迫害、女性与自然对父权制社会的解构和邝丽莎和谐生态观与诗意地栖居等四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关于实现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诗意地栖居”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0.
《浮现》通过女主人公回乡寻父这一经历,揭示了女主人公在生态坏境被破坏、人性被遮蔽时的内心感受,即产生了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而这个家园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生态思想家认为家园意识促使人们爱惜环境,营造美好和谐的自然和精神家园,从而得以“诗意的栖居”于自然界.《浮现》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与自然的融合来倡导万物和谐共处的概念,为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态和精神危机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