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戊戌、辛亥时期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意义的事件。近代思想家最初用功利的态度理解西方文化中的民主,但却导致了对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近代民主主义思潮的精髓是思想家对于平等、民权的认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近代思想家接受西方近代民主的价值观念,提供了理论的基点。受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影响,近代思想家对于民主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识。  相似文献   

2.
李瑛 《船山学刊》2010,(1):189-191
出于拯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的目的,中国近代思想家吸纳西方近代先进思想,对中国传统人性论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形成了近代具有中西合璧理论色彩的自然人性论。中国近代自然人性论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内容.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贵安 《江汉论坛》2003,5(10):49-55
本文认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唐甄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的进步思想,属于"新民本"思想,将传统民本思想"重民-尊君"模式发展为"重民-限君"的政治思想模式.这种思想来源于传统,趋向于近代,与西方民主思想同"科"不同"种",在近代中国思想界迎进西方民主时,成为天然的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人口管理思想述论李永芳人口过剩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加剧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近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种种颇有见地的过剩人口管理思想,这不仅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的启迪也是富有意义的。一、中国近代过剩人口形成...  相似文献   

5.
卡尔·波普尔作为一个时代的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远不能与其哲学思想相媲美,但他却以思想家的深沉,积极而又严肃地继承了近代以来的欧洲文化传统,提出社会的进步是以其文化传统为基础、为依据的,这种进步实质上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的一种继续;“在制度和个人的意愿与价值观念之间,需要由传统来形成一种联系”①;较为具体地阐明了“渐进的社会工程”的理论主张,并在方法论上予以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社会的真正进步,既不可能以乌托邦式的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为动力,也不可能从历史的规律中寻找出现实的整体进步的力量。社…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本思想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奴役中国人民两千余年的“政权神授”理论。传统民本思想的“民”,是一个仅包括农业生产者的整体概念,古代思想家们肯定民众的整体价值时,也否定了“民”的个体。民本思想由于种种局限,非但未能转变为近代民主思想,还阻碍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动时代,如何实现由传统的绝对主义的专制王权政治向近代西方式的宪政政治转换,是当时进步思想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严复曾长期留学英国,留英期间他对西方式的宪政政治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确立了牢固的近代宪政政治的理念。由于当时中国缺少一个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文化传统,不能够为中国建立一个西方式的宪政政治提供坚实基础,这便导致了严复思想的内在矛盾;即:在理念世界严氏追求宪政,在现实世界则将宪政悬置了。理念与现实这两个世界的冲突,常常使严氏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蒋金星 《船山学刊》2003,(3):144-144,156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湖南邵阳隆回人。近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中国“静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也是近代早期湖湘文化的主要代表。魏源前承民族优秀文化,后启近代革新运动,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改革社会、革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之远,流于百年。他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以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为其思想渊源,但无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某些异质音响,还是洋务派的富国强兵战略,都与五四启蒙思想相去甚远;近代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梁启超等人提出“开民智”、“新民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一致把“新民”看做是强国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五四一代启蒙思想家借助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确立了以“立人”为目的的启蒙思想,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化启蒙树立了“人学”标志,并由此确立了国家与个人的新型关系原则。这种关系准则是现代社会关系最本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梁启超早期思想之激进与晚期思想之保守的矛盾,与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由带有文化和种族主义色彩的传统民族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在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日益成熟之时,他的思想在表面上却越来越保守起来,呈现出向传统的道德伦理价值回归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严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在激荡喧的近代风云中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提倡以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挽救中国,为中国走向近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值此严复诞辰145周年之际,本刊特辟此专栏以缅怀先人。对严复晚年政治思想的评价,是当前严复研究的热门话题,诸家观点各异,评判不一。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严复晚年的政治思想与前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了一个从进步到保守,再逐渐转向反动的变化过程。针对这种观点,王民、邱更强的论文认为严复的政治信念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历史变易思想一再被进步思想家接受并作为宣传变法革新的重要武器。这一古老的历史观何以会引起近代人的如此重视,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这些问题确值得我们加以探讨。本文拟通过对龚自珍和魏源的历史变易思想的初步考察,对此提出一些看法。龚自珍和魏源在论及哲学或历史的各种著诈,几乎无不闪耀着丰富的历史变员思想。其具体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认为天下万物,无一不处在变化之中。龚自珍在他的《上大学士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家对传统宗法礼教价值观的批判在总体上仍是原体系内的批判;没有搞清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革命之关系,过于看重道德整肃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企求道德救国;对价值批判中的道德失范现象缺乏科学认识;在思想方法上始终未跳出“体”、“用”之争的模式。这些都为当代中国新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中国王朝体制的瓦解,制度危机与信仰危机成为思想家们迫切解决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主张否定传统,其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反传统主义倾向,而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们则对此提出审慎的批评。这两种启蒙逻辑为20世纪早期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范式。  相似文献   

15.
新旧道德之辨是中国近代、特别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的热点之一,新旧道德之辨为马克思主义新道德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和民众心理基础.由对传统私德的批判转向对马克思主义新道德的追求,在实践上和逻辑上具有必然性.以新旧道德之辨为主要内容的近代道德革命不是为了纯粹的个性解放,而是思想家在民族危亡之际的理论反思与突破.我们继承五四传统,一是要继承五四运动时期思想家们基于社会责任感的批判精神;二是要继承五四运动时期思想家们积极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6.
略论康有为的对外开放思想陶水木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康有为,他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的这部分思想遗产,对于弄清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于当今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薛锋 《天府新论》2012,(6):134-138
近代以来,中国"仁政"思想由传统走向近代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近代"仁政"思想的内涵既继承了中国传统"仁政"思想中符合近代中国发展需要的一些思想主张,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近代政治法律思想中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些进步思想主张。在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努力下,近代"仁政"思想在修律中得到了具体实践,法理派修订或制定的一些具体法律条文体现出了近代"仁政"思想的进步内涵,从法律制度上实现了对一些基本人权的法律保障,基本实现了从追求近代"仁政"到追求近代"人权"的过渡和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 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近代价值观的确立是伦理思想的近代起点。这一价值观是由改良派最初确立的,因此,我们把改良派的伦理思想视为近代伦理思想史的真正开端。从改良运动时期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于自由与平等观念的理解表现为不断深化的过程。自由与平等是近代所确立的伦理原则。近代思想家们以此来批判传统的伦理专制主义。在其批判传统与理想创设结合的二重性的思想方法上,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性格。中国近  相似文献   

19.
康有为与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张媛在中国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史上,能够开一代新风,并在其影响下使社会出现新局面新风尚的,非康有为莫属了。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他的男女平等思想主张及其进...  相似文献   

20.
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所关注的是思想启蒙。作为探讨严复近代启蒙思想之系列论文中的一篇①,本文想通过对严复政治哲学的探讨,以揭示以下主旨:在倡导思想启蒙时,他如何以西方近代的政治学说破除中国传统的政治意识,以引导广大民众树立近代的政治观。严复的政治哲学,集中体现在《政治讲义》一书里。此著虽系八篇讲稿整理汇编而成,然端的是“清末之第一部政治科学著作”③,因为其主旨在于阐述近代的政治观。在这部著作中,严复通过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阐述,告诫人们要破除政治愚昧,把政治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并且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