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湘西文化生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文化的生态环境, 一是山重水复的封闭的自然环境, 二是贫困的经济环境, 三是宽松的人文社会环境。湘西独特的生态环境,使湘西文化保存着较多的原始宗教( 万物有灵观念) 和自然宗教(多神论)的文化遗留, 保留了远古歌舞祀神的巫风,是一种巫风尤盛的附魅文化, 深深打上了宗教伦理的历史胎记。湘西文化成了研究古代文化特别是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楚漆器能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特征,并取得辉煌的艺术成就?这种强烈的艺术冲动和欲望与当时的老庄哲学思想、屈原的《楚辞》有关系吗?如果有,这种关联性表现在哪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楚漆器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思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楚漆器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文化和精神的内涵,正是楚文化的集中体现,与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庄哲学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所体现的精神和内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费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现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新说,并进一步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地不仅巫文化分布范围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巫术与政治权力结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民间舞蹈是苗族人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融舞、歌、戏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生态群落.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生发、承传和发展,与楚巫文化、耕猎文化、歌乐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凤凰厅城崛起 ,成为大湘西首都。辰沅间楚文化中巫风最盛的一支随着辰沅人大量涌入与城区原有土蛮文化汇集、整合与张扬 ,从而使楚巫文化得以在近世闪耀出一抹奇幻夺目的回光。本文系作者书稿《沈从文与湘西》第二部分《论凤凰文化》的导论。其他各节为对凤凰宗教、风俗及民间艺术的述描和解析。此导论曾作’98国际沈从文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提交大会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歌谣中有厚重的巫文化内涵,原因是它产生于原始宗教社会,又有楚巫、苗巫文化的影响。其表现集中于梯玛神歌,其它各种仪式歌、劳动歌有较浓的行巫色彩。  相似文献   

7.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产生的社会基础,要理解一个时代和地区的艺术,就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和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秦汉时期的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受其特殊的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具有多源性文化特点,集南北东西诸方的先进文化因素,使得其文化因素呈现出多源性特点,文化内涵是多元的。秦汉时期甘肃的漆器艺术。其造型和纹饰等夹杂着楚文化、儒道思想等多重因素、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8.
漆画是附属于漆器的装饰图像,其绘制技法、题材以及所表露的时代风格,均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一些特征。由于迄今遗留下来的楚绘画资料过于贫乏,楚漆画理所当然地就成为目前了解楚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考古发掘所得楚漆画,多出自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墓葬之中。有关漆画的研究成果虽有不少,但多集中于对个别漆画的内容进行考证,而整体研究显得极为不足,如对它产生的背景研究就是一例。论文结合考古出土实物,从材料与技术、工具与颜料、社会因素、题材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楚漆画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武陵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理区域,是中原进入西南地区的通道,也是一条重要的文化沉积带.关于武陵地区的范围,一般认为在湘鄂渝黔边的武陵山区.而实际上,长江以北的巫山山脉、汉中地区也在武陵地区的范围内.这一地区不仅历史地名有渊源关系,而且在空间上具有整体性,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文化具有同一性,同属巫文化圈子.  相似文献   

10.
楚巫觋可以分为官方巫觋和民间巫觋两种。官方巫觋包括楚王、巫官和宫廷中的歌巫、神巫;民间巫觋包括邑巫、私巫和游巫。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巫觋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但楚国巫觋依然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甘肃漆器的出产历史久远,考古工作者曾在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中发现大量残破漆皮,可见当时甘肃漆器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近代,天水、临洮成为甘肃漆艺生产的两大中心地区,尤以天水漆器独具风采,最富盛名。甘肃漆器的发展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漆器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甘肃艺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巫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诠释了巫文化的概念 ,指出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其次着重从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阐述了巫文化的宗教 ;从巫风、巫俗、丧葬、禁忌等方面阐述了巫文化的风俗 ;从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探讨了巫文化的艺术。最后综合探讨了巫书、巫画、巫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神仙源于巫,游仙源于巫通神、仙境源于巫对神界的加工改造以及楚巫文化与游仙文学之关系这四个方面着手,阐述游仙文学员萌芽于古神话,虽与神仙之说有关,但不源于古神话、神仙之说,而实质上却源于巫。  相似文献   

14.
楚艺术在壁画、帛画、青铜器、漆器、丝织、雕刻、画像石(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不令世人叹为观止。楚艺术精美富丽、瑰丽绚烂、神秘诡异、怪诞夸张、光怪陆离以及浪漫激情的艺术性格和特质,堪称上古文明最杰出的审美形态之一。很显然,楚文化多元的文化外因及特殊的精神内核,造就了楚艺术的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15.
巫文化是<诗经·陈风>最为鲜明的主题.这一风俗应当来源于上古先民求雨活动的变异.求雨的实用功能在这个时期已经衰退,而给男女自由结合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有人认为<陈风>的巫文化的特点在于周陈时期"大姬"的影响和南方楚文化的熏陶.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陈地本就有着丰富的巫文化传统,二是商文明的浸染,使陈诗体现出强烈的巫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楚文化杂糅百家又独树一帜,汉文化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漆器艺术更是与楚漆器艺术一脉相承。楚国漆器产量之多、品种之全、制作之精、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前代。楚国漆器反映了楚人的思想文化,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对漆器艺术影响最为深远:一是崇红尚黑;二是凤鸟崇拜;三是多元信仰与炽热的巫风。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巫文化的风俗主要表现在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体现了巫文化的艺术特点,另有巫书、巫画、巫医等巫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汉字起源问题,是由古而今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尚未形成共识。文章从远古文化背景,远古巫文化对汉字产生的直接影响、汉字应用、发展与远古巫文化的关系。现行汉字中巫文化字例析解等方面,分析论证汉字起源于远古巫文化。巫文化是汉字的始母。  相似文献   

19.
马王堆汉墓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大体概括为历史哲学文化、天文地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纹样文化、色彩图案文化等,涉及考古学、社会学、医学、美学、手工制造业等多学科。作为考古重要发现,出土的漆器是汉代漆器装饰的重要代表,其文化价值显著,主要体现在装饰语言的应用之中。本文从马王堆漆器的文化价值延伸至装饰语言的内在规律和外化表达,以探讨其装饰语言的特征和规律,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具有八千多年历史的漆艺术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此凸显马王堆漆器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楚文化的特点是"巫"。屈原是历史上楚文化的代表和传承者,近现代湘西文化作为巫楚文化的孑遗,成为沈从文创作的源头活水。沈从文和屈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承传了楚文化,使楚文化成为不同时代人们表达文学理想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