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 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 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Steward的商务信函分类研究以及7C原则,对商务信函中的模糊限制语的使问频率及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模糊限制语在商务信函中使用频率较高,且具备丰富的语用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商务信函的写作教学提出建议:教师应从实用角度出发,客观地对待商务信函写作教学的语言取向问题;从模糊限制语入手,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及商务信函写作能力;采取支化对比的教学方式,借助模糊限制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可能规避母语的负迁移等。  相似文献   

3.
李小鹏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9):121-122,126
以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中介语与目的语语料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频率和分布,对英语专业学生模糊限制语的应用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模糊限制语被大量地使用,但是存在使用种类较少以及某些模糊限制语被过度使用的情况;英语专业学生对如何正确地使用模糊限制语缺乏一定的语用能力。据此,提出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采取文化教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图式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有效的文化图式翻译既需要遵循文化顺应原则让目标语读者顺利地摄取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内涵,又需要遵循文化传播原则向目标语读者展示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魅力。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需要对应地采取归化翻译以利于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图式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异化翻译策略以利于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内容在目标语中的传播并有助于目标语读者建立新的相关文化图式。  相似文献   

5.
金融监管属于宏观管理范畴,需遵循管理学上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具体内容上,如监管理念、部门的目标设定和职责划分、手段与目标关系等,则反映了金融监管的特殊要求.根据我国当前金融运行和社会管理特点,金融监管改革需遵循以下原则:金融监管需以金融体系稳健、高效、包容式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区分利益协调、政策决策和政策实施,实现政府对金融业多重目标协调、政策决策和政策的分层实施和考核;监管机构的调整要以监管理念转变为基础,合理确定风险管理的水平和垂直分工;要保证充足的监管资源,在愿景清晰的情况下采取问题导向的分步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释中国英语的概念,分析中国英语在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所具有的明显中国特色,阐述中国英语是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在遵循文化平等,规范,适度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将中国文化和中国英语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对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模糊限制语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主要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模糊限制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因此,结合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面子论来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模糊限制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汉语公示语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词义模糊、修辞模糊和文化模糊三个层面。弗米尔的目的论突出了目的语读者的地位以及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目的论指导下,依据"让目的语读者明晰公示语交际目的"的原则,针对不同层面的汉语公示语的模糊性,可以采用保留模糊、增补信息变模糊为清晰、改译、略译及零翻译等翻译策略。通过问卷调查,这些翻译策略的可行性得到了证实,同时也验证了目的论对公示语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修辞的角度看,语篇是统一性、连贯性和强调性的有机结合,语篇的修辞性体现在选词、句式和组段谋篇三个层面上.在翻译教学中,要注重从这三个层面上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