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助学贷款受信学生债务容忍度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波市三所高校在校助学贷款受信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其债务容忍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低债务容忍度的受信学生和中债务容忍度学生,高债务容忍度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债务容忍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2)就总体债务容忍度而言,低年级受信学生的容忍度较低,而高年级受信学生的容忍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助学贷款受信学生债务容忍度概念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两类“容忍度”研究模式,提出助学贷款受信学生债务容忍度概念:基于对债务及信用功能和意义的认知,债务人在负债压力和债务监控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按照债务心理加工过程,将债务容忍度分析为债务认知、负债压力和债务监控三个维度。高债务容忍度者易发生失信行为,低债务容忍度者将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高债务容忍度受信学生的信用教育和低债务容忍度学生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美国和加拿大学生贷款减免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贷款减免政策是学生贷款方案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政策通过减轻学生的债务负担促进高等教育入学,还能解决国家的劳动力需求紧缺问题.在借鉴国外学生贷款减免经验基础上,调查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借款者对减免的认同和喜好程度,最后从借款学生的入学、读书和就业不同时期,提出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减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帮困助学的重要举措 ,深受广大贫寒学子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它具有数量大、额度小、环节多、风险大、成本高等特点 ,因而出现银行惜贷 ,贫困学生犹豫不贷的现象 ,使其发展步履蹒跚。认为个人信用系统建立滞后 ,是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瓶颈 ;学生的模糊意识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推行的重要原因 ;对研究生、本科生贷款额度没有区别 ,限制了助学贷款的规模。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措施与途径 ,如逐步建立个人信用网站或金融体系共享的个人信用监管体系 ;健全“双线联系方式”和贷款学生数据库 ;拓宽回收渠道 ,采用国际上公认较为成功的ICL方式 ,以期平衡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债务负担 ;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行需要相关部门的扶持。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具体分析了助学贷款在实际运作中暴露出的三个问题 ,即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一般院校学生贷款比较困难、学生在短期内不能还清贷款。建议逐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发放助学贷款、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等。  相似文献   

6.
杨锋  刘冬梅 《南都学坛》2005,25(3):109-111
国家助学贷款已开展多年,然而执行情况并不理想,造成助学贷款难的原因很多。入学地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对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产生了各种忧虑,银行没有开办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结果。只有改入学地助学贷款为生源地助学贷款,才有可能解决长期困扰学校、学生、银行的这一难题,使贫困学生顺利圆自己的大学梦。  相似文献   

7.
陈艳  陈燕秋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2):97-99,102
根据调查数据,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管理和操作层面,分析了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原因;并根据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动机的不同,把助学贷款违约群体归纳为被迫违约型、无意识违约型和恶意违约型三种类型。同时,结合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现状,提出了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贷款学生的信用缺失,使得助学贷款的还贷率不高,导致了银行对助学贷款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涉及和受益的四个方面(即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入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普通高校进行了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收费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带来了困难.为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问题而失学,国家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大学梦.但由于贷款发放、贷款对象、贷款利率、贷款金额和还贷期限的不尽合理,使有的学生遵守信用积极性不强,从而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而贷款的可持续性是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用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尽管国家为助学贷款的推行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 ,可是助学贷款在实施时依然困难重重。为使国家助学贷款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 ,应从提高认识、引导学生消费意识、加强学生信用教育及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