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在矿业领域中的具体实践,也是地矿行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入手,全面分析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存在的问题,阐述生态文明对矿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和生态文明视阈下绿色矿业与绿色矿山的含义,提出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绿色生态矿业发展路径、理念、制度、技术、人才是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形态,在生态维度上,表现为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样态,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人民创造美好环境福祉、基于中国生态国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维生态意涵。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人类最质朴的生态价值需要,创造了人类生态文明新样态,对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和世界各国共同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社会-自然”的本质关系,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起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21世纪示范镇”昆山市淀山湖镇为案例,揭示了中国乡镇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指出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理念,将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路径,站在全球前沿高起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是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中国更好发展的希望。要推进中国的绿色转型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正因为中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特别是绿色发展教育缺位,才导致中国的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社区发展都与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有比较大的现实差距。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在中国已经被提升为绿色转型发展理念,但要由理念上升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并进一步转化为全社会绿色发展的自发行动,有赖于全民生态文明认知的提高、绿色发展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全民教育。只有每一个中国公民、每一个企业、每一级政府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解绿色发展理念、认同绿色发展主张,从而在全社会产生深刻的绿色发展自觉意识,方可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自发行动,也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强省战略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到全省整个发展领域,力求寻找一种可持续、可再生、循环使用的发展模式,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之一.安徽实现生态强省战略,要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优先,要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要坚持节约集约、民生为重、全民参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学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核心是发展绿色经济。因此,湖南省应坚定不移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搞好顶层设计;加强绿色文化宣传教育,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共识共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聚才引智,实施创新驱动,推进绿色技术研发推广;改革体制机制,加强保障,不断推动绿色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绿色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保证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统筹协调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就农业领域而言,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进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文章初步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农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分析了推进绿色农业与生态文明的融合"要做什么",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怎样才能做得到"。  相似文献   

8.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基本职能发挥方面缺乏生态教育意识,滞后于生态建设实践,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滞后和消费行为失范。深入剖析高校市场化中人才培养急功近利,教育范式情感缺失,学科间壁垒增加的成因,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育人理念、制度保障、协同机制、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育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彰显高校"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占据突出地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回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经历了萌芽探索期的孕育出场、初步形成期的积淀呈现、深化发展期的成熟拓展和全面推进期的华章再续四个阶段,取得了诸多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布设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坚持系统观思维方法的协同推进、坚持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以完善生态法治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以建构生态文化厚植生态文明精神力量,以绿色科技创新涵养生态文明建设实力。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认识。它包含了我国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由浅入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丰富了中国传统自然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统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复合生态系统”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辩证逻辑主线之中;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及积极建设“美丽中国”等四个方面,并具体落实到全面推行“河长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建设长江经济带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共享绿色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
"生态红线"作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法治中国"背景下,其有效实施需要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以推进。文章分析了我国"生态红线"制度实施所面临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存在的机遇和瓶颈,从立法、执法、司法、责任追究四个层面探讨了提升"生态红线"制度法治化程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应对"消费—生态"悖论,缓解生态危机,促进消费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企业应提高企业家和员工的生态道德素质,加强企业伦理建设,从而牢固树立生态消费理念,践行"合度"、"合宜"、"合道"的客观要求,实现经济合理性、生态合理性、伦理合理性的价值诉求,遵循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实施绿色、低碳的生态化模式,推进消费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德国社会民主党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历了对生态文明建设从排斥、承认到深化的认识过程,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通过创新政党理念、确立发展模式、转变执政方式、落实环保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这对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而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通过对湖南省五大不同区域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及当地行政部门的调研,可以得出: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必须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马克思的经济循环理论其实质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双生”循环系统,它实现了社会生产内部与社会生活外部系统的循环链接,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各国纷纷向绿色发展转型和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山东省于2012年提出了建设生态山东战略。建设生态山东必须推动山东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构建起系统完备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山东省在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方面存在强制性制度较多而自发性制度不足、条块和部门性制度较多而系统整体性制度相对较少、具体和器物制度较多而综合性理念性制度较少等问题。因此,山东省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需要从构建绿色教育制度、绿色发展考评制度、市场引导制度、注重整体性规划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的推进须以民众生态素养的提高为前提。目前,大众生态知识相对缺乏,不少人误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回归传统农业;提倡绿色消费是鼓励消费绿色;发展低碳经济是限制经济发展等,这些误解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的推进,有必要加以厘清。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具体部署,明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深刻领会和有效贯彻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  相似文献   

18.
美丽中国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实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牢固生态基础,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图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美丽中国建设全局,提出和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厚植美丽中国建设理论根基,坚持和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唯物史观,激发美丽中国建设的历史主动精神;创新和应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生态价值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绿色发展观,打通了美丽中国建设“两山”生态价值转换通道、拓宽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生产力实践空间、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激发了美丽中国建设新动能、拓展了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本文在探索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并从生态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生态产业和制度安排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明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质上就是要通过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资源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