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2年来,朱青生在不同时空中持续从事的“漆山计划”,是相对于约瑟夫-波伊斯“社会雕塑”的“自然雕塑”,思想与现实彼此的越境干预。  相似文献   

2.
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及空间表现确立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公共雕塑的表现和特征,文章从广义的空间造型艺术出发分析了具有公共性质的雕塑作品,并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特征和联系,以形式分类的方式系统的阐述了公共雕塑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和民族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体质人类学、遗传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不同角度,探讨了日本大和民族起源问题,提出绳文人源于我国古代越系民族(属南亚人种),弥生人中的外来系弥生人源于东夷中未西迁的氐羌系民族先民(属北亚人种),绳文系弥生人源于东夷中的濮系民族先民(属南亚人种)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巨大影响下,园林景观中所设置的雕塑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主题、形式和审美观等方面都对传统雕塑进行了大胆的反叛,使园林景观雕塑的艺术语言更丰富,形式更自由,对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和氛围起到辅助甚至主导作用。本文探讨了园林景观中基于现代艺术的抽象的雕塑、荒诞的雕塑、活动的雕塑、轻巧的雕塑,以及作为现成品的非传统创作方式的雕塑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建筑雕塑是建筑艺术最常用的装饰手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渊源入手,分析了中西两大文化体系下的建筑雕塑的异同,试图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美专相关史料的调研,以及四十年发展史的梳理,了解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开端和早期中国雕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并探讨刘海粟早年关于雕塑艺术及雕塑教育的一些理念。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巫觋写实形象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归纳已发现的红山文化人像雕塑的形态,对于科学理解红山文化原始宗教的发展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红山文化的人像雕塑大都是写实的巫觋形象,主要分为全身雕塑和头像雕塑。全身雕塑又有站立、蹲踞和坐立之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双手合于胸前做祈祷状。再从雕塑的面部表情分析,不同的神态反映了巫觋神事活动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大众文化崛起、艺术泛化和艺术非审美性等现象出现的文化语境中,雕塑材料开始以媒介符号和理念两种艺术形态主动介入到雕塑艺术活动中来,它不再是艺术家雕塑活动中的被选择对象。在功能上,材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仅停留在实用性、可塑性和持久性等特性范畴,从而使“无限定性”成为当代雕塑材料发展的主流形态,当代雕塑艺术开始步入一个以材料为主的“泛雕塑”时代,任何特殊手段和工艺都可以用来参与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雕塑家选择材料的目的也变得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9.
从雕塑创作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雕塑创作中的一些艺术观点。论述了精神内涵和生命力是雕塑创作的核心和灵魂及创作中的任何部分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指出雕塑语言在雕塑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及雕塑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关于雕塑语言的探索胡锡乾雕塑语言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功能?应如何继承与发展古今中外的雕塑语言?本文想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以请教于同仁。一、雕塑语言的特征雕塑属造型艺术范畴,它以造型的语言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内在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取...  相似文献   

11.
宁夏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已传承了六代一百多年,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雕塑彩绘、仿木建筑木刻、壁画艺术等门类,是杨氏家族雕塑艺术传承的主体。第四代传人杨栖鹤奠定了其家族雕塑艺术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3D打印技术对景观雕塑传统制作工艺程序、雕塑材料、雕塑工具的冲击,进一步探讨了3D打印的建模技术、图片处理、逆向工程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在修复损坏的景观雕塑中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全新绿色制造模式。3D打印技术丰富了艺术家的审美认识及创作手法,促进了景观雕塑公共技术的交流,要合理利用3D打印技术,突破传统雕塑唯一成型方式,做出充满现代感、有特色的景观雕塑。  相似文献   

1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一反传统黑人小说,在文本中添加了一位对女主人公塞丝的命运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以“他者”存在的白人姑娘——契约奴爱弥。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白人不可能善待黑人,但是爱弥所做的一切颠覆了传统的观念。通过对爱弥名字和身份的剖析说明了她在小说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爱弥的叙述眼光更直接地突出了黑奴所遭受的痛苦和屈辱。  相似文献   

14.
朱庆红 《社区》2012,(3):59-59
上个月,我受公司指派来到位于捷克布尔诺市的总公司学习,在那里,我很快就和新搭档特伦斯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周末,特伦斯驾车带我去附近的一座私人动物园玩,那座动物园的老板是特伦斯的朋友,名叫坦利。来到动物园后,坦利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我在动物园里发现,每一个关着动物的院子或者大笼子前,都刻有一些相应的动物雕塑,例如猴园前就刻着一些猴子的雕塑,而树袋熊的笼子前,就刻着一些树袋熊的雕塑,这些动物雕塑形态各异,  相似文献   

15.
<正>李大鹏1951年生于河南省新乡市。197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80年至198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版画系进修。现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造型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动物雕塑艺术历史悠久,融汇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随着工艺水平、审美能力及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中国传统动物雕塑发展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其中不同时期的动物雕塑其文化特点及艺术特征区别较大。通过分析传统动物雕塑艺术的元素构成,了解中国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从艺术表达的维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内容,进一步从多元化视角传承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雕塑,其艺术体系庞大,语言现象错综复杂。文中通过对现存作品的解读与史料的梳理,并对中西方雕塑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搜寻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个性及其发展背景。  相似文献   

18.
作为首个国家级城市雕塑事业的领导机构,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的建立是中国雕塑事业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事件,其酝酿筹措的过程与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工程实施有着深层的联系。纪念堂雕塑工程的组织与创作,使一度遭受"冷遇"的中国雕塑界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雕塑与生俱来的纪念、宣传功能重新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使之与日后重塑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诉求联系起来,为80年代中国城市雕塑事业的复兴提供了国家力量的支持,影响了新时期中国城市雕塑创作体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有师如此     
2009年我考上了吴雅琳教授的研究生,方向是中国传统雕塑。距离1997年本科毕业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12年间我干了很多行当,但是基本上没怎么再摸雕塑。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吴老师招收传统雕塑方向的研究生,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结果考试的成绩还不错,已经丢失了很久的自信心似乎又找回来一点点。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雕塑及其雕塑中的理想张伟勋欧洲古典文化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古希腊艺术了,而希腊艺术又以雕塑为其中心。雕塑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荷马时代”的神话传说,以及《荷马史诗》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