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史学界对于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楚汉双方的决战不是垓下之战而应是陈下之战,也有学者认为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本是同一次战役.通过对史籍有关文献记载、作战规模和性质、参战人员、作战经过、作战地点和作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可知,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是分别存在的客观事实;陈下之战是刘邦所率汉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一个转折点,垓下之战则是楚汉双方的大规模最后决战.  相似文献   

2.
认为垓下之战前确有陈下之战,但是陈下之战不太重要。项羽得知韩信、彭越大军开进,只能向东楚故地撤退。城父为项羽坚守,遭到刘贾屠城。韩信的三十万大军从齐地南下,恰好到达垓下,堵住项羽的去路,韩信是垓下之战的最关键人物。如果没有韩信的拦截,汉军其他诸部都不能追及项羽。垓下在今灵璧县东南,唐代出现的鹿邑垓下说的原因是因为隋代同时有两个谷阳县,分别在今固镇、鹿邑二县,唐代又分别省并、改名。  相似文献   

3.
再谈陈下之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下之战前 ,楚已丢失彭城、楚腹心地区及淮南地区 ,仅有陈、城父等据点及江南地区 ;汉“有天下大半” ,已对楚军形成大包围态势。楚的战略是以陈为根基 ,企图据之振兴 ;汉的战略是调动主力部队赴陈 ,企图将楚军围而歼之。从楚汉双方投入的兵力 ,以及从双方的胜负得失来看 ,陈下之战实是楚汉相争最后阶段的大决战。由此楚汉成败兴亡的大局已定  相似文献   

4.
赵凯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122-126
“垓下之战”是楚亡汉兴的标志性战役,具有历史分水岭的意义。当事者和后世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值得重视的是,垓下之战,楚败汉胜,固然有包括人谋在内的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有识之士在总结其中得失教训的时候,并没有将这场战役孤立看待,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将其放在一个长时段中考察,从偶然性事件中寻觅蕴藉其间的必然性规律。垓下之战过程中,汉军方面的诸多制胜之术,如“分赏取敌…‘佯败谤敌”攻心为上”,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兵法文化,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战例并予以关注研究。班固《汉书》对于此战的曲笔记录,亦受到后人的诟病。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一是官渡之战;二是赤壁之战;三是夷陵之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称赞它们“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对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论者颇多,但对于夷陵之战,还不曾有人认真研究过。然而,恰恰是夷陵之战才决定了其后蜀吴两国的长期结盟和后来诸葛亮的北伐无功。因此有必要对夷陵之战来一番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高宗绍兴末年的宋金德顺军之战,是决定这一时期整个宋金战争成败的关键战役之一,本文从西部宋军的战斗素质以及宋廷主战派北伐的战略部署、德顺军所处的重要的战略位置,论述德顺之战对宋金西部战场乃至整个战局的影响,认为非战场因素即“将从中御”是导致宋军失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建国初期与辽朝进行的一次作战。金太祖阿骨打于出河店胜辽兵,肇基王绩于此,开创了女真伐辽灭辽的新局面。关于此次战役成因,有学者认为是“辽朝为了保护春捺钵之地、之人”而屯兵于出河店,导致战役发生。笔者根据史料记载分析认为,出河店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才是双方开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秦汉之际可分为秦亡与汉兴两大时段,其中汉兴时期为荥阳相持与垓下对决时期。荥阳相持包括了京索阻击战、荥阳拉锯战、成皋对峙战。垓下对决包括了固陵运动战、陈下攻坚战、城父包围战、垓下心理战、乌江追歼战。荥阳和垓下为两个关节点,在楚汉战争中具有关键意义。楚汉战争中充满中国智慧的谋略思想,值得传承与宏扬。  相似文献   

9.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1)属于这类战例的,还有南宋绍兴年间的宋金采石之战。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同志提出了“赤壁之战”应为乌林之战的见解。其主要理由有二:第一,“赤壁遭遇战”(赤壁初战)与乌林火攻是两次战役,应当区别开来;第二,整个战役的“名称是不科学的,容易引起误会。”其结论是说:“科学的应是孙吴时候的人曾经说过的乌林之战。”我认为第一个理由是很有道理的,对于那种“把赤壁遭遇战当作整个战役”的错误,是个中肯的批评。其余的,还需再探讨。  相似文献   

11.
鲁襄公十六年(楚康王三年、公元前557年)楚晋两国在湛阪(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北)所发生的一场战争,史学界一直把它看作是一场大战.例如范文澜同志认为楚晋在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以后,“直到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晋国常能维持霸业,与楚三次大战,晋战胜两次(前575年鄢陵之战,前557年湛阪之战),战败一次(前597年泌之战)”(《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97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郭沫若同志也认为,在泌之战以后,“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晋楚战于鄢陵,……周灵王十五年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是我国古代著名战役之一。秦汉以来,学者大都认为此战是以少胜多或以弱胜强的战例。笔者不敢苟同,兹作如下辨析,以求正于方家。 一,所谓“以少胜多”辨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 《左传》:“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沃、秦小子慭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西将左,子上  相似文献   

13.
公元383年,暂时统一了中国北方和四川地区的氏族人苻坚统治的前秦政权,出动号称的百万大军,进攻偏居江南的东晋。东晋朝野团结一致,以八万精兵在淮南的淝水击溃了前秦的军队,前秦政权不久也就败亡了。这就是历史上闻名中外的淝水之战。如何评价淝水之战的性质,当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新的意见:其一,认为“前秦对东晋的战争,不是以氏族对汉族进行‘种族奴役’为目的的民族侵略战争。……乃是南北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一场兼并统一的战争。”其二,认为“前秦方面是统一中国的正义的战争,而东晋方面是保卫士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宋楚泓之战,宋襄公为坚持礼义而放弃有利战术时机,结果大败。襄公何以这样做?自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此事的背景十分复杂,涉及齐桓公以后霸政兴起,华夷对峙的局面,也与殷人的复兴运动有关。宋襄公独特的个性是事件的原因之一,但此事最终不是能由个人性格说明的,从泓之战可以看出春秋初年复杂的历史变局。此外,自古至今有关泓之战的评价,也折射出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年初,中央领导视察大庆油田时指出:“高科技是大庆油田的新希望”。七月,大庆油田发出了“高科技新会战”总动员令,正式吹响了“高科技新会战”的冲锋号角。公司作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链的第一道工序和确保大庆油田油气后备储量增加的“先锋部队”,所承担的使命十分重要,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作为油田的工作者,我们认为:企业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基础上夯实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即“涿鹿之战”发生之地。根据徐旭生的考证,蚩尤“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析,认为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在内的仰韶文化,它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当为蚩尤遗迹。根据苏秉琦的认识,红山文化有可能是黄帝轩辕氏的遗迹。考古资料显示,桑干河流域的若干古文化遗址,存在有红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的现象。这表明了在桑干河流域一带,出现过红山文化取代仰韶文化的事实,推测即与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的世界大势是“战”还是“和”?是“和战”、“两个新的冷战”,还是会回到“热战”?是“冷和”,还是“热和”?我认为,走出冷战之后的世界大势,从总体和主流而言,是“和”而不是“战”;“和”有“冷和”、“温和”、“变和”,应努力实现“热和”、“续和”  相似文献   

18.
“三溪之战”是裘甫起义中的关键性一战。关于“三溪”今属何地?同治、民国《嵊县志》(卷一)认为此“二溪”即是今嵊县镇基乡之三溪。然此说实误。据《资治通鉴·唐懿宗纪》载,“三溪之战”之官兵,主要来自望海镇(今宁波镇海)及台州一带,其进攻目标是刚被裘甫攻占的剡县城(今嵊县城)。面对此势,裘甫必拒敌于剡城之外,因为剡城是起义军唯一的根据地,裘甫还准备在此建立“天平”政权。因此,裘甫设下伏兵的“三溪”必  相似文献   

19.
五代时期是一个分裂混战的时期,战争经常发生。后周与北汉之间进行的高平之战,在五代史上并非一场大战,但它却是五代史的一个转折点,意义非常重要。本文对高平之战的缘起、双方胜负的原因以及战争的意义作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孙膑兵法.擒庞涓》篇中“而禽庞涓”的理解与“马陵之战”等问题密切相关,“禽庞涓”的“禽”应解作“捕获”。庞涓在桂陵之战中被“禽”并非庞涓从政治、军事舞台上消失,他极有可能在漳水会盟时被释归魏,后再度为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两次战争,不能因为庞涓在桂陵之战中被“禽”而怀疑马陵之战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